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余根钱:M1等增长率降低说明经济外热内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2:37 第一财经日报

  他指出:金融机构商品销售性现金收入、进口、M1等增长率降低已在警示通缩隐患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4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增长数据,GDP同比增长9.5%,高于预期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虽然增幅比2004年回落2.3个百分点,但仍
处于偏高的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7%,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位于近几年的最高水平,仅比2004年第四季度低0.3个百分点。这导致部分人士认为经济热度没有明显下降、通货膨胀抬头、内需增长仍有偏快的可能,而不用担心内需偏弱的风险,甚至有预言家表示,中国需要采取加息或人民币升值等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增长和出口增长。

  “这种预测或者说直觉是片面的,有可能误导政策取向。”长期关注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高级统计师、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宏观经济研究特聘专家余根钱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他向记者阐明了三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因素。

  商品销售性现金收入的增长率大幅降低

  首先,历史数据表明,金融机构商品销售性现金收入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极为密切,不论是投资需求的变化还是消费需求的变化,都会通过该指标反映出来,因此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内需示性指标。2004年3月,该指标的同比增长率为32.4%,但此后的增幅开始不断降低,今年3月份已降至9.9%,增幅回落了22.5个百分点,若进一步降低,则有过低的风险。金融机构工资性现金支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内需示性指标,其走势和运行状态的变化也是如此。因此内需示性指标反映出来的内需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进口增长率大幅回落通常预示着内需偏弱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第一季度当季完成进口额1393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2.2%。但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出口1559亿美元,增长34.9%,出口增长要高出进口增长22.7个百分点,这是较为罕见的。

  与去年第一季度进口42.3%的增长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减慢30.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进口增长3.8%,减慢37.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长22%,减慢19.2个百分点。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在出口同比增长率持平的情况下,进口的同比增长率也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0.5%突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2.2%。

  “而进口增长率的大幅回落通常预示着内需偏弱。”余根钱表示,这种现象在1990年以后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96年,进口总额从1995年第三季度的增长17.6%降至1996年第三季度下降3.8%,并且低增长一直持续到1998年底;第二次是2001年,进口增长率从2000年第三季度的42.9%降至2001年第四季度的0.3%。目前的进口增长率回落,虽然有一些特殊性,并且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率仍不低,但同样值得注意。

  货币增长结构制约贷款增长

  3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9.9%,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7个百分点。余根钱表示,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最低的1998年相当。

  “M1对即期经济活动水平和内需有重要影响,1999年的经济回升和2000年下半年的经济回落正好对应着M1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2003年的经济上升也是以M1增长率大幅上升为前提的。”余根钱对记者表示,“虽然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可能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因此M1增长率大幅下降迟早会对内需增长率产生影响,从而使整体经济的活跃程度下降。”

  他表示,更值得注意的是,M1增幅在最近几个月的进一步下滑已不仅仅是调控的结果,而与一些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有关。面对贷款风险加剧的危险,商业银行已更加重视对贷款的风险控制,并上收了贷款的审批权力,这一做法会导致明显的紧缩效果。

  余根钱表示,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使得外汇占款成为重要的资金投放渠道,重要性仅略次于贷款,但对经济的影响却与贷款差异很大。贷款总是流向需要使用资金的非金融部门,而外汇占款却与资金的需求关系不大,拥有外汇的单位有可能资金很充裕,售汇所得的资金大量地转变为银行的定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增长率差距很大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M1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