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长期负利率将影响经济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03:12 第一财经日报

  新华社记者 于力

  当消费物价指数(CPI)从去年8月的5.3%降至今年1月的1.9%时,许多人为之振奋:正利率时代即将回归。此时,我国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25%,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1.8%。然而,随之而来的2月份,CPI增幅又一跃至3.9%。它提醒人们,正利率不过是春节因素编织的昙花一现。

  那么,新的统计数据会怎么样?尽管3月的CPI还没公布,但专家们预言,可能今年都等不到正利率了。即使加息,实际利率也难由负变正。负利率或许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常态。从目前情况看,将CPI控制在4%左右已成多数专家的预期。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加息?有专家指出,为促使储蓄从银行体系分流,维持适度的低利率或负利率是必要的。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并不一定要保证任何时候存款利率都是正的实际利率。据此,有观察家分析,即使年内再次加息,也将是小幅的。

  在目前我国储蓄率过高的情况下,如果能通过较低的利率水平促使部分资金从银行分流出来,转变成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那么,对于改善直接融资比率过低、企业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的格局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这或许是我国维持适度低利率的一个现实逻辑。

  换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如果存款利率水平很有吸引力,将与通过消费拉动内需促经济增长的大政方针也有一定矛盾。

  从金融市场发展历史看,一些发达国家在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育的特定时期,其银行利率往往低于货币市场利率,以使银行资金能够在成本收益的推动下,分流到直接融资市场——不仅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还包括私募的股权和债务市场。

  当然,较低的利率水平仅仅是促使储蓄分流的一个条件。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居民储蓄中70%左右是被用做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的,因而这些钱是不可能被用于高风险投资的。要想有效分流储蓄资金,还需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公众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偏好,设计出多种公募型创新产品,特别是储蓄替代型低风险金融产品。

  然而,也有专家并不认同上述逻辑。

  在他们看来,且不论负利率政策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当前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一些过热行业的调控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负利率惹的祸。负利率扭曲了资产价格,向市场参与者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进而导致投资的不合理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负利率可以维持一时,但切不可维持长久。否则,我们的经济将为此付出很高代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负利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