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连宋登陆两岸经贸谋新突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6:21 和讯网-《财经》杂志

  跨越60年鸿沟的历史性握手激动人心,“国亲登陆”产生的经贸、政治成果的实施前景尚不明朗

  □本刊记者 王丰/文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来,一度因“台独”分裂
势力煽动而阴云密布的两岸关系,近两个月蓦然峰回路转,出现了重大转机。

  3月下旬到5月中旬,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搭桥之旅”,在两岸组织者惊人的效率和浓郁的诚意下先后成行。

  两岸政党及民间的一系列高姿态接触,为缓解台海军事、政治对峙提供了机遇,给陈水扁的民进党当局施加了强大的舆论与民意压力,更以加强经贸关系的多项共识向两岸人民展示:经济的融合、共生,为中华民族统一提供了颇富想像空间的现实利益支持。

  海内外许多观察家认为,这种交流体现了在不利局势下的诚意与灵活性,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化解敌意。

  “五大愿景”与“十二项共识”

  世人注意到,国民党主席连战4月29日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后、以及5月12日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后分别发布的新闻公报,都强调了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在国共两党表示共同促进的“五大愿景”中,第三条即是“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海空直航,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等等。

  而“胡宋会”后发布的“六点共识”则在第四条中提出2006年直航时间表、两岸贸易自由化、大陆协助台湾解决水果滞销问题等一系列具体目标。

  此前,江丙坤3月30日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达成的12项共识,超过一半的条款内容也是关于加强和保障两岸经贸往来。在这些共识中,第三条“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第十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也均在连战“和平之旅”结束后,得到大陆官方具体措施的回应。

  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在上海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大陆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团体欢迎台湾旅游业民间组织与大陆方面展开磋商,作出安排。在台湾农产品销售问题上,陈云林也宣布,大陆将检验检疫准入的台湾水果由12种扩大到18种,并将对十余种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措施。

  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两岸贸易额达783亿美元,超过台湾外贸总额的五分之一;其中,台湾对大陆顺差500亿美元,而其整个国际贸易顺差仅仅为61亿美元。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大陆的贡献,台湾将陷入数百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台湾对包括香港在内的大陆市场出口额占台岛出口总额的比例,上升到36.7%。

  同时,大陆也是台商对外投资的首选。据台湾当局统计,截至今年2月,台湾对大陆投资总额已超过419.41亿美元,台湾民间的统计数字则几乎是这一数字的两倍。台商对大陆投资占整体岛外投资比重也迅速攀升,2002年突破50%,2004年已达到67%。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已经高度融合。如果没有大陆的善意释放,台湾经济将面临非常急迫的边缘化压力。”国民党籍“立委”、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李纪珠这样对《财经》说。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今年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台湾的经济增长正在减速。”台湾商业部门尤其是IT产业在大陆的投资获得了丰厚回报,因而持有大量盈余现金。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投资机会出现,台湾经济将无法维持其增长速度;而台湾农产品“质高、价高”的特点,也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岛内农业部门逐渐萎缩。惟有增强与大陆的直接经济纽带,才能改变这些困境。这一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岛内有识之士的认可。

  李纪珠认为,“如果继续保持‘三通’不通的状态,对台湾经济的损害将远比对大陆的损害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和亲民党领导人与大陆方面达成的加强经贸关系的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具体成果的落实尚需时日,但水果准入和开放旅游等措施,已经为两岸商贸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共同市场”第一步

  在国民党主席连战暮春时节的大陆之行之前,台湾岛内对两岸商讨建立“共同市场”的期待颇高。而“胡连会”达成的第三项共识中,也提到“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

  “共同市场”这一概念,是前国民党副主席、前“行政院”院长萧万长于2000年提出的,其初期目标是与大陆建立关税同盟。有分析指出,“共同市场”实际上是介于“自由贸易协定”(FTA)和“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两种框架之间的一种两岸都有可能接受的安排。

  近年来,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多哈回合谈判达成协议遥遥无期,WTO成员纷纷转向另一类国际性合作机制——自由贸易协定(FTA)。FTA的原意是缔约方之间相互取消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但其内容现已扩大到服务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由于FTA多为主权国家之间的协议,大陆过去难以接受与台湾建立FTA关系,对台湾与其他国家地区建立双边或多边FTA也一直持保留态度。

  2003年,中国内地分别与香港、澳门签订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原产香港的1087种货物和几乎全部澳门产商品实行零关税;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对港澳进一步扩大开放。但台湾当局不愿意接受类似CEPA协定这样一种大陆与港澳在主权国家内部加强经贸合作的模式。

  基于此,国民党认为,避开以上两者在措辞上敏感性的“共同市场”,可能成为两岸共同接受的选择。

  “国民党希望促进的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对台湾的意义远大于对大陆的意义。”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对《财经》说。

