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会 > 正文
 

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房地产发展前景分论坛全部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 23:32 《WTO经济导刊》

  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4月23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开幕。全体大会包括四大主题:亚洲的新角色、欧亚合作的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征程、企业治理和企业竞争力。以下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前景分论坛全部实录。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中国房地产发展前景专题研讨会现在开始。我介绍一下今天的两位主持人,一位是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另外一位是SOHO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先生。我们的四位演讲嘉宾是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先生,万通集团有限公司冯仑先生,首创置业集团董事刘晓光先生,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先生。

  龙永图:非常感谢大家这么晚来参加这个论坛,也表示大家对于房地产话题的关注。博鳌亚洲论坛之所以搞房地产论坛,主要是我们觉得博鳌亚洲论坛过去很长时间都讲一些宏观的问题,亚洲经济一体化、货币政策、经济全球化,一般老百姓是听不明白的。为了使博鳌亚洲论坛从一个贵族的高层次的论坛,走到老百姓当中,让老百姓感觉博鳌亚洲论坛也贴近他们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年加入了汽车和房地产的分论坛。房地产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贷款、利率,不管怎么样老百姓都非常关心。

  从我国发展经历来看房地产和汽车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20年,现在看今后20年房地产、汽车都是我国最受关注的产业,因为它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扭矩,另外它也贴近老百姓,所以我们想搞这样一个论坛,让老百姓对博鳌亚洲论坛有所关注。这是当时我们办这个论坛的初衷。当然我不是房地产的专家,所以今天请了潘石屹,还有这些房地产大佬,谈谈房地产,我虽然是外行,但是可以听听,可以插上话就插几句,插不上就当听众。

  现在让我们的专家主持会议,现在请潘石屹先生主持会议。开拓一点思路,把我们的一些想法带给政府部门。谢谢大家。

  潘石屹:谢谢大家,谢谢大家都来捧场。今天的安排是这样,龙秘书长是总导演,我是副导演,副导演就是喊开始喊停,周围的四位都是演员,这四位一个比一个能说,所以我中午专门召开一个会最多每个人单独说五分钟,如果超过五分钟就不让他们说了。最关键的是各位观众积极参与,他们讲的好可以鼓掌可以叫好,讲的不好可以鼓倒掌。如果我们演不好了,龙秘书长看方向错了就喊停了。我们这几个人当中最能说的是冯仑主席,把他放在最后。最不能说的就是孙宏斌,所以先让孙总发言。

  孙宏斌:咱们中午商量我是第二个。

  潘石屹:演员就得听导演的。

  孙宏斌:房地产这块的观点都说烂了,说不出什么新的。但是基本的共识我们不说了,比如说中央出的政策有没有用。说房价肯定会涨吗?肯定会涨。对开发商好还是不好,肯定是好,对大公司好,对小公司不好。

  我想说两点,第一点我想说党中央出的所有政策都特别好,我都拥护,因为党中央永远不会错的,他的判断跟我们不一样,它的判断有民生、有政治,我们就是跟着政策的出台马上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调呢?就一个判断,不管中央出什么政策,我觉得市场经济这条路是永远不会往回走的,所以不管怎么调,将来一定是市场起作用,一定是供求关系起作用,为什么我们判断房价还会涨,就是因为供不应求。

  第二点,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房地产,政府在说,中国、外国的官员都在说,中国、外国的学者都在说,开发商都在说。你们最应该听谁的,我觉得最应该听我的,两个原因。比如说学者,学者基本上是胡扯,比如说有的学者说中国的房地产会有泡沫会破裂,他的理由是中国加息了,美国加息了,油价涨了,海啸了,汇率要变了,那个东西只能影响资金供应量的一点儿,他根本不知道需求是怎么回事儿。我看到一个著名专家的报告,他报告里说我昨天在上海碰到一个人,后来又碰到一个人,后来又碰到一个人,最后就说房地产泡沫,他永远无从知道需求有多少。我知道。我们在中国21个城市有900家连锁店,我们天天都看到需求,那个需求是真的。

  比如说天津,天津今年的需求我们把所有老百姓,我所有认识的人加起来1300万平米,今年的有效供应是800万平米,房价可能降吗?我们有900个连锁店,天天分析老百姓的需求,我知道需求是真的,供应量是一直少的。

