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金融体制改革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02:12 第一财经日报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今年十大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再次凸显了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在宏观经济中,金融隐患比其他矛盾更重要,原因就在于:在现代信用经济中,金融活动的影响力最大,如果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就会立即引发全社会性的经济震动,甚至会危及政治安定。这一点从世界近20年来所
出现的历次金融危机中已经看得很清楚。所以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认定中国最大的金融风险是银行风险,中国最大的金融改革难题是体制突破。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中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堡垒”。当前的金融体制已经成为阻碍其他领域改革进程的瓶颈,过多依赖银行系统的间接金融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现有体制则阻碍了市场发挥配置资源优胜劣汰的作用,国有股70%的法人股不能流通交易,从而使资本市场促进企业效益改进的职能无法实现。现行的金融体制既是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肠梗阻”,也是国内居民大量银行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的最大原因,金融体制的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重要和急迫的任务。

  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速度和效率。它的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受关注。尽管金融体制改革早已经形成了全面规划,但付诸实施不是很容易。学术界和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研究、论证和争议。这次“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使多年来行动迟缓的金融体制改革被瞬时推到前台,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对于全面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意义深远。

  首先,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阐述中,整个部分可谓言简意赅,非常精辟,几乎每一句都代表着国务院的观点和要求的做法,没有背景和前因后果等的描述。看起来是国务院对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实际上相当于国务院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

  其次,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阐述中,做到了“牵牛要牵牛鼻子”,首当其冲地紧紧抓住“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明确指出要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并建立相关监测与考评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要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的信念和决心。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政策性银行、保险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等都作了原则性规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提出的:“整合并规范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这将意味着我国金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打破金融垄断和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的开始。在进行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和上市的同时,更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银行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是金融企业微观机制再造的过程,它对中国金融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更为重要。

  第三,在健全金融调控体系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引导和管理、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新提出了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的机制,防范跨市场、跨系统风险;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快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等。

  第四,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除了强调改善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业务环节监管和监管信息透明外,新突出了对监管者的监管,要求形成对监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制约和问责机制,同时还抓住了提高监管水平的“命门”——分散的监管组织。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逐步形成专业金融监管机构和宏观调控部门共同组成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金融体制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