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绍敏 发自上海
昨天(25日)上午,上海市专利交易中心(下称“专利中心”)在上海知识产权园正式挂牌,与此同时,位于园区内的专利新产品展销馆也迎来了首批观众,而知识产权“一门式”服务也同时开通。
据专利中心主任李耀庭介绍,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专利中心将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形成专利筛选、评估、咨询、发布、孵化、开发、转让和交易等服务链,具备咨询、展示、发布、交易、鉴证等五大服务功能。
上海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认为,专利中心为专利走向市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已有的专利新产品也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合适的投资者。
另外,知识产权“一门式”服务也将设立常年服务柜台,提供来人、知识产权热线电话、网络和专门机构四种咨询服务模式供客户选择,内容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计算机软件登记、网络域名登记咨询及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分析等诸领域,涵盖知识产权评估、许可、交易、转让等多个环节。
陈志兴还透露,一个面向长三角的专利信息交互系统预计在今年6月开通,通过这个系统,专利业务洽谈、专利信息发布、项目推荐、专业知识培训、宣传及咨询等都能实现可视化,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主不用再提着公文包四处奔波,从而降低知识产权实施成本。该系统还具有远程视频会议及视频点播等功能,长三角跨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合作会议可以轻松地召开。
6月初与该系统一起面世的还有上海专利交易网,届时,知识产权一门式服务、专利新产品展示与销售、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专利信息发布等都可通过网络实现。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中国自己的科研力量,而原创性科技研发离不开交易平台和市场运作,专利中心为专利产品走向产业化,架起了一个理想的桥梁,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缩短专利产品走向市场的时间。”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