  为什么我说的对呢?因为专家说完了不有负责任,专家是怎么跟别人不一样,怎么与众不同怎么说。我为什么说的就对,因为我说这个地方涨的话,我们会买地,一买地十亿、二十亿就出去了,我们是做了投资,花了大钱,所以听我的。

  任志强:我们得记住今年博鳌亚洲论坛说什么,亚洲的新角色。我不讲不清楚亚洲的新角色,我知道中国的新角色。今天拉莫斯说了亚洲希望成为什么。我讲第一个就是引擎。我说房地产就是引擎,如果把这个引擎弄没了,这个飞机就掉下来了,不单是双引擎、四引擎,没有引擎是不行的。

  刚才有人说什么是需求。花钱就是需求。我的钱我自己说了算。你们到银行查一查真正银行用于贷款房子的有多少钱,很少,既然你没有贷款你说它干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再有20年也解决不了,如果满足不了未来老百姓的需求,就叫做你没有完成任务。大家想想中国20年能不能把房子盖到人均35平米。

  我们举一个例子铁矿石涨了70%多,你们不喊喊把铁矿石的价格降下来,降下来不给你。第二我们再看看石油涨价,石油涨价靠什么?欧佩克说我们增产,不增产价格永远下不来。最近我们出台了两个文件,这个文件大家有很多误解,媒体上吹房价要降低。我没有看到这个字。党中央没有这么说,国务院也没有这么说,不要让老百姓持币待购,房价没有像老百姓想像的那样降下去。如果能够降下去中央就不会用大起大落这个字眼了。微观措施典型是违法的,第一是地方一些设了税,我们税法规定只有国家税务总局才能定税,地方无权定税,这是违反宪法的。现在已经出台了转按揭一年不准动,市场经济一个基本条件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的复杂性,简化交易。我们在座的有网民天天在网上交易就是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们天天让交易越来越麻烦,这就是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如果我们一方面想发展市场经济,另一方面用的与市场经济原则最相悖的做法,那做不成。我们有一个原则,人富了以后一定要买房子,一旦富了以后一定从农村搬到城市,这种浪潮之下一定会出现供应。现在的房地产需求往往是房地产供应造成的矛盾。

  潘石屹:任志强什么都不怕,但是就怕刘晓光,因为刘总原先是北京计委的,任总申请项目总得找刘总批。

  刘晓光:我想发表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住房的消费需求是最实实在在的需求,如果破坏这个需求拉动内需,将来问题非常大。欧洲人几百年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想用几十年解决掉,这个需求是最真实的。

  第二个观点金融政策的一面性,现在的按揭控制、贷款征税等等,都是想让房地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理念也应该出现,比如多元化的金融管房,我们做资金做不了,做资产信息化也做不了,做信托也很难做,我们这个政策是一面压下去还是让它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个观点,有一段争论任志强的问题“房子是给富人盖的”,其实任志强不是这个观点。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中国不论有七个阶层还是九个阶层,我们要满足多阶层的需要,多层次的供给要满足,大家现在应该理解地产商的难处,变化非常大,资金政策变了,土地政策变了,舆论导向变了,在这种变化当中地产商怎么适应非常难。

  我觉得两个标志,一个是空置房占存量房的比例,现在北京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俩敢说我不敢说,我只说自己的几个观点。

  冯仑:这都是像愤青一样说了很多真实的话,实际还是要学会把丧事当喜事办,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我觉得房地产进入到理性、健康、持续增长的阶段。第一从政策面,98年到2002年所有房地产政策都是刺激增长的政策,包括房改、按揭、银行都是刺激增长的政策。2002年以后进入了调整,2002年到现在阶段从供给方面、需求方面都进入调整,是政策微调和细分的时期。2002年的政策比较粗糙,2002年以后政策细分,针对不同的人群、投资的、自住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这是市场成熟的标准。