  他认为,台湾的高度外向型经济如被排除在亚太地区的各种区域性贸易组织之外,比如建设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拟议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就会面临灭顶之灾。而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除了有助于台湾产品进入广阔的大陆市场,更有可能赢得大陆的首肯和协助,使台湾得以加入各种双边和多边的贸易机制。

  实施前景并未明朗

  尽管两岸政党间的良性互动产生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成果,人们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加深和政治气氛的改善仍无法过分乐观。“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历史性握手固然激动人心,但“国亲登陆”产生的经贸、政治成果的实施前景尚不明朗。

  国民党和亲民党身为台湾在野党,他们与大陆方面达成的任何协议,需经执政的民进党当局认可并积极推动,才可能变成现实。而民进党当局迄今传递出的信息令人忧虑。在如何评价江、连、宋大陆行方面,疲于应付的陈水扁先后发出了一系列前后不一的的信息。为平息绿营内“急独”势力的不满,并打压泛蓝阵营的气势,他惟有对江、连、宋的访问成果加以攻击和质疑。

  5月8日,他对大陆方面向台赠送“三项大礼”的诚意表示质疑,把大陆提出的对台湾农民和商业有利的措施一概称为“统战”、“大陆介入台湾选举”,明确表示不要大陆给台湾农产品免关税。他甚至以“熊猫是保护动物”为由,表示要“慎重处理”大陆赠送熊猫给台湾的问题。在这种不利氛围下,两岸各界期待中的连战与陈水扁会面能否成局有很大变数。国民党与大陆方面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能否为民进党当局接受,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清华大学教授殷存毅说,他对目前局势的发展不感到乐观。“如民进党当局不作出积极回应,两岸经贸关系仍旧可以通过民间对民间的渠道继续发展,但整体上不会有大的突破”。他说,尽管大陆方面对“共同市场”的理念表示赞赏,但只要两岸当局没有直接对话的政治基础,大陆对“共同市场”的支持也只能体现在进一步加强传统的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的交流模式,一如台商春节包机的运作方式。“而诸如关税协定等重大问题,是不可能通过民间和行业的交流达成的。”他说。

  不过,在国民党籍“立委”李纪珠看来,“尽管政策权操纵在执政党手中,但也不必悲观。”她认为,民进党是一个“选票先行”的党派。台湾民众尤其是中南部农业人口,从改善自身利益出发,会向民进党施加压力,尽快落实“泛蓝”党派与大陆相关部门达成的共识。另外,“泛蓝”党派在“立法院”占有多数席位,这也有利于推动台湾当局积极回应“泛蓝”访问大陆的成果。

  “将来可以努力的空间大得很,即使(江、连、宋)访问的一些成果得到落实,也不能以此为满足。”前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副秘书长、东吴大学教授石齐平说。

  他认为,目前台湾业界期待值较高的还包括货运包机、工业品出口大陆减免关税、服务业准入以及在大陆台胞权益保护等问题。尤其是有的台商在大陆遇到的法律纠纷中的不公平待遇、“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大陆方面有相关的保护台商、台胞权益的单方面法规,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不足。”石齐平说。

  值得注意的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与胡锦涛5月12日发表的《会谈公报》中,还特别提到了促进两岸在银行、 保险、证券等服务业的具体合作。国民党“立委”李纪珠认为,服务业的合作是两岸急需加强的一个合作领域。

  “台湾中小企业打拼国际市场的经验丰富,在找市场,打品牌和人员培训方面有很多大陆中小企业可以借鉴的经验。”李纪珠说。另外,台湾金融业发展远较大陆成熟,两岸在金融业方面的合作近年来也出现了良好契机。但是,两岸间已经开展十年的金融研讨会,在去年由于政治气氛的恶化而降低规格。“大陆方面在此类行业对行业的交流中可以更加落落大方一些。”她说。-

  资料

  两岸关系大事记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叶九条”)进一步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等提供方便;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业;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发表“邓六条”,进一步阐述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具体构想;

  1992年11月,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为“汪辜会谈”及此后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举行的20多次不同层级、不同议题的协商谈判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

  1993年4月27日,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之间首次会谈;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江八点”), 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同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98年10月15日,第二次“汪辜会谈”,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双方还达成“四项共识”。但此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陈水扁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汪辜无法再会晤;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胡四点”),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2005年3月28日至4月1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来大陆参访,与中共中央台办和有关部门的代表就加强两岸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举行会谈,在两岸同胞关心的12项议题方面广泛交换看法,取得初步成果;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与连战真诚会谈,求同存异,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大陆方面正式宣布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并对其中十余种实行零关税,并将向台湾赠送一对大熊猫;

  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亲民党之间首次进行两党交流对话。5月12日,胡锦涛与宋楚瑜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达成六点共识,其中包括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等内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两岸经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