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浦东街道财政结构变迁为例
据介绍,浦东新区1998年前后开始提倡“街道经济”,是靠搭违章建筑开商铺以及街道办企业等形式来获得发展。2001年后,浦东新区开始强化城市管理,拆除违章建筑成为各街道首当其冲的任务,街道办企业也在过去的三年里完全转制,形成了现在的“街道经济”——纯粹的“税收经济”
本报记者 翟宇 发自上海
税收经济唱主角
进入2005年,浦东新区梅园街道工作委员会的书记宋占义多了一块“心病”。根据上海市的相关决定,将部分中小企业划归区块管理,浦东新区有3000家,其中2750家划归梅园街道管理。
此前,梅园街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引进了近2000家企业,这些企业的税收都是通过梅园街道,再上交到新区政府和上海市。增加2750家中小企业,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些企业的经营情况令宋占义高兴不起来。
这些企业的税收基数由市政府确定,如果企业效益不好,税收无法完成,那么缺口部分将由街道出资贴补。据宋占义介绍,这些企业的税收增长部分,市与区按4:6分成,街道与区按2:8分成。
不过,宋占义仍心存希望,因为关于这些企业的具体政策还没有最后确定,他希望“最后的政策能达到‘三赢’”。
梅园街道辖内有国家唯一的金融贸易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因此,其税收一直是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各街道的第一位。去年的税收达6.2亿元。其辖区内进驻的企业、机构达6500家。
而在1998年,梅园街道的税收不过2000多万元。据宋占义介绍,1998年前后开始提倡“街道经济”。当时的“街道经济”是靠搭违章建筑开商铺以及街道办企业等形式来获得发展。
2001年之后,情况发生变化。浦东新区开始强化城市管理,拆除违章建筑成为各街道首当其冲的任务。梅园街道在过去的几年内共拆除违章建筑7.8万平方米,街道因此“损失”1000多万元。
街道办企业也在过去的三年里完全转制,形成了现在的“街道经济”——纯粹的“税收经济”。其实,街道办事处(下称“街道”)非一级政府机构,属政府派出机构,理论上应由财政全额拨款。在实际操作中,区政府将“财政拨款”转变为“税收分成”的方式,保证街道的财政收支。
据潍坊街道办公室的副主任陆先生介绍,目前街道的主要财政来源是企业纳税。潍坊街道的税收来源于在街道管辖范围内注册的非市属企业的地方税,这部分税收由街道与新区政府以6.5:3.5的比例分成。
到目前为止,潍坊街道3.8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进驻4000多家企业。据陆先生透露,潍坊街道去年完成的税收为2.18亿元。而在三年前的2001年底,潍坊街道的税收“进账”也不过5000多万元。
复旦大学社区问题研究专家浦兴祖教授,曾于2003年12月底到梅园街道进行调研,“梅园的财力很强”是浦教授的第一个直观感受。他认为,由于街道以当地税收作为主要财政来源,不同的街道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地区,街道就比较穷。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的街道办事处都设立了“招商办”。
但是,宋占义强调,税收最高并不意味着“实得”最多。由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有大量的外贸企业,因此该区的出口退税额一直很高。这个出口退税实际上是由梅园街道承担的。
去年梅园街道承担的出口退税额达5亿元左右,占新区出口退税总额的25%左右。仅这一项,就使梅园街道去年的“实得”减少了7000万元。
财政支出,以民为重
各街道的“富”与“穷”,从其所管辖的传统小区的变化就很容易看得出来。梅园街道去年投入1400多万元建设社区文化中心,3500多万元建设综合事务受理中心,还花费了550万元将原属于黄浦区名下的敬老院买下。
此外,为创建文明小区,从1998年到2000年,梅园街道在30个小区共投入6000多万元。去年又将梅园四街坊整治一新,在新区支持400多万元的基础上,街道又投入200多万元。
潍坊街道所属的竹园新村,小区的大门、小区内各住宅的“门楼”都在去年进行了全新改造,小区内还新增了电子监控设施。投入400多万元的竹园休闲中心也于去年正式建成。据宋占义透露,从1998年至今,仅投入社区建设的实事项目资金,已超过2亿元。
街道支出的另一大块,是街道工作人员的“人头费”。以梅园街道为例,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和社保人员约210名;市政协管员100多名;30个居民区的社工,以平均8人计,共240人;还有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综合事务受理中心等8个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约200人。
除街道干部67人外,梅园街道还要“养活”700多人,仅“人头费”支出,去年就达到3000万元。
据宋占义介绍,以前由于街道不是一级财政,所以政府几乎不对街道的账目进行审计。但是,从2000年开始,新区政府决定对街道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各街道的财务管理也走向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