  第二,从目前舆论来看,现在所有对于地产的观点可以分成四段,最左边就是学者、舆论、民众,这个观点基本上是从社会公平角度,舆论角度,怎么样解决住房问题,泡沫问题,这里面经济学家扮演的角色是最滑稽的,经济学家往往是越远的未来说的越对,越近的未来说的越错。如果按照他们说我们今天不存在了,早已经灭亡了,所以按照经济学家的判断没有对的。再往一边就是央行的政策,着眼于货币供应量的技术上的调控,它只说货币供应量、金融风险。再右边是国务院的政策基本上根据各种各样的意见的选择。再右边的意见就是商业、行业机构、房地产、大公司的意见,这些意见一直是高度冷静的,而且是非常乐观的,另外对于泡沫尤其感觉到不以为然。

  第二个问题国内对于房地产意见的“光谱”。如果一种社会利益集团不停对待一个问题如果都是一个说法,这个社会的意见市场不发育,不同的意见应该有出口,而且长期并存,允许争论。

  第三个是需求,我们做了一个工作报告,这个报告测算了很多需求。

  第四个是大企业的理性、成熟对行业的积极推动,包括万科,在座的有规模的企业,在产业化、资本结构的合理化都发挥了领头的作用。

  第五、房地产行业的进步,现在有房协、商会,大概全国有地方房地产商会,还有全国住宅商会,还有一个中城联盟,这些政策和组织对于行业的介入越来越多。

  总之我现在感觉所有的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理性健康增长的环境。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扮演的角色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大家回看20年我们的证券市场,我们有两个行业管的很有意思,证券行业被入门资格政府管、交易的游戏规则是政府管、佣金的收取是政府管、管到最后证券都是亏损的。另外一个行业是娱乐行业,有一千万劳动妇女在里面工作,这一千万妇女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了巨大贡献,但是政府唯一的管理就是反黄打非,但是反黄打非十年、二十年后还是没有打灭。因为它遵循了市场经济的最基础的原则,自由选择、自由定价、自负风险。政府过多的介入,最后就变成过多的作为。我们担心政府作为,但是作为不能过大,现在房地产行业有这种变化就快变成证券行业了,所以我唯一的担心就是这个。

  上海电视台记者:今天来参加这个论坛的嘉宾有一半嘉宾是穿着大会发的衣服,可能为了显示一下你们的平民意识,各位将来是不是多为平民百姓特别是穷人多造一些房子?

  任志强:我们从来跟着党走,当说给富人盖房子,我们就给富人盖房子。现在党说经济适用房是低收入家庭。我们给富人盖房子也是给老百姓盖房子,从18号文件、23号文件,两个国务院涉及房产的文件,非常清楚的告诉你低收入者用经济适用房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全世界都把社会保障体系,穷人住房问题和中等富人住房问题分开,我们干的上面一截。你不要让所有的开发商都要盖下面一截。

  80年代盖的房子到现在不过20年,它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如果说老百姓住的80年代的房子都已经不能要了,不管中国的GDP一年增长多少,中国还是穷国。永远是建了一个房子,拆了再建,所以穷人老说解决穷人住房问题,原因就在这儿。我们算算,从200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是8平米以下在低收入家庭的不足9%,到现在为止我们人均已经超过15平米。

  提问: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建筑能耗也是占中国总能耗的很大比重。我请问在座各位老总对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在节能方面你们有什么样的责任?

  冯仑:节约时间就是节约能源。我们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只有一件事儿就是和远大这样的公司合作,然后把远大固执、偏执极端的节约能源的理想在我们的实践中解决。远大一直在做一件事情。

  任志强:前几天我们做一个中城联盟专门和远大签了一个合作合同,就是要利用它的技术,为40个城市发展商进行合作。我们过去税收对节能是免税的,但是取消固定资产税收以后节能不能免税了,但是我们的住宅节能设施比社会上节能高50%、60%。

  刘晓光:一定要现实一点儿,现在北京四环内拆迁、补偿以后的低价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我成本就7000,卖8000是卖给穷人还是富人呢。

  第二还有一系列的政策和体系,如果政府有低价格的土地,保证开发商要地,我相信开发商也愿意把成本降下来。

  提问:请问导演,请你谈谈对温州所谓的炒房团的看法?第二个问题请问龙秘书长,你认为炒房和炒股有什么样的差别。

  潘石屹:我觉得市场经济拿点钱买东西,不用问身份的,丑化温州炒房团是挺不市场化的做法,只要不违法、不偷税漏税都是合法的,如果非要划分是某一个地区的人的我认为是一种歧视。

