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农民“持粮待售”现象不容忽视 销售难题亟待解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 18:27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4年吉林省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量超过500亿斤,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对粮食主产区来说,粮食销售问题仍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粮农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农民为什么持粮待售?问题的症结在哪?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吉林省农调队在15个粮食主产县,随机抽选30个乡、90个村对1500个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农民手中确实存有大批余粮待售。

  一、农民手中存粮情况

  据此次抽样调查显示,截止3月中旬,有50%的农户手中存有余粮待售,个别地区达到近70%,农户户均待售余粮在3300公斤左右,其中,待售余粮中玉米数量占余粮总量的90%以上,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一些农户的春耕生产和日常生活。

  二、农民缘何持粮待售

  (一)粮食企业改制,收购工作滞缓

  从2004年11月开始,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目前,一些粮食企业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从粮食主管部门到粮食购销企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改制上,企业负责人及职工也都在考虑企业撤并后自己的去留归属问题,在组织收购工作上缺乏足够的热情,致使收购工作启动滞缓。

  (二)流通体制改革,国有粮库的主渠道作用弱化

  虽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粮食收购工作,但是,粮食经营企业改制以后,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国家补贴没了,银行贷款也少了,粮食外销难了,很大一部分粮库为了规避经营风险,不再积极收购新粮,国有粮库也逐渐失去了主渠道作用。

  (三)粮食品质差,水分高,价格低

  近几年,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在玉米种植的选择上比较喜欢成熟期相对较晚的高产品种,因此导致玉米品质差,水分大。大多数农户的粮食保管缺乏必要的通风和采光环境,加之去冬今春降雪偏多,不利于粮食水分的降低。经过一个冬天,水分仍然在20%以上,如果现在出售,每吨粮食售价不到800元,比去年同期平均售价低300元,下降27.3%。例如,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新立村,目前全村152户有待售玉米750吨,平均每户近5000公斤。

  (四)农民对粮价期望值过高,对市场盲目乐观

  一般来讲,随着新粮上市,季节性供给量放大,价格逐步走低,待供给压力减轻,消费需求恢复,价格逐步上扬。但由于2003/2004年度,全国玉米出现了大幅减产,减幅4.5%,价格走势属于“逆势上涨”。在长春地区,2003年11月1日以1000元/吨价格开秤后“低开高走”,11月15日收购价涨至1080元/吨,2004年1月1日涨至1100元/吨;到2月5日,随着上市量逐步放大,价格回落至1070元/吨,3月5日,季节性供给压力减轻,价格直线上扬,最高点达到1240元/吨。然而,2004年11月新粮上市之初,玉米平均价格以700元/吨“低量缓行”,2005年1―3月间全省玉米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徘徊,小幅回升”态势。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一季度全省玉米平均价格为790元/吨。就目前农民个体而言,还不具备分析市场、研究市场的能力,还不能主动通过供求去判断价格走势,对2004/2005年度的玉米价格期望过高,表现出严重的盲目乐观。吉林省大多数农民依然对2003/2004年度玉米的价格走势记忆犹新,认为先卖粮的都没有卖上好价钱。

  (五)期待粮价上涨,农民变现意愿减弱

  往年,春耕将至,农民变现意愿增强,必会形成粮食上市高峰。但对2005年来讲,情况又有所不同。2004/2005年度,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贷款业务降低了农民个体贷款的门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张状况,农民期待粮价上涨,以粮变现意愿减弱。

  三、农民持粮待售潜在的问题

  (一)导致备耕资金紧张

  部分以种粮为主的贫困户,如果手中存粮不能及时变现,将会导致生产资金短缺,必然要影响今春的备耕生产。银行信贷部门的小额贷款虽然降低门槛,但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可能会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二)造成粮食损失浪费

  春天已到,气候转暖,有些农户将大量的粮食贮存在家,因贮存设备和晾晒条件有限,损失浪费不可避免,也很容易造成粮食变质发霉,这样既影响农民备春耕生产活动,又牵掣外出打工人员的精力,一旦造成大的损失,势必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粮改力度,充分发挥国有粮库的主渠道作用

  粮食企业要科学合理的处理好企业改制与粮食收购的关系,企业改制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眼下正值粮食收购关键时节,各级政府应对国有粮库采取经济的、行政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粮食经营企业的收储优势,尽快把农民手中的粮食收购入库,以此拉动粮食市场价格,促进农民销售余粮。

  (二)鼓励粮食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粮食加工的科技水平,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必要时再给粮食加工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促使用粮企业及早收购、扩大储存,促进粮食转化。

  (三)帮助农民正确分析当前粮食价格的走势,给农民提供准确的价格信息

  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适应市场,把握市场,找准时机,适时出售余粮,以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影响。

  (四)提高粮食品种质量,创造粮食品牌,使吉林省粮食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一是要加大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绿色优质粮食品种;二是积极推进订单农业,确保合同兑现水平;三是大力拓宽优质粮食购销渠道,扩大出口规模。

  附件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