人民币升值流感突袭央行 国际汇市美元震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04:49 每日经济新闻 | ||||||||
传闻“新闻效应”迅即传导为“市场效应”,国际汇市“一日疯狂”,市场对此极为敏感 霍中彦 每日经济新闻 周小川13日一句“不能当真”,暂时按下了躁动不安的人民币投机资本。截至上周五
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这次风波表明,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高压之下,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问题已成惊弓之鸟。 关于这次传闻,就在周小川公开表态前两天,他的下属收到了无数求证电话。这些电话不仅仅来自海外媒体,更来自投行、海外基金以及外汇交易员。他们当天从彭博社的信息终端上,发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标题消息:中国政府已经决定让人民币升值。这条消息来自中国一家媒体的英文版网站。 随着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终端供应商———路透社转载这条消息,惊惶失措的交易员们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抛出了巨额美元,产生20亿美元的交易额。 但很快,人们开始对这条消息产生怀疑。不但央行坚决否认了这一传闻,冷静下来的分析师和交易员也开始怀疑:为什么一个国家的央行会提前公布如此具体的汇率浮动计划? 一家权威媒体报道称,渣打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及其研究小组,从互联网上找到了这条讹传消息的根源。报道称,先是一家中文通讯社驻港的旅游记者顶替金融记者值班,综合报道了一条消息:预期一个月及一年后人民币将分别升值1.26或6.03。” 但4天后,经过上述媒体一名兼职翻译之手的报道,已经变成了“中国已决定在一个月内和一年后分别让人民币升值1.26和6.03。”这条消息被彭博社功能强大的搜索系统发现,并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以标题形式贴上终端。随后消息又在路透终端出现,国际汇市“一日疯狂”就此上演。 “如果两个国家都认为对方会发动战争,战争一定会发生。”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国良这样解释预言的“自我实现”。 孙立坚则从金融理论出发,指出金融市场的预言要想“自我实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利用有基本面支撑的信息;二是拥有足够的资金量让市场向预期靠拢。孙认为,目前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攻势凌厉的投机资本表明,第二个条件已经具备;而如何在第一个条件上占据主动,则是考验央行智慧之处。 汇率形成机制是改革关键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日前指出,我国的汇率制度肯定要改革,其重点是完善形成机制,而改变机制的基础是国内的需要。“中国不会屈就于外部压力,肯定不能作‘城下之盟’。” 李扬说,许多人对我国汇率改革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人民币何时升值,这是“舍本逐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是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汇率水平。 他认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放宽资本项目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加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建立有效的外汇市场,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