  龙永图:有钱买东西是天经地义的,只要钱来源是合法的,买了房交了税就无可非议的,所以温州的炒房大家有意见一个是嫉妒,就像困难时期北京人最怕东北人,那时候东北人老工业基地工资比较高,到了北京就到处买肉,把北京的肉买光了,你骂人家东北人,过去东北人当做东北虎下山到北京来买肉,当时对东北人也是不公正的,所以温州发家致富有了钱去买房子也是天经地义的,前提是合法的。

  新浪财经:请问四位开发商,你们之间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今后的房价是涨还是低?房价到底是需求决定的还是成本决定的,是买房的需求抬高了房价吗?

  孙宏斌:市场经济就是情况不一样的时候有钱赚,我希望我的观点和所有人都不一样,我有机会赚钱,不幸的是现在挺一致的。

  至于需求决定还是成本决定,我认为肯定是需求决定。为什么地价贵了,是因为房价贵了地价肯定也贵了。如果北京的房价只有300块,地价肯定卖不到那么高。毫无疑问是需求决定的。

  刘晓光:过去拆一平米的房子最便宜2000多块钱,现在25000了,这是成本问题。第二现在很多是拍卖拿地,我们拿中关村的那块地从2亿打到9.7亿。

  任志强:有一个东西是一致的,就是房子还得往上涨。成本决定的不是房价而是决定你这个房子的购买对象。比如这块地价格高了,我要建一个适合高价位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到北京的国贸转一圈,国贸一层都是名牌店,LV的包可能1万8,换一个牌子可能1万6或者几千。我们的房子如果没有人卖怎么能标那么高卖那么高价呢?这个问题是问你,是你掏钱买我的东西,我们认为我这个东西卖一万能卖出去肯定是有需求,卖三万没有人买的话肯定会降的。

  成本上升是现实条件,成本上升的时候我们决定造一个更适合于高价位的房子还是造一个低价位的房子,这是很简单的问题。

  孙宏斌:我觉得现在对党中央政策有误解,中央从来没有让房价降下来,降的是涨幅,中央是说涨幅不要太高了,我们承诺我们涨幅每年在2以内。

  提问:第一个问题请在座的五位房地产商分析一下目前的房地产,特别是北京房地产是否虚高?第二请各位老总用一句话点评自己所开发房产的价值。第三个问题请各位预测一下2008年北京的房地产是否会下降。

  任志强:北京的房地产什么叫虚高?我一直搞不清楚什么叫虚高,股价涨了是不是虚高,油价涨了是不是虚高。我觉得这个讨论是虚讨论。北京这几年的平均房价涨幅很稳定,北京原来是第一的房价,现在一直在跌,北京的涨幅一季度是9,现在是6。不要说2008年是一个坎儿,2008年以后还得继续涨,土地的供应基本上没有了,现在一季度提供的80万平米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丰台、六环,北京总说有一万公顷,确实郊区县有的是。北京有的是地,你去住吗?什么叫虚高,我们从来不用虚高。你拿什么说它是实高,你把实字摆出来,没有实高,你不能说虚高。

  提问:安慧北里已经开发了近十年,还有30%是囤积的。

  任志强:我们承认全国现在有9000万的空置房,其中有5000万应该炸掉,这些房子太破了,就像现在认为80年代盖的房子已经不能住了。不要认为这种房子空置该代表市场,它的行情已经落后了,就像买时装一样。

  提问:我总的感觉在座都说房价要涨,好象是让在座所有人赶紧买房。我和冯仑说几句,我觉得你说的那个例子不太恰当。第二我们做IT行业有点心理不太平衡,我们电信行业我们运营商的价格一直往下降,但是照你们几位说这很难下去,应该只会往上涨,你们在座各位的楼市总那么火,我提一个问题上海模式和北京模式,上海和去年相比翻了一倍,北京近几年是7%、8%的涨,你们认为哪一种是更健康的成长。

