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股改财政核销2400亿 不良资产处置三步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3:22 中国经营报 | ||||||||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4月21日,工行获得1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后,一位经济学家如此评论。 的确,工行股改的真正考验或许刚刚到来:如何处置规模庞大的不良资产。 公开数据显示,工行有近7000亿元左右不良资产需要处理。但记者得到未经官方证实
规模悬念 据一位接近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工行股改需要剥离的不良资产可能高达1.7万亿元。记者就此向工行总行求证,新闻处王振宁否认了这一数字:“我们现在正在清产核资,并且有外部审计进行审核,最新数据还没有出来。”王振宁向记者提供的工行2003年年报显示:2003年末,工行总资产为53000亿元,贷款余额33900亿元,不良资产8500亿元,不良贷款7200亿元。王同时表示,最新的不良资产数据应该比2003年底低。但工行河北分行一位参与股改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仅就河北省分行的最新数据而言,不良资产规模可能要远大于原来的估计。 按照国际通行的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标准,银行贷款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其中后三类都算银行不良资产。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工行此次股改中要处理的只是损失类和可疑类资产。因此,如果工行股改中需要处理7000亿元不良资产,其实际不良资产数据应该大于7000亿元。 有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工行不良资产率为14.9%,不良贷款率为19.6%。工行新闻发言人1月15日曾宣布,工行各项存款余额已超过50000亿元人民币,但未透露贷款余额。 处置三步走 “股改方案一获得国务院批准,不良资产的处置就开始了,我们‘五一’都在加班工作。”一位工行参与不良资产清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该人士透露,按照总行部署,工行各省级分行都将通过三个步骤剥离自己的不良资产:卖方(工行)尽职调查并打包定价,买方尽职调查,招标处置。现在即将完成的第一阶段的工作——5月15日前结束卖方尽职调查。这可能是整个处置过程中工作量最大、内容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每笔贷款进行责任核实和综合评价,为不良资产划定和定价摸底。 按照计划,5月15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由此次不良资产的买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为下一步投标出价做准备。 “6月上旬就要开始评标开标,预计6月20日会完成招投标和交割工作。”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这次可能将由央行统一负责招标。”该人士透露。此前,中行、建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采取了统一招标的办法,最后由信达公司获得全部2700多亿元资产处置权,其他三家公司只能做二级批发商。据悉,这次央行吸取经验改善了招标办法:全国按照省区划分分别打包33个,各省独立发标,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将同时分别对33个包进行投标,以更充分体现公平和市场化原则。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尽管全国分别打包售卖,原则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是公平竞争,但由于与工行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华融肯定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华融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工行可能会请华融协助资产定价。不过这一说法被工行人士否定:“目前还没有华融介入,不过他们常会有人过来看看。”工行一位参与尽职调查的工作人员说。 财政核销2400亿元 据透露,工行的损失类贷款已经核实完毕,大致在2400亿元左右,这笔不良资产将进入汇金公司和财政部的“共管账户”,并在未来逐步核销。 “之所以没有按照中建模式在注资前就把损失类贷款核销掉,主要原因无非是规模比较大。”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说。据悉,6月底将市场化处置的主要是可疑类贷款。至于可疑类贷款,据钟伟估计应有4500亿元左右。 进入“共管账户”2400亿元损失类资产将通过多种渠道核销。包括工行利润所得税、汇金和财政的股本收益及未分配利润、财政对工行股份减持所得和资本盈余等,未来都有可能用来核销这笔损失类贷款。 “与其说是财政填补,不如说要看工行的改革实效和盈利能力:只有工行改革推进得好,才能产生用于核销损失贷款的所得税和税后未分配利润。”钟伟认为,“这种方式显然要比中建行方案和原来的中国人寿方案更市场化,也能给工行更大的激励约束。” “可疑类资产经过招投标处理,回收率应该在30%左右。”社科院金融所易宪容研究员估计,“至于另外70%的损失,不一定会由工行承担。” 按照可疑类不良资产4500亿元左右计算,意味着工行仍需“消化”3000亿元左右实际损失。一位工行人士表示,中行和建行的可疑类资产是由财政埋单的,工行不良资产中大多有政策贷款性质,因此这些损失由工行自行解决可能性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