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2:09 第一财经日报 | |||||||||
浦东第一轮总体规划负责人赵万良: 浦东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地” 对于浦东未来的发展规划,赵万良建议,浦东目前不少工业用地置换改造的时机已经成熟,浦东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缩短战线,扩大战果,把人力、物力、财力都集 本报记者 田享华 发自上海 “浦东最大的成就其实不在经济本身,而是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高地’。”浦东第一轮总体规划的负责人、上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万良说。 这个“高地”的建成,在第一轮规划时就已打下基础。浦东开发首先要规划的是越江工程。当时从浦西到浦东只有延安路隧道,流量有限,而建桥被认为是最佳选择,于是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成了首要规划。“当时仅2条车道连接浦东和铺西,现已有50条车道,按规划,到2020年会建成98条车道,但这个规划可能在2010年之前就能完成。”赵万良说。 越江工程规划之后,是对浦东现有城区的重新开发规划。当时浦东从部属企业到乡镇企业总共近两万家,按照每一乡镇设立一个工业区的要求,企业要扩建或新建,就必须到20公顷的工业园区里。 除了改造城区,黄浦江的疏浚和功能调整也被放到了规划者的面前。原先黄浦江两岸都是码头和港口,改造就意味着要转移一个大型产业带。外高桥一带最终被选作上海的航运基地。赵万良说,这个转移成本很高,但效果也最好。 在第一轮规划中,赵万良最满意的是道路规划,陆家嘴一带的道路是按黄浦江的走向来设计的,后来建设世纪大道贯穿其中,它带动了小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竹园商贸区和花木生态文化区的加速发展,“一道三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黄雨龙是浦东市政规划项目的负责人,1990年7月受命编制浦东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包括水、电、气和通讯等。他说,当初的市政规划预留的空间可以满足2020年浦东的发展需要。 赵万良认为,浦东和浦西的发展路径不一样,后者是“先污染、后治理”,浦东从一开始就是规划先行,从环境、资源、区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根据世界各国开发新城区的经验,先是通过旧城区支持新城区的建设,待新城区发展成熟后,再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和提升。 对于浦东未来的发展规划,赵万良建议,浦东目前不少工业用地置换改造的时机已经成熟,浦东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缩短战线,扩大战果,把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起来,聚集到对经济具有拉动力的重大项目。尤其应该大力提升依靠创意和技术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