  冯仑:两个问题,一个是因为房地产行业价格为什么一直这样乐观,但是在其他方面好象价格竞争以后是在降。这里面是行业的不同,电子行业,IT行业,特别是消费电子行业,大部分都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就和可口可乐一样的东西,这种行业本身靠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降低,靠单次消费价格降低推动它的成长。房地产这个行业非常唯一性,每个项目都不一样,另外现在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万科去年做了一万八千套房,只占全国的1%。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这个行业根据国际上的比较经验来看,基本上是和宏观经济面成正相关,只要宏观经济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城市化、土地规划的成本在增长、移 动人口这些不断进步,整个房价肯定是缓慢的上升。我们统计美国100年房价的大跌像股票一样可能性比较少。但是像哪一类,日本最多的是商用不动产这部分,房地产当中价格波动风险最大的是商用不动产,而不是普通住宅,我们今天讨论的普通住宅,从全世界规律来看普通住宅缓慢增长是一个趋势。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所谓的不平衡,很多行业都有。过去十年、二十年房地产特别是普通住宅的技术含量,以及性能价格比改善余地非常大。92年、93年在北京买房,给一个花园1.2万,那个1.2万和今天1.2万的房子附加价值不一样,技术也肯定不一样,这个价格包括技术进步、服务改进,对消费者来说更大的恩惠,这方面和其他方面是没有什么区别。

  任志强:我们是从没利润开始有利润,你是开始有一千的利润,变成了六百不平衡,降到四百更不平衡。  

  龙永图:我们刚才都听到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些意见,我注意到胡祖六先生,就是香港高盛的董事总经理,他是从投资银行和经济全区的角度看一下中国的房地产,因为局内人越讨论发现形势很难改,希望胡先生从局外专家的角度看看中国的房地产,对刚才几位的高论能不能做一个评论。

  胡祖六:我是经济学家对房地产一窃不通。就像亚当斯密一样,很多人以为他很聪明很会赚钱,结果他说他有一个礼拜就被卖马车的人欺骗。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我想请教晓光,北京什么样的地产值得推荐。我觉得从中长期来说,我是分享你们乐观的预测,确实工业化、城市化,中产阶级的兴起肯定会使物业、土地、不动产尤其是地产升值,这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很多已经走过的工业化,走过城市化的国家里面,房地产价格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美国29年到二战之前这30年地产都是下降,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房地产也是下降。日本从93年以后也是下降,最近才止跌。香港在91年到97年之间,任何时候问他们香港的房产绝对不会掉,但是97年之后还是掉了,我请问各位精英,我们在抱着乐观态度的同时,有没有风险,如果有风险在哪里?

  刘晓光:我们是一个12亿人口的国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比。城市的市场容量不一样,我们的市场容量非常大,而且刚刚开始。

  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就是12年前北京的“西柳园”卖房是1000人民币,现在到了5000人民币。

  任志强:日本在金融危机泡沫最厉害的时候住宅对GDP的贡献率仍然在12%以上,我们现在离那个水平差的很远。我们后续的需求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替代,尤其是香港替代不了。

  香港在房价高增长的过程是土地加以限制之后,这是爆涨的原因。如果中国高速供应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高速控制肯定就要崩溃了。现在是时代的需求,中国人的需求最多,香港当时是非香港人的需求最多。外来移民的速度的快慢有很关键的影响,美国最近两年的高速增长很重要是外来移民的加快,移民量使它的房价上涨很快,这几个差别因素和中国相比有巨大差别。现在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和美国、英国、香港当时下跌的过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均能否达到1:1,我们现在是1:0.7,达不到1:1肯定还是要需求。现在80年代以前建的破房子大概要占五成。

  孙宏斌:其实这个行业风险还是挺大,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特别小心的判断供求关系,每个城市或者每个城市的每块地,如果说在往下看风险在哪儿,两个风险,一个是政府想开了,大量的土地,土地供应便宜的时候风险就大了。最大的风险就是还是这个价格,土地供应量还是很少,但是所有人都认为是泡沫了,所有人都认为有风险了,中国房地产在高位运行的时候是高风险的时候,索性专家一直说泡沫泡沫,那些大资金都不敢投,如果说大资金认为有风险的时候是没有风险的。如果几十亿资金在中国买地的时候,那就有风险了,所以我感谢所有的新闻都是我们的托儿。中国政府不可能强拆,现在拆迁有问题,你拆迁的价格比你卖旧房的价格要贵。所以这个政策不改变,这个风险没有。

