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临港新城:给上海一个支点 从这里再腾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 14:4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峰 上海报道

  4月9日是个星期六,从南汇通往芦潮港的南芦公路上,一辆辆工程车奔驰而过。尽管开过的车辆难免扬起灰尘,陈晖还是喜在眉梢。

  陈晖是土生土长的南汇人,父母住在南汇区的泥城镇,自己在浦东一家企业做品管工
程师,自己每个周末都要坐上近两个小时回到南汇的家。陈晖很想就在南汇上班,但“南汇没有什么好企业,所以像我这样在外面上班的人很多”。

  不过,陈晖说,“我每周回家,感觉临港新城的建设速度非常快,今后进来的好企业肯定会越来越多。”他觉得,不久之后就可以实现在南汇上班,而有着和浦东工作一样待遇的愿望了。

  陈晖所说的临港新城就位于他的家乡南汇区,包括海港新城和临港新城产业区两个部分,总面积为293平方公里,紧靠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临港新城将成为上海中心城的辅城。

  临港新城城将以打造国际一流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目标、综合发展先进制造、现代物流、教育培训、出口加工、内外贸易等产业,形成港、区、城一体的综合型滨海城市,成为上海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理想的新空间。

  对于临港新城的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临港新城是中国自深圳新城建设以来最重要的步骤,它将同浦东开发开放、世博会一起,影响上海未来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城市进程。”

  一种说法正在上海流行:“上世纪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临港新城。”

  大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末,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以其强大的经济动力有力地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道,成为中国经济互相辉映的两大热点。

  但是,如果在今后没有新的亮点、新的增长点来支撑,恐怕会出现徘徊。

  前《上海综合经济》主编沈建新预见,上海的第二产业将在未来10年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上海发展真正的全局性战略转变将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2010年)中才会开始,即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变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轨道,“过早地实施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战略,如同早产的婴儿,将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但发展第二产业同样不是一件易事。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各个地区在资源、市场、人才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都存在着竞争,而且这种竞争今后将越来越激烈。

  根据有关数据,目前上海二产的比重为49%,苏州二产的比重却占到58%,杭州二产的比重约为51%。企业的获利能力,杭州为13%,南京为11%,上海为10%。因此,上海不仅在产业结构、比重上不占优势,在企业获利能力方面也落后于周边地区。同时,上海中心城商务成本急剧上升,发展密度过大,空间有限,城市拥挤不堪,交通矛盾日益加剧。

  如何走出自己的路,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上海面临的新的挑战。

  而且,从未来上海20年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上海的中心城市现在人口规模91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了3.7万人,远远超过了巴黎、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每平方公里约1万人的人口密度。上海必须要探索中心城市人口分流的有效途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港新城的规划开始酝酿。

  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临港新城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临港新城的位置就在东海大桥的出海口,一边是A30高速公路,一边是奉贤和南汇的交界。现代国际物流区同东海大桥、洋山港就像“一根扁担两个筐”,形成上海的洋山保税港。

  临港新城距离浦东国际机场约15公里,内河有大芦线承担水运,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里面有临港产业区、物流区、辅助区。有洋山港、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浦东铁路、三角洲的内河航运水道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枢纽。这样的城市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形态不仅在中国的城市中是少有的,在世界也少见。

  如此好的舞台,怎样唱好一出大戏却不是一件易事。

  发展临港新城的直接动因和优势在于:依托浦东航空枢纽港和洋山深水港的优越及独特的基础条件,在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接受国际装备产业、物流产业的转移。

  但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曦轲告诫,虽然发达国家第五次全球制造业基地转移正在进行之中,“但必须看到,跨国公司转移的目的不是支持某个国家发展,而是考虑其自身能否形成优势、缓解压力、创造利润和寻求市场。”

  从目前来看,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同一个结构上的。苏州、台州在引进外资、人才资源、产业政策方面几乎同上海一样,甚至有的已经走在了上海的前面。宁波、南通、南京等城市都在向上海看齐。 这是切实的威胁。决策层同样了然于胸。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惠民此前撰文指出:上海应当在更高层次上与周边地区竞争,加快城市增长方式从增量向效益的转变。同时在郊区形成若干个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与长三角一起共同构筑现代工业的走廊。

  就上海而言,就是要实现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合作与互补,形成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整体优势。

  2003年11月30日,经过大量的前期论证与调研之后,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南汇举行。该园区的主要目标,就是打造国际一流现代装备制造业、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综合发展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等产业。

  在开工仪式上,上海汽车集团与新城建设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上汽集团将在这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现代制造业,最终将形成产值6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产业群落。

  由此,临港新城的产业定位一目了然:依托两港发展重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链。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大项目。同时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国际国内物流采购的集中和分流。

  “80万人口”的上海辅城

  除了上海大众的制造基地,临港新城管委会表示,今年还将重点推进沪东重机、中集装备、上海电气、卡尔玛港口机械的开工,抓紧保税区和港口辅助作业区卡特比勒北亚汽车配件中心、普洛斯和克虏伯物流相关配套建设。

  临港新城的意义绝非仅仅一个先进制造业的基地。

  一位参与规划的专家透露,(临港新城)原来叫海港新城,是与洋山集装箱码头配套,在芦潮港做一个配套的物流园区,规划是建一个15万人口的城镇。而现在“准备发展一个制造业装配基地,相对规模增加很多,很可能发展到80万人左右”。

  “现在的‘临港’不仅要临深水港,还要与浦东机场这个航空港相接。最终建成的临港新城,将由海港新城、现代工业制造园区和洋山深水港后方配套区组成,建成后面积将达到293平方公里。”这位专家说。

  站在滴水湖前远眺,天阴时看不到对岸。这是一个面积大于杭州西湖的人工湖,是目前国内在尚未成陆的海滩上开挖的最大人工湖。以滴水湖为核心的中心区共计74.1平方公里,集中新城主要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居住区。

  临港新城的建设目标是要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变成现实,建成碧水蓝天、绿树环抱、提供24小时活动的、独具魅力的滨海城市。

  而到那时,陈晖们的梦想也许已经成为现实。

  陈晖兴奋地说:“这将是一个新的上海。”

  ·链接·

  上海市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布局导向》中写道: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区要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临港新城一共由4大块城市片区组成:中心区、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

  其中,主产业区101.6平方公里,将主要发展现代装备产业、出口加工区和高科技产业。区内还包括书院和万祥两个城镇生活区。

  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78.7平方公里,规划包括重装备产业、仓储、港口、码头、海关等用地。区内还包括泥城和芦潮港两个城镇生活区。

  综合区42.1平方公里,是以城市生态建设为主的综合功能区,是四大城市片区中开发强度最低、环保要求最高、生态环境最优的地区。规划以高科技都市产业、教育研发、旅游度假、休闲居住和商业服务为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