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四川治理矿乱彻底粉碎非法利益格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 15:2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忠平

  成都报道

  3月18日,攀枝花市委书记赵爱明,给各区(县)委、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写了封信,言辞恳切,语气坚决,信是这样写的——

  “2003年8月20日,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在攀枝花视察工作时,要求我们首先带头对矿业秩序进行清理整顿。攀枝花作为全省矿业秩序整治工作的发源地,理应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作出表率。但是,事与愿违,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的现象。当前,我市的矿业秩序已经到了非抓不可,非整治不可,非彻底解决不可的地步。”

  攀枝花政坛的“地震”,其实早已蕴蓄多时。

  这是四川酝酿已久的一场由点及面、自上而下的治矿运动。

  甘洛试验

  作为凉山州下属的17个县市之一,甘洛县县城很小,只有唯一的一条街。但由于地下矿藏丰富,素有“西部铅都”之称。据甘洛县国土局沈局长告诉记者,县财政的85%和65%以上的GDP都来源于采矿业。

  然而,令人羡慕的资源也给甘洛采矿业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矿业之乱”。

  这是一个类似于阿里巴巴的财富故事。上世纪50年代,国家对甘洛县矿区进行勘查,评估了地质储量,但由于无矿产储量等资料,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到70年代中后期,有人在山上挖矿很快换成了钞票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采矿的人于是越聚越多……

  在当地一些干部的参与下,甘洛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日趋成熟。

  从1997年《矿产资源法》正式颁布生效至2003年8月四川开展矿业秩序整顿,甘洛县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违法越权审批采矿许可证111个;违法越权批准采矿许可证的延续、变更登记149个;所有井硐全部无开发利用方案、无资质条件证明、无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法定资料;大部分矿山企业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所有矿山企业均未办理税务登记。

  因采矿业主超越采矿范围、盲目采矿,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1997年初至2003年10月,甘洛县铅锌矿开采过程中共发生安全事故232起,死亡200人,伤108人,平均每年死亡近30人,居全省之首。

  对“独木成林”的甘洛县域经济而言,这都是不能承受之痛。2003年8月,新华社的一篇文章把攀西矿区部分矿点存在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环境污染等问题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中央有关领导对此作了指示。2003年8月20日的攀枝花会议上,四川省委领导提出,攀枝花作为全省的矿产资源重镇,要首先带头对矿业秩序进行清理整顿。

  从此以后,攀枝花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矿山秩序整顿;甘洛县在省委直接领导下,走上了一条“上下联动式”的整顿之路。

  然而知易行难,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直接导致政令不畅。一个多月后,甘洛整顿工作不但没有实质性进展,反而还发生了震惊全川的“10·11”重大矿难事故。“要害是利益,关键在干部”,攀枝花会议上,省委领导直陈要害,在半年后的全省工业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这个问题被再次强调,“从整顿凉山矿业秩序情况来看,没有干部的纯洁性就没有整治的彻底性。”

  四川决定从干部问题上入手,在退出利益格局上撕开口子。

  随着问题官员的一个个被“清场”,甘洛矿山背后的关系网和利益链也渐次崩盘脱节。至2004年6月,甘洛成功举行了三次拍卖会,所有10宗矿权拍卖总收入达5.351亿元,相当于2003年县地方财政收入的12倍;单宗最高价1.61亿元,而起拍价只是1000万元。

  攀枝花路径

  与甘洛县暴风疾雨式的整顿相比,攀枝花显得是温和有加。这是一座以工业为主体的城市,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钛储量占全国的93%,钒储量占全国的64%,铁储量占全国的20%,煤储量达15.7亿吨。

  截至2004年底,攀枝花全市立案查处多种违法采矿行为122宗,各类矿山采点从557个整合为305个;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71宗,获探矿、采矿权收益2.13亿元。

  2005年3月1日,在给攀枝花市西区党员讲党课时,市委副书记徐孟加作了《彻底粉碎非法利益格局 认真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报告,他提出尖锐质疑,“我们整治了10012多宗矿权,我们的干部却非常的‘纯洁’。正常吗?”

