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科所 余天心 王石生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这一方针得到了广大群众与干部的欢迎,并引起诸多学者专家的热烈讨论。作者拟对我国行政经费增长与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以及国际比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经费的情况
一、 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的速度过快。
一是行政管理经费(亿元)本身的增长快,1950年为13.13,1955年为21.54,1960年为31.39,1970年为32.00,1975年为41.81,1978年为52.90,1985年为171.06,1990年为414.56,1995年为996.54,2000年为2768.22,2003年达到4691.26;改革开放以来,竟增长了87倍,年均增长3.5倍;
二是与财政总支出比较也是超常增长,我国财政总支出从1978年的1122亿元到2003年达到 24649.95亿元,只增长了21倍,年均增长0.8倍;
三是与GDP比较也是超常增长,我国GDP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到2003 年达到117251.9亿元,只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1.2倍;
四是按财政功能性质分类的各项支出经费比较,除了其他类经费外,行政管理经费也是超过其余的。如经济建设费1978年为718.98元,到2003年达到7410.87亿元,增长了10倍;国防费1978年为167.84亿元,2003年达到1907.87亿元,增长了11倍;社会文教费1978年为146.96亿元,到2003年达到6469.37亿元,增长了44倍;其他经费1978年为35.41亿元,到2003年达到4170.58亿元,增长了117倍。
二、 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1978年仅为4.71%,1980年为6.15%,1985年为8.53%,1990年为13.44%,1995年为14.6%,2000年为17.42%,2003年达到19.03%的高度。25年来每年平均提高0.57个百分点。这一水平在财政总支出的五大类型支出中比重排列在第三位,以2003年为例,经济建设费占30.05%,国防费占7.74%,社会文教费占26.24%,其他经费占16.91%。
三、 我国行政经费占GDP比重,除了1995年有所下降外,其余时期也是逐年上升的。:
1978年仅为1.46%,1980年为1.67%,1985年为1.90%,1990年为2.23%,1995年为1.70%,2000年为3.08%,2003年为4.0%。
世界各国一般公务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多低于我国
一、 各国一般公务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数据采取从低到高排序如下:日本(1993年)为2.38%,西班牙(1997年)为2.55%,德国(1998年)为2.7%,埃及(1997年)为3.06%,土耳其(2000年)为3.2%,波兰(2000年)为4.06%,罗马尼亚(1999年)为4.09%,英国(1999年)为4.19%,韩国(1997年)为5.06%,印度尼西亚(1999年)为5.1%,泰国(2000年)为5.2%,墨西哥(1999年)为5.28%,印度(2000年)为6.3%,荷兰(1997年)为6.4%,法国(1997年)为6.5%,澳大利亚(1998年)为7.03%,加拿大(2000年)为7.1%,俄罗斯(2000年)为7.6%,乌克兰(2000年)为8.52%,阿根廷(2000年)为9.13%,美国(2000年)为9.9%,巴西(1998年)为14.16%,意大利(1999年)为23.09%。
二、 再从近年来各国政府雇员报酬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析,统计的23个国家中,除了4个国家外,大多数低于我国水平,数据同样采取由低到高排序如下:巴基斯坦(2003年)为4.2%,德国(2002年)为5.46%,英国(2002年)为6.85%,荷兰(2002年)为8.5%,美国(2002年)为8.51%,澳大利亚(2002年)为9.69%,印度尼西亚(1999年)为10.6%,韩国(2001年)为10.7%,波兰(2002年)为11.0%,加拿大(2002年)为11.6%,巴西(1998年)为13.1%,阿根廷(2001年)为14.2%,南非(2002年)为15.4%,罗马尼亚(2001年)为15.4%,土耳其(2001年)为15.5%,意大利(2000年)为15.6%,俄罗斯(2002年)为16.9%,墨西哥(2000年)为17.1%,乌克兰(2002年)为17.2%,法国(2002年)为22.5%,泰国(2002年)为26.9%,西班牙(2000年)为30.2%,埃及(2002年)为32.9%。
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建议
首先,采取机构分离改革办法。
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公益性质为主的事业单位仍以国家财政负责为宜),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有的由企业运作,有的由市场运作,有的由社会运作,有的由中介组织运作,达到与政府财政支出完全脱离或者逐步断奶,绝对不能明离暗不离,或者藕断丝连,形式上分离出去,却暗中双方互得“好处”。目前降低我国行政成本阻力是多方面的,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我国现有近四万个乡镇,大多数配备了“七大班子”,包括党委会、政府机关、纪检委、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武装部。为了上下系统对口管理,各地乡镇下面还多设有“七所”、“八站”,即财政所、税务所、公安派出所、工商所、交通所、卫生所、粮食所;以及农技站、水利站、种子站、植保站、农机站、畜牧站、食品站、渔业站。另据中国乡镇发展报告对全国1020个乡镇的调查,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16个,其人员数平均为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19个,其人员数为290余人,超编严重。我国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但是,至今未走出“精减-膨胀-再精减-更大的膨胀”的怪圈,机构臃肿,行政事业人员膨胀,行政管理经费增大是一个顽症。近年也有采取合并乡镇的办法,如宁夏减少45%的乡镇,收到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的效果。
其次,采取人员分流的办法。
随着机构分离办法的实施,人员也跟着分流出去,要妥善协助分流人员,可以在升学、调岗、创办企业、兴办事业上给予方便。今后要多采取世界通行的雇员制度,节约又能高效。国际上公认的从政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以1%为标准,以3%为界线,在界线以内就是合理的和科学的,因为这一界线具有三个功能:一是一个国家纳税人的负荷能力,二是显示一个国家领导体制的模式是大社会、小政府抑或是小社会、大政府,三是表明一个国家是节约、高效的,还是人员膨胀、铺张浪费、低效率的。我国由财政供养的人员有多少?全国政协任玉岭委员认为,当今吃“财政饭”的有4572万人,还有500万人依靠政府给予的权利,实行自收自支。
占总人口的3.94%,平均每26个平民养活一个官员。如按《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底我国就业职工中事业单位为2643.7万人,机关单位为1050.1万人,合计为3693.8万人,占总人口129227万人的2.86%,等于35个平民养活一个官员。但是,1978年是57个人,1990年是39个人,2000年是34个人。按照上述数据计算2003总工资,事业单位为3850.28亿元,机关单位为1652.43亿元,合计为5502.71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2.32%,占当年GDP的4.69%,这样的比重显然高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再次,积极推进公车改革。
目前全国约有350万辆公务车,养护、车辆包括司机待遇、养路费、维修费、燃料费、车位费、管理费大约一年耗费3000亿元,平均每辆8.7万元左右,实际上使用时间,一般公务使用占1/3,司机使用占1/3,干部家属与子女使用占1/3。据甘肃省统计,公车成本为市场运营成本的8-10倍,而使用效率只有市场运营的1/10。近年来不少地方采取取消公车,给公务员发放交通费的办法,大约可以净节省经费50%以上。类似此种性质的机关服务事项,如现有的各部门各级政府管理的招待所、饭店、培训中心、住房管理、食堂就餐、洗澡理发、医疗诊所等,都要学习国外(如加拿大)先进经验让其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实行股份制度。进行精兵简政机构改革,节省经费,降低行政成本。
第四,要严格控制和大刹借“出国开会、培训”之名,实为公款旅游观光和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歪风,这也是反腐败的一个方面,有人估计一年要浪费几千亿元,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宝贵金钱,更重要的是政治上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破坏党和国家的光辉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