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让试点政策影响均衡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 11:50 经济观察报 | |||||||||
文/仲伟志 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15周年纪念日。此前有消息说,浦东新区积极争取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于同一天启动。但浦东上报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方案,目前仍在审定过程中,已经争取了一段时间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没有如传闻所说在这一天“挂牌”。
有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浦东的发展速度之快却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这其中“政策支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事实上,1990年代伊始,人们将开发浦东视为中国能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一块试金石。15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浦东新区发展之快,风头之盛,毋庸赘言。不过,随着中央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到期,浦东已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我们在这里把浦东申报“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举理解为,为确保持续的竞争优势,浦东开始向中央政府寻求新的政策支持。不过,浦东新区的官员认为,按中央的要求,“浦东还没真正建成”,如果“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复,将会助推浦东更高更快地发展。 对此,一些地区的官员,包括一些学者,可能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浦东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中多少反映了一种躺在“优惠政策”上吃饭的思维,浦东下一步的发展,必须以不要“优惠政策”为前提。 而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则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确实给了浦东一些政策,但只是共享经济特区或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浦东并没有享受更特殊的政策。他认为,现在全国各地早已走出了简单地依靠政策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的新阶段,浦东争取的是国家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权,为全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探路。 不过,浦东在发展中肯定还是借助了相当的外部力量,这恐怕是很多人的看法。“正如煤的形成,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放权与让利、投入与返还,浦东不太可能获得今天的区域地位。这一次,浦东向中央政府申请“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尽管淡化了财税和资金诉求,强化了功能要求,仍引起了一些地区的议论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能不能为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示范,有待实践来验证。而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浦东新区曾经主动放弃过“特殊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如今,在强调均衡协调发展的新形势下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无疑引人关注。 1990年代,浦东新区实行开发区的“准政府”管理体制,成立浦东新区管委会和党委,由上海市一位副市长出任党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同时留下与现行体制并轨的接口,成立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准备在适当时机召开全区人民代表大会,回归“真政府”体制。2000年,随着浦东新区人代会的召开,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市的一个行政区。 可以说,从2000年起,在功能和政策上,浦东几乎已经与深圳一样。而深圳在出生之初,就拥有了立法权,担负着探索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双重使命,20多年来,深圳的实验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它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可见,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问题上,单纯依靠一个地区的试点性改革,很难实现重大的突破。 我们当然期待,深圳的未竟使命,浦东新区可以完成。不过我们注意到,浦东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计划,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比如扩大“区港联动”试点、发展总部经济、在服务贸易领域向外资先行先试开放等等。毫无疑问,这有助于使浦东成为高度国际化、高度市场化的地区,将进一步强化浦东的强势地区地位。浦东方面的人士说,增强浦东新区的辐射效应,实际上是为浦东反哺全国创造条件。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政策资源的过度集中,有可能导致地区发展中进一步的两极分化。在内地负重前行的时候,新兴地区因为投入集中、税负较轻而发展了起来。在新兴地区成为强势地区之后,市场法则已经将那些弱势地区置于不太有利的地位。现在,如果我们继续向强势地区倾斜,继续给这些地区以超国民待遇,我们的地区差距有可能越拉越大。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们真心祝愿“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浦东新区带来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希望要预防单纯的试点政策影响全国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