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信用浙江纵横之结:多方话事权的地区缩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3: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杜艳 杭州 北京报道

  两年前,浙江省政府曾因为信用信息平台的缺失而痛下决心,建设“信用浙江”;两年后,“信用浙江”的建设者们发现,于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的同时,浙江正在陷入另一场信用“乱局”。

  资质认定系出多门

  杭州市解放路,203号。

  绕过迎街的光大银行的一个营业网点,转进一条小巷,踏着台阶走上三楼,“杭州资信评估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资信)就坐落在这里。

  这家脱钩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评级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当时是人民银行的一家下属机构,也是浙江省内存在历史最悠久的评级公司。

  “1998年人民银行实行大区行改革之际,要求三产脱钩,我们才独立出来,被浙江省的银行职业学校接管过来,现在它是我们的控股大股东。”在总经理刘俊剑的办公室内,他告诉记者。

  “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具有资质认定的只有我们和中诚信(全称: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刘俊剑说。

  刘笃定的结论,来源于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的一份资质认定。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叶处长向记者证实:“《中国人民银行法》调整前曾对信用评级公司进行过一次资质认定,2001年认可了杭州资信和中诚信两公司,宁波也认定了一家公司。总行征信局成立后没有进行过第二次资质认定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认可的具有信用评级资质的中介公司,除了杭州资信和中诚信外,别无其它。

  但与浙江省其它主导信用建设的政府部门的说法却不尽相同。

  浙江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负责人王宁江说:“浙江省政府将‘信用浙江’的建设工作是交给省发改委来牵头的,在省发改委的领导下成立了浙江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主导浙江省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我们欢迎所有市场化的信用评级中介公司来浙江省开展工作。”

  据该中心人士介绍:“因为发改委是一个综合性协调机构,本身没有信用信息,无部门利益在里面,更便于和其他拥有企业信息的部门沟通,利于信息的采集。”

  截至2005年3月,查询中心的数据库中已经拥有了60多万家企业的信息,覆盖全省十一市(包括宁波)及各县(市、区),覆盖了所有工商注册企业,信息的内容覆盖了工商、质量、税务、金融、劳动、物价、环保、进出口等领域的信息,数据总量约为7600万条。

  王宁江的说法透露了一个基本立场:目前,在国内具有合法登记的信用评级公司都可以将业务拓展向浙江。这也就意味着,远东、大公、联合等这些在国内相对成熟的信用评级公司,都是浙江欢迎的对象。于是,浙江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将理所应当地成为这些信用评级公司的信息“整合者”。

  但这个说法同样不能代表全部。

  2005年1月份,由省工商局刮起的一股“信用风暴”席卷了整个浙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内有11个地市的18749家企业被工商管理部门认定为“信用破产”,仅杭州市就有8079家“信用破产”企业。据省工商局原信用办副主任杨财标介绍:“这些被宣布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三年内不得担任新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这些信用破产的企业是按照省工商局的信用评定,信用等级为D级的企业,也就是已经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

  据杨介绍,工商局对企业的信用认定分为AAA、AA、A、B、C、D等6个等级,在每年的11月30日前,省工商局必须完成信息的录入工作,并由发放工商营业执照的分局完成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最后汇总到省局,由省局登报公示AAA和D级企业的名称。

  另外,民间组织也表示了自己的诉求。

  杭州市信用管理协会——杭州市经委主管下的民间性质的组织,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对数百家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和5家信用评级中介机构,这些企业分别为:浙江安博尔信用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杭州江南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杭州瑞德信用评估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大成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杭州指南针信用服务有限公司。

  对于由这五家评级公司评定的企业信用结果,杭州市信用管理协会在网站上明确指出,“是我市唯一合法的、权威的、综合的企业信用评价。”

  实际上,这个由杭州市经委主管的民间性质的组织,不得不面对业界的两重质疑:一、如果是民间性质的组织,其是否具有信用评级公司的资质认定权?二、如果这份由5公司完成的信用评级才是“唯一合法、权威的”,那么如何看待浙江省内通过其他政府部门资质认定的评级机构的工作结果?

