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拉动一季度GDP冲高 超速增长催生加息预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 13:3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牛晓波 北京报道 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虽然按照该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的说法,各项数据表明“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但多数专家认为,宏观经济仍继续过热。
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纷纷表态,普遍认为“令人意外的强劲经济增速”将使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成为下一步调控手段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仍未实现软着陆? 在新闻发布会上,郑京平表示,一季度统计数据说明,当前经济现状可以说是“增长速度仍然偏快,但增长的势头已经开始放缓”。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效果还是明显的”。他认为,相比于去年和前年同期的增长速度,9.5%的GDP增幅说明“经济增长加速度控制住了,防止了过快势头的延续”。 “当然,如果这个数字在8%~9%之间,可能会更好些。”他说。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表明宏观经济继续过热,中国经济仍然没有实现软着陆。 从统计数据来看,9.5%的GDP增速与去年全年增速持平,但高于去年下半年的增速。在增长模式方面,第二产业的拉动依然是主力军,同比增长了11.3%,远远高于一、三产业的增长。 “投资驱动和投资高增长势头依然令人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表示。 数据表明,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相对增速减缓了,但绝对水平还是偏高。” 哈继铭的研究认为,在占总投资90%左右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FAI)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考察单月增幅,3月份FAI同比增速(26%)比去年12月份(21.2%)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而且均高于前4个月的增幅。 但陈东琪也强调,较高的投资涨幅中,“有些方面是经济运行本身所需要的,例如增速最高的煤电油运这几块都是市场短腿行业,投资增长中这4项增加供给的因素较大,在投资方向上来看,还是有所改善的”。 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增长86.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0%,铁路投资增长4.3倍。 而国家统计局也承认,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是在去年同期很高基数的基础上又增长22.8%,所以,“两个一季度简单地加起来平均看,增长速度还是比较高的”。郑京平表示。 从政策取向上看,“继续看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防止投资反弹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任务。 价格传导滞后期的通胀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8%,而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1%。 今年1、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9%和3.9%,3月份则比前两个月平均涨幅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但是,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18个月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增长。“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的传导目前看来还未到位。”巴曙松认为,“虽然这期间存在一个滞后期是正常的,但滞后并非意味着消解,价格传导肯定还是要发生的。” 他估计,在上游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利润日益向上游集中,中下游利润日趋摊薄,将导致部分中下游生产商的退出和重组,最后形成数个具有定价权的企业,重新调整产品价格。 有分析认为,价格传导滞后期的延长与政府对价格的行政限制有关。郑京平也表示,政府去年采取的大量控制投资的行政措施,已显示出明显的效果。4月5日,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CPI月环比超过1%、同比超过4%,将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3个月。 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全年4%的CPI增幅目标基本能够达成,但正如哈继铭所表述的,“CPI低于4%,并不说明真实通货膨胀压力也低于4%。”他发现,一季度的GDP平减指数同比上涨了5.6%,远高于经济大热的去年同期水平(4.1%),而包括房价在内的虚拟CPI同比上涨近5%。 而陈东琪认为,去年是全球经济最近一次短周期的增长高点,近期显示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将导致国际市场能源和基础原材料需求收缩、价格回落,从而减轻国内原材料价格的外部压力,对缓解CPI增涨压力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对一些原材料价格的“管制过热”,导致煤电油运“绷得很紧”,巴曙松说,这几个方面供应缺口比较突出,价格上升空间还很大。 房地产市场走势成为货币政策的决策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全国住宅价格平均上涨了12.5%。陈东琪认为,房价问题是当前市场局部非理性泡沫的典型反映,剔除其中的投机因素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之一。 “去年宏观调控的初衷也许是希望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但实际采取的政策却在客观上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他认为,从供给方着手的调控思路,强调管住土地、信贷,减少了房地产商的土地购买量和房地产开发资金,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下降得更快,需求下降得有限,最后,房价以比原来更快的速度在上涨,对房价的控制力却在下降。 哈继铭认为,房地产过热是本轮经济过热的直接原因。因为房地产业较大的投资份额和较长的产业链,带动了高耗能工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过度扩张,导致能源、交通的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324亿元,同比增长26.7%,继续高于投资整体增速,与去年全年29%的涨幅相差无几,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也已经“由1998年的12%左右现在提高到20%左右”。 巴曙松提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政策重点,应当逐步转向需求导向,从购买一方进行调节。同时,在防范局部地区形成流动性房地产泡沫的同时,应当积极支持形成有效的房地产供给。“‘管住土地’只是阶段性行为。”他说。 种种迹象显示,在我国货币政策决策中,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在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中,从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一直到2005年3月17日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一直成为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着力于要素市场的调整 哈继铭认为,今年政府将更加重视需求管理政策,抑止房价上涨。这些手段包括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以及不动产税和房地产级差利税等手段。 他预测,最近的加息将发生在本季度,加息幅度约为27个基本点,以纠正负利率对房地产需求的扭曲。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始,按照哈继铭的预测,其内容可能包括“小幅升值(5%)和将人民币转盯一揽子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 尽管同意关于加息的预测,但巴曙松同时指出:“简单的一揽子加息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调控的需要,适当扩大存贷款利差是近期利率调整的方向,加息应该在贷款方面有所侧重。” 他认为,应当区分不同地区、行业实行不同的利率和利差,以更加灵活的利率手段达到调节经济发展的目标。 “银行利率其实就是一种风险定价,在经济转折期,信贷风险当然在加大。有保有压,保什么、压什么,应该看市场的表现,透过价格讯号进行筛选。”巴曙松说。 据悉,最近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中央金融机构高层表示,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空前重要。在投资快速增长时期,银行在准备金提取和贷款等级划分时要趋于保守。 哈继铭认为,利率和汇率的调整将使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受到负面影响。“汇率机制的改变意味着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利率政策将可能被更自由地用来调控房地产供求。” 从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今年改革的主要动作将出现在要素市场方面。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截至目前,这方面的改革应该说还未破题。”巴曙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