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区域经济:淮海经济区发展新突破 GDP总量超万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10:31 国家统计局网站

  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四省20个地级市组成:鲁南的莱芜、泰安、日照、济宁、菏泽、临沂、枣庄,苏北的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豫东的开封、商丘、周口,皖北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海经济区土地总面积17.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6%,2004年末户籍总人口12213万人,占全国的9.4%。淮海经济区居全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连接的枢纽地带,是沿海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总体实力不断提升

  2004年,淮海经济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

  2004年,淮海经济区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1千美元。20个城市共实现GDP10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为8274元,比上年增加1521元。

  2、三驾马车作用明显

  2004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2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消费水平2574元,比上年增加349元。实现出口总额为7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5%;出口依存度平均6.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3、经济效益提高较大

  2004年,淮海经济区实现地方财政一般收入为393.1亿元,人均为3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5元(按城市简单平均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比上年增长14.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率由上年的2.61下降到2.56。

  4、开放经济开始提速

  2004年,淮海经济区抢抓资本转移的机遇,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上取得了新进展,开放型经济逐步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2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2%;外贸依存度首次达到2位数,为10.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

  二、四大板块竞相发展

  淮海地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由鲁南、苏北、皖北、豫东板块组成。在人口构成中,鲁南约占1/3,苏北占1/4多,皖北、豫东各占1/5左右。人口密度基本自东至西,苏北、鲁南、皖北、豫东依次递增。而经济实力基本反方向递增,且东西块状层次落差明显。东部的鲁南和苏北基本相当,属于较高层次;西部的豫东和皖北基本相当,属于较低层次。

  1、经济实力共同提升

  鲁南GDP总量为4326.3亿元,平均每市618.0亿元;苏北为3220.1亿元,平均每市644.0亿元;豫东为1333.5亿元,平均每市444.5亿元;皖北为1195.5亿元,平均每市230.1亿元。鲁南、苏北人均GDP分别为10794元、10008元,豫东、皖北分别为5666元、4602元。虽然四大板块差距明显,但都在积极发展,2004年GDP增长鲁南17.0%、苏北13.9%、豫东15.8%、皖北13.3%。

  2、经济运行不断改善

  2004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鲁南1212.7亿元、增长33.0%,苏北964.5亿元、增长26.1%,豫东287亿元、增长42.7%,皖北286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鲁南1317.2亿元、增长15.7%,苏北914.8亿元、增长14.6%,豫东460.9亿元、增长15.1%,皖北441.9亿元、增长12.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鲁南、苏北分别为3287元、2844元,豫东、皖北分别为1958元、1701元。鲁南、苏北因为沿海,进出口总额占淮海经济区的93.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淮海经济区的8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鲁南1444.3亿元、增长32.4%,苏北793.8亿元、增长21.3%,豫东197.9亿元、增长20.4%,皖北214.1亿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鲁南8698元、增长15.0%,苏北8532元、增长11.7%,豫东6189元、增长7.8%,皖北7317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鲁南3548元、增长13.1%,苏北3822元、增长10.5%,豫东2162元、增长25.1%,皖北2333元、增长20.0%。

  三、各市发展你追我赶

  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平均面积0.89万平方公里,平均人口611万人。各市规模相差很大,面积最大的临沂达1.72万平方公里,最小的莱芜才0.2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市有周口和临沂,人口最少的莱芜只有124.3万人。20个城市在发展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赛局面。

  ——经济总量济宁最大

  济宁以1102.16亿元的GDP总量首次超过徐州(1095.8亿元),登上榜首。淮北和莱芜实现GDP最小,分别为167.6亿元、223.9亿元,这与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有关。

  ——发展速度商丘最快

  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2004年GDP增速全部在10%以上,超过全国水平。最快的商丘达到22.2%,其次鲁南的日照、枣庄、济宁和莱芜4个市达到17.2%,最慢的市增速也达到10.4%。

  ——人均GDP莱芜最高

  20个城市中有一半人均GDP超过1千美元。莱芜人均GDP一直最高,2004年达到18042元。日照、枣庄、济宁、泰安也在13000万元以上。最低的市仅有2889元,落差很大。

  ——投资额徐州最大

  徐州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8.7亿元,列第一位;济宁、临沂分别完成302.4亿元、263.7亿元,列第二、三位。其他城市都不到200亿元,其中7个市不到100亿元,最少的市只有40亿元。

  ——零售总额临沂最多

  临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9亿元,居第一,济宁、徐州接近300亿元紧随其后;而最少的市仅45.6亿元,是唯一不到50亿元的市。人均消费水平莱芜一马当先,达到5408元,泰安4085元居第二,其他城市没有达到4000元的,最低的市为1265元。

  ——外贸依存度日照最高

  进出口总额日照以18.4亿美元居各市之首,出口总额临沂、日照超过10亿美元居前2位,进口总额连云港7.7亿美元最多。日照、连云港作为淮海经济区仅有的2个海港城市,外贸依存度最高,分别为39.3%、30.6%,最低的2个市还不到1%。

  ——市民收入莱芜最高

  莱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元,领先各市;徐州、济宁、盐城、日照超过9000元,跟随其后,最低的市不到6000元。

  ——农民收入盐城最高

  盐城农民人均纯收入4451元居首位,莱芜、徐州超过4000元列二、三位,最低的市才接近2000元。

  四、增速快于全国平均

  虽然淮海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是由于近几年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因此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1、发展速度全面快于全国平均

  淮海经济区发展在加速,2004年各项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全部快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9.5%,快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16.7%,快10.3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27.6%,快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13.3%,快1.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13.3%,快3.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35.7%,快1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11.2%,快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12.0%,快2.7个百分点。

  2、经济总量总体存在一定差距

  淮海经济区经济实力不足,GDP规模小。2004年,实现GDP只占全国的7.4%,低于人口所占比重2.0个百分点。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比重的5.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只是全国的4.7%,两项分别比人口所占比重低3.6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淮海经济区正在培育外向型经济,目前还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只是全国的2.8%。在淮海经济区各总量指标中,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最低,仅为1.3%。淮海经济区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出口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

  3、人均指标大多低于全国平均

  除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个别指标外,其余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比全国少2259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78.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全国少1588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61.8%。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少1487元,只相当于全国城镇居民的84.2%。相对于全国广大农村,淮海经济区农民收入水平稍高一些,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高出169元。淮海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5。

  附件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