  冯仑:大家谈到一个大周期的时候认为都是乐观的,但是实际上讲到风险的时候,房地产周期研究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是大周期和小周期有时候重叠,我们今天在海南,海南是第二个泡沫结束后第二次繁荣了。北京、上海是在说第一个泡沫的时候,全国的小周期非常不同,就在于这些商品的不流动性,不是全国统一需求的市场,而是局部需求主导的市场,我们做房地产就要在大周期比较乐观的慎重的看待小周期,小周期风险无时无刻都存在。

  去年我们去了一趟北朝鲜,大概三周,我看到北朝鲜晚上的电视比北京还要猛,但是白天的电视看着就像朝鲜,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简单说这个事儿,房价变成政治问题这在西方是不可能的事情。谁要说房价涨就是坏事,最后道德化、意识形态化。第三个风险可能是我们自身的风险,我们必须在高速成长的时候保持自己健康、安全、稳定、持续的增长。健康是前提,一个企业的增长不以健康为条件的话,这个增长就会暴病而亡。

  提问:龙秘书长你是这台戏的总导演,你对副导演以及这四位演员如何评价。

  龙永图:我那么多年来参加很多国际会议,一直到博鳌亚洲论坛,现在变成搞会议的专业会,我参加那么多会从来没有觉得会议的气氛和互动那么好,我觉得这个会议开的很活跃。我一直想博鳌亚洲论坛怎么开的活跃一点儿。他们讲的意见我不一定都赞成,但是这种交流,这种互动,对于讨论的激情是非常重要的,讨论一个问题没有自己的激情,像任总带着内心的激情来讲,他讲的都是真话,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情。论坛就要讲真话,讲假话讲套话就干脆不要听。我觉得今天讨论气氛很好,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可能比刚才的舞会都要多,关于房地产的问题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下去,确实老百姓很关心,我是赞成胡祖六先生的意见,中国面临两个大转移,一个是全球产业向中国的转移,这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最好机遇。第二个大转移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转移,现在说是要帮助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就农村问题解决农村问题,就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西方发达国家搞了几十年,手上有点钱,所以他们搞农业补贴,是越补越出轨,核心是转移农民,转移出来就富一个,所以中国今后面临的大趋势就是农村转向城市的大转移,而且大转移过程当中首先就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创造就业机会放在一切政府政策目标的首位。不转移出来他出不来,转移他就要住房子,我们每年转移500万的农民出来,就可以看出房地产的潜力有大,房地产绝对是一个朝阳产业,所以对房地产确实要极大的关注,过去很多年我们哪一个产业政府关注越多好象就最落后。汽车产业,我们谈判的时候多少人给我施加压力汽车行业绝对不能开,汽车行业保护这么年越保护越出轨,最后一开放百花齐放,当然也有它的问题,但是至少整个市场启动了,老百姓开始买汽车。所以我觉得解决房地产行业的问题还是要用市场的方式。不管它做起来有多么难,还是要用市场的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任总讲的几个事情我还是很同意的,大家认为有一些空置房有50%的房子都是破烂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就要炸掉,当然这个决心很不容易下,所以房地产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实很多。当然建房子的时候要考虑大多数人能住得起,买得起,并不是给穷人或者给老百姓盖的房子就是低质量的房子,盖低质量的房子等于是自杀,过去西方国家一些大城市也盖了一些给平民老百姓盖的房子,最后都变成贫民窟,最后成了犯罪活动最多的地方。我们对这些问题要很好的研究,我对这些问题不是很来宾,我觉得今天学习了很多东西。

  总之博鳌亚洲论坛是比较严肃的,今天反正是没有老外,又安排在晚上,就准备大家瞎侃,侃出什么就算什么。所以我代表潘先生对几位演讲嘉宾表示感谢,也欢迎大家的积极参与,希望明天你们参加其他会的时候把今天会议的气氛带过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