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杂志:中国的银行利率市场化快要失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09:29 《经济》杂志

  文/本刊记者 周 阳

  无论央行如何引导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它们都倾向于选择利率底限,导致了利率总是被压制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勉强能接受的底线上。而这些都是出于银行对“市场”的理性考虑。

  中国银行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正在影响着这一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抉择。

  建行房贷成为众矢之的

  手头的这张利率处下发的文件,让建总行房贷处的小张郁闷了很久,他知道这样的利率水平到了分支行是一定要挨骂的。

  3月16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出人意料地宣布调整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上浮不受限。

  尽管国家正在控制房价上涨过快趋势,这种政策调整意味着住房贷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和发放标准的收紧,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房地产按揭仍然是一块“肥肉”,目前各家银行依然竞争激烈。

  “房地产商现在非常敏感,利率上的细微差别就立刻转向其他银行。我们怎么能用基准利率呢?”

  不出小张所料,当建行执行6.12%的基准利率水平的消息传到市场上,中行和工行北京分行随即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客户贷款利率确定为5.508%,那些如狼似虎的股份制银行更加明确的提出贷款发放按照最低限利率执行,0.612个百分点的差异顿时使利率处成为建行房贷业务部门的众矢之的。

  “现在利率市场化,当然应该由市场前沿的业务部门说了算!利率处的那些年轻人怎么会知道市场的情况?”

  重压之下,利率处将房贷利率下调至最低限。建行利率处从属该行资产负债部管理,他们的工作职能是根据国家政策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和风险管理的要求预测和制定利率。

  但是在利率制定过程中,和业务部门这样的矛盾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利率和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还不具有那么明确而直接的关系的时候,建行的利率处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阿雷的利率管理

  同样是3月中旬,深圳,前两天还“雾里看花”的深圳房贷利率政策逐渐明朗,建行、农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出台了新的房贷利率政策,现在看来,绝大多数银行都会按照九折优惠贷款放贷——这已经是人民银行新出台房贷利率政策的最低限了。

  深商行的阿雷不由得微笑起来,前不久还听说几家大的银行希望联合起来执行所谓的基准利率,看来这一利率联盟还没有出台就“崩盘”了。

  也不怪各家银行出尔反尔,深圳刚刚被列为全国房地产投资危险度倒数第二低的城市,这里的银行更加不能放过在所谓的恢复性增长过程中分一杯羹的机会。

  阿雷所在的银行更将2005年的发展战略重点调整为房地产按揭。

  阿雷刚刚被调到利率管理的岗位上,他也听说了建行的利率管理同行在这次房贷利率调整中的尴尬境遇。“那是肯定要受到业务部门反对的啊!我们行没有房贷中心,所以利率归我管,我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使用最低限贷款利率。至于风险,则交由信贷部门通过首付等其他方式来控制。”

  除了房贷利率,阿雷剩下的工作主要就是同业利率的管理和存款利率的管理,虽然目前银行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但是阿雷还是会被要求向会计部门提供本银行的存款平均利息成本,并预测存款利率的走势。

  “存款利率的管理已经在日程上,一旦有一天存款利率放开,我们是可以测算出自己的资金成本的。”

  “但是贷款利率实际上早就市场化了,基本上归口到各个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部门,他们会针对不同的客户和规模制定贷款利率。当然,我这里也会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资金成本方面的数据给业务部门,这样他们就知道让利的底线了。”

  扭曲的市场化

  深圳是中国最早实行市场经济试点的城市之一,利率市场化也不例外,这里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

  这一天,阿雷刚刚上班,就接到一个电话:要求报出未来8年和未来15年的固定贷款利率,需求方是深圳市财政局。

  这件事让阿雷有点兴奋,因为这么长时间段的固定利率询价是以前所没有遇到的,通常在借款人认定当前是利率底部为所定较低的利率成本才会这样做的。

  “央行也没有这么长时间段的利率指导价啊,被要求报价的银行必须自己来做这个定价了!”阿雷嗅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味道。

  根据以往8年及15年贷款平均利率和对未来经济形势和价格走势的预测,阿雷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但是如果最后银行报出的就是我计算出的定价,我们银行肯定拿不到这个项目!”阿雷通过私人交情了解到其他银行报价,他发现各家银行报价差异实在太大了,基本上都比自己的报价低,有的甚至低出100-200个点。

