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 日前,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向社会公开今年要完成的5件实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散装食品合格率、食品流动检测点总量等“敏感”指标,俱列其中。
食品安全百姓忧
4月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发起“我为食品安全献一计”金点子活动,引
起强烈反响。截至目前,共收到来电、来函等反馈信息数万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点:80%的消费者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蔬菜、水果、鲜肉、蛋奶米面等食品,最不安全;包装标识、企业知名度、媒体报道、食品质量公告、色泽气味,是公众判断食品质量的主要标准;农药、激素、食品添加剂、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是造成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农贸市场、超市、个体摊点、餐馆等,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场所。
“在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过程中,消费者指出问题,提出了不少‘金点子’。这充分表明,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一点,从数字中可以得到证实。去年至今,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开展了无证生产经营等20多个专项整治,检查生产经营业户3万多个,查处违法案件1400多起。
监管工作有难度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的食品安全工作,存在一些“掣肘”之处。具体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不配套。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性文件838篇。数量虽多,却没形成完整体系,存在监管空白。如种、养殖方面的法律、法规就很少。此外,有的法律、法规之间相互矛盾,有的受立法时客观条件限制,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对违法者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检测资源分散在多个部门,存在重复建设问题。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不少食品没有能力检测。
检测标准不健全。食品标准存在交叉、矛盾、重复,重要标准缺失,标准实施状况较差等问题。如海参是烟台特产,但因缺乏质量标准,不法分子大量掺盐增重。另外,由于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或方法不同,含量限度要求不同,造成一个系统一套检测标准,一个部门一个检验结果,使消费者和食品生产者无所适从。
打造立体监督网
显而易见,要切实保证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落后的检测设备、标准、技术等,要“与时俱进”,更新换代。此外,把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抓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环节,构建立体监督网,是当务之急。
记者走访得知,为构建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监督网,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的政府牵头设立了食品安全办公室,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有的县市区,依托计划生育服务站,聘村计划生育干部为食品安全信息员,聘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养殖大户、农业技术人员80多人,为食品安全协管员,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每村每户。
与此同时,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与14个食品行业协会建立了协作关系,互通食品安全信息,邀请食品工业、烹饪、苹果等协会的专家,为食品安全顾问,并向全市征集50多名食品安全志愿者,拓宽监督渠道,把食品安全责任转化为自觉意识。(记者丛晓波本报通讯员任震军)责任编辑:王夫成来源:烟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