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 日前,尽管我市家装业逐渐规范,家装品牌比比皆是,但是市场上仍有大约六七成的业务被遍布市区的“家装游击队”吃去。按照一般市场规律,“吃香”的应该是那些重信誉、有实力的家装公司,可在港城为何是另一番情景呢?
企业自身“理亏”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百姓之所以不给“品牌家装”甜头,这与家装公司自身的服务质量关系密切。许多市民表示,家装公司的服务并不符合他们的消费期待。而市消协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有关房屋及装修建材的投诉16件,呈明显上升态势,而这些纠纷中,大部分都是消费者对家装公司的服务不满引起的。
去年9月份,东郊某花园小区住户张先生与市区一家装公司签订了家装合同,该房屋建筑面积为98平方米,工程造价41000元。工程完工后,业主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很多不满意之处,像卫生间与客厅、餐厅的地面是平的,地砖踩上去很多是空的,双方闹得很不愉快,最后诉诸法律。受理此案的陈律师说:“按照国家建筑施工有关规定,卫生间与餐厅、客厅应有不低于3厘米的高差。另据我市建筑司法鉴定,发现这套房屋有42%以上的瓷砖空鼓率,按规定,一般允许4%左右的空鼓率。”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装潢验收,我市很多家装公司的家装工程都很难一次顺利通过。
施工良莠不齐
家装品牌,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密不可分。一些家装业经营者也坦言,许多家装纠纷都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酿成的,同样好的设计、好的材料,交给不同的施工队伍,往往可能是结果迥异。
据了解,我市许多家装公司、包括一些所谓的品牌公司,明里有一支固定的家装施工队伍,其实也是松散型的。有的施工队成了固定的“后备军”。从济宁来烟打工的油漆工小杨就“挂靠”市区某家装公司施工队,今天干这个公司的活,明天接其他公司的活,有时候还加入“家装游击队”,一年到头忙个不停。
这种粗放型管理的直接后果是,施工队伍缺乏有效的培训和约束,从而影响到装修工程的质量,便会出现“品牌公司”不能“品牌施工”的现象。对此,建设路一家装公司负责人坦言,家装业务本来就少,与施工队伍签订全年合同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再说我市现在也没有专门的施工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机构,要想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并不容易。
市民喜欢实惠
实际上,除了家装公司自身的原因外,许多市民也倾向于家装“游击队”,一是价格便宜,二是觉得自己找人更放心。刚刚装修完新房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当时买房时已经借了不少钱,总希望装修的时候能省则省。找到一家家装公司算了一下,90平方米的房子要42000元,硬是把他吓回去了。后来他找熟人介绍了一个施工队,自己买材料,自己请人监理,一下子省了12000元。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说,此举并不值得提倡,因为有些家装问题短时间不会暴露出来,以后一旦发生质量纠纷,消费者向“游击队”索赔可谓难上加难;但如果是正规公司,就可以按照合同依法处理。而且,由于家装行业专业性强,“门道”深,用高价低质的工程欺骗消费者易如反掌。拿材料来说,就有几十种之多,每种材料的质量等次、规格品牌不一,价格差别大。不讲诚信的装修公司时常“偷梁换柱”,材料以次充好,才造成近年来家装业投诉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市民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应该选择那些专业化、讲诚信的家装公司,以避免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 张景亮邱昭香责任编辑:王夫成来源:烟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