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波
北京报道
正在东南亚访问并出席亚非峰会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4月26日访问菲律宾。中菲自1975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4月21日,菲律宾驻华大使盖威利(Willy C. Gaa)接
受本报专访时称,中菲双边关系已经处于“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21世纪》:菲律宾方面对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有何期待?
盖威利:从1975年中菲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关系从早期的和平共处,发展到现在为双方的共同利益以及和平与发展而进行协调合作。
胡锦涛主席这次国事访问将成为中菲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两国将共同庆祝建交30周年。菲律宾希望和中国建立一种“广泛、深入和长期的关系”,胡锦涛的访问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为双边关系和各领域的合作前景做出进一步的规划。
《21世纪》:中国和菲律宾已经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两国将如何深化这一关系?
盖威利:实际上,菲中双边关系已经处于“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中国与东盟各国首脑于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此宣言的框架之下,菲中两国准备为建立面向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而努力。双方相信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符合双方利益,并会对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21世纪》:你如何看待中菲近年来在双边经济领域的发展?
盖威利:菲中双边贸易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两国在1975年建交时,贸易额只有7200万美元,到去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133.28亿美元。从2000年开始,菲中贸易以年平均43.78%的速度增长,中国现在是菲律宾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阿罗约总统2004年9月1日-3日访问中国期间,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展双边贸易,改善贸易结构并在贸易和服务方面继续发掘潜力。双方确定到2009年的贸易目标是200万美元。
《21世纪》:那么两国在相互投资方面需要如何发展?
盖威利:2003年,中国在菲律宾的投资只有3.1亿比索(约合570万美元),在2004年的前三个季度,只有1.107亿比索(约合197万美元)。
另一方面,根据我掌握的数据,2004年菲律宾在中国的总合同投资额达到6.8亿美元,比2003年上升了22.7%,实际投资额达到2.3亿美元,升幅是6%。可见,目前的投资规模是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的。
2004年年底,菲律宾最高法院确认,从事矿产的大规模勘探、发展和利用的公司由外国全资拥有不违反宪法。在中国投资者投资菲律宾矿产行业的法律障碍消除后,菲中两国开启了最有希望的经济合作领域的大门。今年2月,中国参加了马尼拉国际矿业会议,中菲两国签订了矿业合作协议,有报道说中国公司已经承诺,将进行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
《21世纪》:中菲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发展方面有哪些合作?
盖威利:2004年初,菲律宾财政部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达成一笔4亿美元的贷款合同,铺设菲律宾 “北方铁路”项目第一部分的第一期。这一项目将大大加速连接马尼拉和吕宋岛北部的拉盟省(La Union)之间的货物和铁路往返系统。根据这一合同,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CNMEG)将建造从卡卢坎(Caloocan)城到布拉干(Bulacan)省马洛洛斯市(Malolos)全长32公里的双轨铁路系统。
2003年3月,在中国的帮助下,菲中农业科技中心(PSCAT)在阿罗约总统主持下在吕宋岛中部的Nueval Ecija正式成立。这一项目是第一个中国援助菲律宾的此类项目,已成为杂交水稻科技和农田机械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中心,并将有助于保障菲律宾的稻米自给。这些项目都是合作的范例,将大大改善菲律宾人的生活。
《21世纪》:中菲两国对合作发展南海领域有什么计划?
盖威利:在阿罗约总统访华期间,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PNOC)和“中海油”(CNOOC)于2004年9月1日签署了《在南中国海特定区域联合海洋地震探测协议》,两国石油公司同意在南海大约14.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联合勘探石油资源储备。
2005年3月14日,国家石油公司、“中海油”和越南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签订了历史性协议,在南海特定区域开展联合海洋地震探测,三方同意在南海联合开展探测前的准备活动。南海周边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三方协议的签署不仅有助于在这一地区建立互信,同时根据我们联合行动的收获,将可能为各国取得更多的能源。
菲律宾外长阿尔伯托·罗慕洛强调,此次联合行动是模范性的,为解决南海的复杂问题,也为各方朝向这一地区领土和海域分界争议的和平、永久和全面解决走近了一步。他还指出,菲律宾将寻求在这一区域发展更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通过三方协议,菲律宾表明,愿意将这一原本被认为是敏感的地区变为和平、合作与发展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