  “这应该和银行间资金成本的差异没有太大的关系。”阿雷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可能是太想得到项目的缘故。”

  “市场理性”产生的问题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报告》中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利率由市场决定。”

  但是“市场”的含义可能被模糊,市场本身也可能被扭曲。现实表明,无论央行如何紧缩信贷,银行都会倾向于使用能够执行的最低的贷款利率;无论央行如何引导其自主定价,它们都倾向于选择利率底限。这就导致了利率总是被压制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勉强能接受的底线上。除非央行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下限,否则很难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出于银行对“市场”的考虑。

  现代发展经济学中金融理论的奠基人罗纳德·麦金农在他著名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写道:

  “在信贷充足的地方,放款和借款的高利率,会产生一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动力,从而改变低效率的投资。”而如果利率受到压制,那么“银行信贷仍然是某些飞地——独占的许可证进口贸易、大规模稀有矿物出口、受高度保护的制造业、大跨国公司、各种政府机构或政府控制的公用事业公司——的一个金融附属物。”

  麦金农所描述的现象在目前的中国银行业存在。

  最近的例子就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利率手段被业界认为严厉程度已经超出了当年的“121号文件”,但是数据表明,房地产价格仍然持续上涨,商业银行尽可能压至利率底线的作法削弱了利率政策的效力,从而低廉的资金继续流向高风险的领域,这显然是一种低效率的金融投资。

  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尽管从理论上,央行已经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银行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溢价来获得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外收益,但在目前的存贷差足够提供银行丰厚的利润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缺乏承担更大风险的动力。因此,麦金农所描述的那类“飞地”客户也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客户,而不论其中是否存在重复的投融资,是否存在低效率的行为。

  因为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商业银行没有动力运用不设上限的贷款利率,这导致了另一个消极结果则是目前银行业存在的巨大的存差。

  据中国银行行长助理王永利介绍,近10年来,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相比,存差不断扩大,金额居高不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到2005年2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6.2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存差已达6.8万亿元,占存款余额近26%,仅北京地区银行体系中有将近4000亿元的存差。

  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经济中的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如此大的存差已经能够说明金融系统是多么的“失职”了。

  一些舆论将此归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或者经营机制,但实际上,无论是选择压低贷款利率,还是保留巨额存差,商业银行的选择都可以说是“市场理性”的。

  放开存款利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说:“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更大的问题在业内人员没有动机力争银行利润的最大化。可以说,如果这种机制上的障碍不化解,银行风险定价机制的确立相当困难。”

  中国工商银行资金交易部的研究人员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最着急,但实际上商业银行缺乏动力,因为现在吸收来的存款成本低,存贷利差带来的收益足以让一家银行失去风险定价的动力,于是产生一种逆向的激励——银行竞争强调市场份额,而不是利润规模;另一方面,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现在还承担着无条件接受储户存款的社会义务,一旦放开存款利率,银行成本负担将飞速上涨,可能会影响到金融的稳定。这是当局的两难。”

  实际上,央行曾经在2004年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其本意是鼓励商业银行主动控制负债规模和期限,实现自我约束,但这一目标对于成本软约束的商业银行来说,似乎有些超前——没有银行执行存款利率下浮的政策。

  易宪容认为,管住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存贷款利差,其实就是向银行输送利益。而这种以政策的方式来保护国内银行业,是否能够达国内银行业真正商业化的目的是相当令人质疑的,而且对被动接受的广大储户来看也是不公平的。

  根据央行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步骤,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终于要提上日程了,否则不完善的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扭曲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向低效率的地方输送资金,进一步在商业银行积累利率风险。

  工行资金交易部研究员认为:当局已经在为存款利率的放开作准备了——允许银行发次级债务,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开始研究推广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这些都是在暗示和促进商业银行改善自己单一的负债来源和负债结构,为存款利率的放开作好准备。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国央行作了大量的放权工作:1996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2000年7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经公布:中国将用3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

  2004 年1月1 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 月25 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 月29 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 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报告》指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让商业银行成为真正地买卖风险或定价风险的金融机构。具体来说,就是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2005年3月16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并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目前,尚未进入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惟有存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少数利率品种。

  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坦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较其他改革慢了一些,央行希望这个过程走得快一点,并且正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朝这个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学会对自己的存贷款价格做出决策。

  (详情请见《经济》杂志5月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利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