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 20:4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多年来,上海外向型经济所指,就聚焦在上海之所向——浩瀚的太平洋。 现在,上海的注意力正在发生调整。振翅不可无羽,冲向不可无势。上海的后方,是长三角,是大中国,没有这两个强大后方的依托和支持,上海不成其为上海,上海无意远行。就像下围棋,一块棋要活必须得有两个眼,在瞄准世界之“眼”时,上海还要力争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之“眼”。
欲取之,必先予之。现在上海市政府已经越来越习惯于讲“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一系列“服务全国”的目标和思路已经初步形成,一系列兼顾两个“眼”的更加丰满的“引进来”策略也正在筹划落实之中。 在经历了几轮高速的增长之后,上海越来越趋成熟地考虑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前,领风气之先的上海更多的是在世界城市的序列中寻找、定位、塑造自己,其参照系更多落在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大都市身上,因此上海一直在寻找着其与国际级大城市的差距并为之不断努力;现在,这些远大图景并没有改变,调整的是实现这些图景所倚赖的路径,改变的是上海整体的城市功能定位,原本相对单一的坐标序列开始转变为交叉的双向坐标。上海必须纳入“国家序列”,上海经济必须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更领先地融入中国经济。 “上海,在中国城市序列中,是作为一个连接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节点。”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全球化经济研究室主任金芳如此理解上海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上海本土经济必须领先发展,才能更好地与国际连接;反过来,上海充分利用与外部经济的联系,更好地服务国内。” 实际上,上海需要打造的,是一个更加广博的平台。如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际大都市一样,它不仅是众多国际企业争相落地的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实际上前提首先是)国内经济体的聚集地,是国内大型企业或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孵化地,是它们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最佳最快捷的绿色通道。这意味着上海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战略需要进一步充实,原本相对单向的开放体系要转变为“内外均衡的开放体系”。 以如上目标、定位和路径,上海将更趋立体、丰满、有力、稳健。 走出去:打造“上海品牌” 相比而言,上海依然是中国最有潜力、最有实力走向世界的经济大都市,上海未来一个广阔的天空,在于“世界”。“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上海没有理由落后。 3月22日,“上海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座谈会”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和规模召开,上海市市长韩正亲自出席讲话,市府各委办、各区政府、一些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专家等纷纷到场,与企业“走出去”紧密相关的上海外汇管理局也列席会议。会上,20家2004年跨国经营先进企业受到表彰,5家企业做了经验介绍;同时,《上海市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05年~2007年)》(下称“三年行动方案”)也于会上颁布。 从2004年的数据看:全年对外投资91个,总额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90%;海外并购1.5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新建对外工程18.4美元,同比上升22.7%,上海在推进“走出去”战略方面发展很快,但总量依然有限,这样规模的对外投资,不及一家大型外企在中国一个项目的投资额。差距就是动力,上海必须迎头赶上。 三年行动方案体现了一些变化:一是建议内企进入国外能源、资源相结合的领域;二是建议进入欧美、东亚、东南亚等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三是国企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海外经营。市长韩正在讲话中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着眼于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通过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合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着眼于加强经济安全,不断探索境外战略资源开发新模式;三是着眼于壮大实力,做大对外投资项目规模,鼓励大型国企和有实力的民企走出去;四是打造品牌,加快培养若干个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上海品牌。 上海社科院跨国经营研究中心主任谢康分析,这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个,一是给予了国企“走出去”的更大自主权,以前国企走出去即使有机遇也因为受制于各种条件而不一定成功,因而国企也没有多大的积极性,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另一个就是培育“上海品牌”,不管这个品牌来自何处。典型的例子是起家于温州的民营企业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府表现出对安信公司以超前眼光到巴西买下原始森林这一对外投资模式的推崇。安信从温州起家,却在上海实现了走出去,并有望在上海的平台上继续壮大,这是上海市政府想要传达的信息之一。 引进来:两个方向性调整 上海政府在反思的一个事情,是金桥的现实:这个昔日辉煌一时的出口加工区,得享多项国家政策的支持,曾累计引进中外项目超过500多个,吸引外资超过100亿美元,但是现在却面临外资大量流走的窘境,江浙昆山等地正日趋成为外资新的去处。 由此,上海必须正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上海应该引进哪些类型的外资,随着上海引进外资的增加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是否应该在“引进来”方面有所取舍?二是上海“引进来”应该遵循怎样的内在逻辑和方向,“聚敛式”的引进来是否还存在结构上的缺失? 对于第一方面,上海政府已经用行动做出回答:今年不再像去年那样设定引资增长率10%的数量限定,这意味着引资数量已经不再作为官员政绩的直接考核指标;与此同时,那些污染大、能耗高、溢出效应低的外资项目也将日渐失去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土壤;接下来需要细致考虑的是,依据上海新的功能定位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升级,上海在“引进来”方面该如何设定空间?哪些外资才是上海真正需要的,有利于上海的国际化之路? 对于第二方面,得益于外向型经济也受累于外向型经济的上海正在觉醒,上海的持久发力需要后劲,需要活水,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上海将自己融入长三角,融入“黄金水道”,融入大中国。既是融入,就要让适合上海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的内地企业流进来,让它们在上海落地、生根、成长,让它们成为烘托上海进入国际的真正基石。 金芳认为,上海以前较少发展与国内经济的联系,这有别于国际经验。在国际上,“公司总部的选址呈现较明显的大城市倾向和聚群状入住的特征,并且国内公司总部集聚的城市通常会成为新进跨国公司总部选址的热点。但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以及国内企业的规模有限,目前跨国公司反而走在国内企业之前”。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经成功吸引到8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但是如宝钢、上汽集团那样进入世界500强的国内企业却屈指可数。因此,金芳建议,上海要瞄准国内各行业领先的企业、长三角100强企业、国内的民营100强企业等,让这些企业一半以上能到上海来设立功能性总部,从而使上海形成内资企业总部、外资企业总部、国有企业总部和民营企业总部共生竞争的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