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环球财经》2005 > 正文
 

环球财经杂志:中国银行海外上市难的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 14:47 《环球财经》杂志

  本刊驻美国特约记者 梁丽英/文

  背景新闻: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有关中国银行金融丑闻的报道经常见诸西方报端。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银行业最近似乎已经进入了金融丑闻高发期,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建设银行和
中国银行到海外上市的前景。

  西医坐诊

  在中国银行业最近曝光的一系列金融丑闻事件中,中国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今年3月因涉嫌受贿而被迫下台是最具爆炸性的。

  张恩照此次东窗事发的确引起海外人士对中国银行系统内部管理机制和银行改革的真正成效产生严重疑问。

  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艾伦教授在接受《环球财经》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银行系统所发生的金融丑闻基本上是银行治理和监督的问题。在中国目前各项制度不太健全以及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的情况下,国有银行高管权力过大而缺少有效监管,所以出问题不是偶然的。

  华尔街有关人士指出,中国国有银行没有像其它国有企业那样进行深刻改制,基本上仍属于政府系统的一部分,四大国有银行的每一家都还是作为副部级单位在行政体制里面进行经营和管理。有行政级别在里面,中国银行到底是个商业机构还是政府机构?银行系统与政治密切相连,银行系统的改革如果不同政治改革同步进行,很难杜绝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哥分校的中国金融问题专家诺顿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各种迹象显示,中国国有银行的制度改革远没有完成。

  中国国有银行虽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注资,但它们的运作依然是在旧的体系之下。这样虽在短期内使银行资产负债账目显得比较好看,良好的资产负债表也更容易吸引外国战略投资者和首次公开上市的股票认购者。但是,这种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的,是将债务转移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财政资金注入的结果,却无法纠正银行在公司文化、治理和领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给经营不善的银行更多资金,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危险。中国国有银行如不进行真正的彻底改革,将来还会像过去一样成为生产大量坏账的一部机器。

  矛盾心理

  要想分析最近曝光的财务丑闻对中国国有银行海外上市的影响,首先要看一看海外投资者,特别是战略投资者对投资中国国有银行的看法和态度。

  对西方银行来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外国银行通过投资中国银行就可以进入一个全国储蓄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的金融系统。同样,如果在中国银行持有股份,外国银行将能利用前者的数千个分支机构和数以亿计的客户,进入中国快速增长的抵押、信用卡和资产管理等金融市场。

  然而,自从中国决定让建行和中行率先到海外上市以来,两家银行走向海外的进程并不顺利。实际上,两家银行海外上市的日期已经是一推再推。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体制性的根本问题,中国国有银行到海外上市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过程。

  首先,中国国有银行缺乏作为上市企业的经验,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在操作领域必须填补很大的空白。其次,包括中行和建行在内的国有银行背负沉重的呆帐包袱,呆帐不仅捆住银行活动的手脚,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银行在业界的形象。

  再之,中国国有银行需要国外战略伙伴整顿和改革体制,需要外来资金配合。尤其在走上海外股市前夕,国外大型银行作为战略伙伴的“战略性”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国际投资者把这些战略伙伴看成能够推行公司治理与财务健康的保证。然而,中国国有银行寻求海外战略投资者时都遭遇了难以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尴尬。建行和中行迟迟没有找到外国战略投资者这一现实表明,海外潜在战略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增无减。实际上,外国战略投资者对投资中国国有银行目前似乎出现了一种“想吃又怕烫”的矛盾心理。

  据悉,建行和中行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接洽了包括花旗集团、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士银行、JP摩根和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国际银行,拟邀请它们作为海外战略投资者收购高达10%的股份,但一直都没有能够达成协议。

  在一般人看来,由于中国金融行业对外资开放的大门一直紧闭,准入机会稀缺,中国银行业因此而成为外资眼中最大的一块肥肉。但没想到此行不利,就连当年曾踊跃收购中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几位“老朋友”也徘徊不前。

  不推迟就降价

  在丑闻阴影笼罩下,中国银行到海外上市能否卖出一个好价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华尔街的有关专业人士和金融分析专家。

  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认为:中国国有银行到海外上市必将面临海外投资者及海外金融监管部门更为严厉苛刻的调查。但从长远来说,现在揭开中国银行系统的金融丑闻并非完全是坏事,最起码可以为上市之后消除了一个致命的隐患。

  从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银行的最新表态来看,中国政府对银行进行重组和海外上市的计划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建行和中行预计仍会按计划在今年年底到海外上市。华尔街金融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任命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接任建行董事长本身就显示,中国政府对建行海外上市计划的高度重视。

  中国政府让金融监管高官入主建行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这项安排明确表明政府准备加强监管,提高该行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建行今年准备在上海和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规模最高可达100亿美元,此举显然是旨在安抚外国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中国政府希望按原计划将国有银行推向海外市场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龚方雄认为,中国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到海外上市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必然之举,也是最终解决坏账机制的必然手段,这可以有效地切断银行与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中国国有银行能否成功到海外上市,对中国政府来说影响重大。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在帮助中国国有银行到海外上市方面押下了大笔的赌注。如果有一家银行上市后表现不好,可能会有损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积极评价。

  布鲁金斯研究所研究员阿勒认为,总的看来,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近些年正在逐步提升,但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如银行内部监控机制不够完善,信贷机制亟待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削弱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从而影响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的整体看法和投资决策。同样,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国有银行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忧虑也可能影响中国银行海外上市的估值,使得它们难以完成预定的融资目标。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认为,中国银行系统最近曝光的金融丑闻显示,中国的金融改革距离要求还相差很远。现在的趋势是在国有银行被揭露出来的案子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涉案管理人员的级别越来越高。这个趋势不扭转,就急于上市,有多少外国投资者敢把钱投入到这样的银行里面去呢?

  中行发言人称中行的上市准备工作已完成了80%,但人们最担心的不是这完成的80%,而是未完成的那20%。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当年就是在金融机构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开放金融市场的,于是招来了亚洲金融风暴的灭顶之灾。中国国有银行如在自身改革没有完成的时候急于到海外上市和对外开放,其后果则可想而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银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