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东北 > 正文
 

内引外联 放眼国际振兴之年感受东北气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 15:1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储叶来、孙英威、任鹏飞

  在通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高速路边,“大连,中国IT外包中心” 这块巨大的广告牌格外引人注目,让人在瞬间感受到了一股特有的东北豪情。

  阳春三月,记者踏访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处处都能感受到这里四处喷薄的“东
北气概”:勇为东北经济振兴的奋起精神,加强协作、挖掘自身潜力的磅礴气势,以及内引外联、走向世界的豪迈胸怀。

  中国精神:东西互动,担当重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中央领导一再强调,东北的振兴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振兴东北是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东北人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将使东北有可能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东北人深知自己的战略地位,这里要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点建设,东北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在东北振兴计划中,东北三省都将发挥老工业基地在人才储备、技术积累、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建设机床、航空、汽车、造船、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及零部件工业的制造业基地,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国民经济具有装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体系。

  东北人深知自身区域特色,除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外,还努力共同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产业基地。正在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军工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加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医药工业基地等,都将促进东北地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东北人不敢懈怠。在东北振兴开局里,三省经济发展、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各方面工作已经取得良好开端。尽管海风还带着阵阵寒气,但在国家特大型企业--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作业现场,记者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公司党委书记战斌声告诉记者:“我们的国际订单不断,生产任务已安排到2008年。我们将始终站在中国造船工业的最前列,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而进入世界最大最强的造船企业行列。”

  东北气势:区域协作,自身挖潜

  记者在东北三省采访发现,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即使不同省份之间也都互称老乡,他们乐呵呵地使用着一个共同的称呼--东北人。一声“我们是东北人”,喊出了他们在经济领域加强区域合作的愿望与真诚。

  东北人认识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十分必要。这是全球大势所趋,也是东北亚经济发展、东北振兴的必然要求。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为东北地区合作提供了共同享受国家政策和发展的空间。此外,东北具有合作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条件,拥有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具备合作的资源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这都为东北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足够的可行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以后,市场将东北三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三省之间“你来我往”,在工业、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更加广泛地开展合作。为了共同开发北药资源,壮大北药产业,黑吉辽三省结成了北药开发战略联盟,三省科技部门与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签署了《东北三省实施北药开发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现代中药品牌。

  北满特钢与辽宁特钢的联合重组令人称道。2004年9月23日,两家特钢企业重组改制而成的东北特钢集团在大连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东北首家跨省重组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式诞生。如今,这一合作已结出硕果。北满特钢告别了停产时的沉寂,主要装备已全部开动,机器轰鸣,钢花飞溅,一派生机盎然。2003年北满特钢全年只产钢6.6万吨,去年一举实现了集团公司提出的产钢40万吨的目标,是2003年产量的6倍。

  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为东北三省的共识。去年下半年,东北三省协作互动机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在省级决策层和政府部门中建立了磋商机制,就重大发展问题定期沟通,打破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的封闭状况,逐步建立生产要素自如流动的统一市场。去年4月,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4市的市长聚会长春,首次以政府峰会的形式共商大计,签署的《东北四城市协同合作,全面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意见》,涉及建设中国的现代化装备工业走廊、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带等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项重要内容。

  世界胸怀:内引外联,放眼国际

  东北人高大、豪放、勤劳的形象,形成了东北黑土地独具的文化特质。如今,这种文化特质逐渐溶入到振兴东北的事业当中,锻造出东北人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内引外联、走向国际的“世界胸怀”。

  东北首先与国内兄弟省份展开合作。早在2000年8月,黑龙江省政府与浙江省政府就签订了第一个省际粮食购销协议,率先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两省政府分别出台政策,吸引企业在各自省份建立粮食加工销售企业。截止到2004年末,黑龙江省通过这种合作销往浙江及其周边地区的粮食累计超过150亿公斤。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又先后与福建、江苏、北京、上海、天津等多个省份建立了粮食购销合作关系,成为保障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稳压器”。

  今年3月20日,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6省(市)政府人事部门共同签署《“东三省”与“长三角”人才开发合作协议》,计划在畅通人才智力流动的渠道和途径、加强技能人才和农村人才合作开发与交流等领域开展积极合作,逐步建成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专家分析说,“东三省”和“长三角”的人才总量约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二成,双方在人才、智力、信息等方面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实现共赢。

  东北同样乐意与国际合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德国蒂森公司合资建设了热镀锌生产线,目前仍在扩大合作领域;中国一汽在乘用车领域正进一步扩大与丰田、大众和马自达公司在整车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合作;北方车辆集团通过与世界主要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合资合作,引进技术,以实现机车车辆的标准化、系列化等。

  在大连软件园采访时记者被告知,这里已成为中国外资企业比例最高、最具国际化特色的软件园区。自1998年开园以来,依照科学的管理运行模式,大连软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本土化到国际化,完成了令人惊诧的产业积累和飞跃。到2004年底,入园企业总数达到225家,外资企业比例高达35%。

  东北还有国内外同时扩张并举之势。中国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沈阳机床(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公司不满足于“中国第一”,提出要迈进世界先进企业行列。不仅在国内把兼并重组的触角伸向黑龙江、云南、湖北等省份,而且又把兼并目光投向德国、日本等传统机床制造大国。去年,沈阳机床低成本成功收购了德国著名的西斯公司。

  “举全省之力,把大连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辽宁省提出的这一战略将大大增强大连的辐射功能和牵动作用,形成口岸与广阔腹地的经济互动,增强东北地区对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针对大连港实际和国际港口竞争的现实,大连市政府也提出了投资规模达300亿元的一揽子宏大计划。目前,国内外航运企业纷纷抢滩大连,平均每月都有50多家航运企业申请开业。

  黑土地给了东北人永不服输的性格,振兴机遇更激发起了他们的冲天豪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着,拥有敢当大任的精神、区域合作的气势、兼容并蓄胸怀的东北人,注定会使这片黑土地变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块激情热土。(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东北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