  事实上,徐孟加向记者透露,早在2004年的年终述职报告里,他就提出了疑问。2003年8月的攀枝花会议,省委领导肯定是有备而来,“当时我有个基本判断,肯定是攀枝花的矿乱已到了严重地步”。

  徐孟加的判断没错,摩梭河煤矿就是个典型。

  2004年6月7日,市政府召集西区、仁和区、攀煤等开了一个工作协调会,形成了《关于贯彻省委督查组关于西区摩梭河煤矿非法开采问题处理建议的会议纪要》——认定摩梭河煤矿3号、4号、5号井为非法矿井,由西区政府具体落实关闭和现场拆除工作。

  2004年6月29日,在省政府办公厅递交的《关于攀枝花市西区摩梭河煤矿非法采矿问题的调查报告》上,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蒋巨峰批示:同意报告建议,严格依法管理,依法处置,确保矿产资源依法合法、科学开采。

  但是,这个矿既不停产也没采取关闭措施,即使简单关闭以后又多次反复启封。2004年12月25日,攀枝花市地矿局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时,3、4、5号井仍在开采。

  2004年12月27日,在市地矿局报送的《关于西区摩梭河煤矿启封已关闭井口的情况报告》上,时任攀枝花市长的赵爱明批示:此事要严肃查处,特别要查一下背后有无干部参与或干预的问题,对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严肃查处。

  2005年2月6日,赵爱明在市地矿局《关于西区摩梭河煤矿启封已关闭井口进行调查处理情况报告》上又批示:关键是看谁同意启封的,为什么要启封,必须要说清楚。

  置省委、省政府的督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于不顾,长期隐报瞒报,假关闭真运作——在徐孟加看来,摩梭河煤矿的违规开采问题应该属“胆大妄为,嚣张至极”。

  3月1日西区党课上,徐孟加郑重提醒,“由此可以看出非法利益格局能量之大,危害之大!置身其中,往往利令智昏……一般来讲,一个人单独犯错往往只能是个案,还不足以形成非法利益格局。内外勾结,上下其手,就容易形成某种非法利益格局。”

  在落实市政府2004年6月7日的会议纪要时,徐孟加就注意到,西区是到12月14日才把落实这项工作的议事纪要制发的,而且还作假,把时间改成了7月2日。

  2005年2月8日,徐孟加带领的调查组进驻西区,决定彻底调查,“年初五以前如果我们还没有大的突破,当时我们判断会非常被动。结果,年初五就有人被‘双规’了。”

  “自身如果是在过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初涉非法利益的,那么赶快把那只腿拔出来”。在1小时20分钟的党课上,徐孟加没有忘记“治病救人”,但他同时又态度鲜明地指出,“我想陷得深的是难以自拔的。因此……你要织这个非法利益网,我们就要彻底粉碎之。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估计还有些人可能已经身陷非法利益格局难以自拔。”

  利益问题

  2005年1月22日,在省委常委与市州委书记和市州长的集体谈心会上,省委领导一针见血指出:在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上遇到的强大阻力,已不是观念方面的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主要是干部问题,少数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难以自拔形成阻力。

  从3月1日起,四川开始全面清理和查处矿业领域的各类违法行为。在宜宾,记者了解到,经查全市有32名干部及配偶、子女参与矿山经营,其中兴文县自查清理出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直接参与矿山经营入股6人,干部职工配偶参与矿山经营16人……

  这注定是一次艰难的矿山“官商联盟”分离行动。

  1998年底,四川省政府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按照要求,到2002年,全省矿业秩序实现根本好转。记者发现,攀枝花早在1999年6月底、凉山早在1999年12月底,就应该实现矿业秩序全面好转。

  4月11日,凉山州一位投资矿山的本土老板告诉记者,“作为民族地区矿业经济发展和地方民营经济的先进典型,原来历次整顿大多只是对甘洛矿业现有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微调。见多了,我们也就习以为常了,谁想到,去年来狠的呢?!”

  省国土资源厅一位人士告诉记者,2003年8月,省厅在乐山市犍为县召开的桅杆坝煤矿采矿权招标拍卖会,也是促成四川下定治矿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那是四川省煤矿采矿权第一次公开拍卖,采矿权评估价是712万,有的人还嫌高了,要求优惠点,起拍价是1180万,最后经过现场25轮激烈角逐,以3330万成交,比评估价高出4.6倍,为起拍价的2.8倍,创造了四川省矿权公开有偿出让的最高成交价”。

  “矿”里的财富,跃然纸上。2003年,四川省公开出让矿权价款比2002年增长5.35倍;2004年,全省采取招拍挂出让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648宗,实现矿权出让收益11.5亿元,是2003年的5.2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矿乱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