  在浙江省信用信息查询中心的一位人士看来:“杭州市信用管理协会认可的几个中介机构是不可能通过资质认定的,既无专业的从业人员,也无评级的流程、方法等在政府备过案。”

  多方话事权的争夺吆喝,使局面变得古怪而混乱。

  “连横”“连纵”的协调难题

  多头话语毫无疑问导致了协调难题,即如何既能“连横”(即完成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又能“连纵”(省与市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迫在眉睫。

  就“连横”来说,企业信用查询中心如何调动工商等企业信息的掌控部门及时输送和更新信息的积极性,是一个问题;另外,与各个不同部门的合作也并不稳定。

  据信用查询中心人士介绍:“与人民银行的关系从2002年到2004年一直都很好,比如企业的部分信贷情况、逃废债情况等都录入了企业信用查询中心数据库。人民银行的部分信用信息可以与信用浙江查询系统共享。”

  但是,从2004年开始信息中心和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合作出现了变化。

  “现在人民银行不再给我们信息了。因为在人民银行看来,政府可以无偿向它们提供信息,但人民银行要把某些信贷信息录入政府的数据库则要受到《商业银行法》限制。”上述人士透露。

  缺失了金融方面的信息,无疑使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完整性大打折扣。在这个问题上,人民银行显然有另外一种考虑。

  “企业的信贷情况是不能随便流出银行系统的,在国外也是这样。这涉及到金融安全和企业的隐私问题。”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内的一位人士认为。

  另一重原因在于人民银行也在搞自己的征信系统,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数据库,可以说,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信贷信息数据库是独立于“浙江省企业信息查询系统”而直属人民银行总行的。

  人民银行杭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的叶处长介绍说,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全国互联的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并正在着手建立全国的个人征信系统,“人民银行需要和政府的信息平台共享,也在磋商和推进这件事情”,尽管事情有些难度。

  如何建立起政府和人民银行的信用数据库的共享机制是两者合作的关键,而如何理顺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间的关系,则是浙江省信用信息平台搭建成功的另一个“连横”的关键。

  作为“信用浙江”建设的重要力量,省工商局原信用办副主任杨财标告诉记者:“提出‘信用浙江’建设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信用建设包括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我们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在信用监管上开展工作。”

  事实上,浙江省工商局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区别于浙江省企业信用查询系统的信息数据库并独立完成信用评级工作。接下来,如何实现两个数据库的对接及评级体系的统一,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连横”难题外,信用浙江建设在“连纵”上,即省信息系统和下属地市的信息系统也存在数据库不对称及主管部门不对称的问题。

  以杭州市为例,作为“信用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杭州”的建设却由两个不同的政府部门共同完成,即2002年成立了杭州市信用建设办公室,隶属市发改委;2003年6月份成立了杭州市信用管理协会,隶属市经委。

  杭州市信用办的纽处长解释说,杭州市信用协会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是由经贸委推进的有专业方向的信用载体,与杭州市信用办是不同的推进部门,“两者是信用杭州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市里也在考虑如何整合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对信用协会的信息包括我都是通过外网了解到的,我们与经贸系统的体系迄今还没有以信用办的名义接触过,是两层皮、两条线。从上层来说,其各自的主管部门分别是发改委和经贸委,是两个口子,没有更多的交流,对它那个系统的运作不太了解。”

  参与部门在省、市之间不对称仅仅是一个方面,在信息数据库的采集上,省、市之间同样存在不对称的问题。

  纽处长说:“杭州市的企业信用平台是作为省平台的一部分,主要以市工商局企业登记信息系统为主,市里有四个部门在做企业基础数据库,分别为工商、税务、质检、劳保,但这个数据库与省里的数据库并不完全对接。”以企业的工商信息采集为例,“跟报到省里的并不一样,市里和省里对企业的工商信息是分别采集的。”

  如何将所有的不同的线头“衔”在“信用浙江”这张网上,是浙江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信用信息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