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原动力:浦东人口迁移路线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 08:04 第一财经日报 | ||||||||
浦东遵循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律:人口的流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 本报实习记者 陈小莹 发自上海 轮渡与钟摆式的人口流动
在黄浦江的摆渡轮上漂了35年的老水手章康年依然喜欢回想当年的辉煌。 “那时候一到上下班高峰,我们就跟打仗一样。” 章师傅的回忆经常定格在1990年到1995年之间。每逢工作日的早上6点到9点和傍晚3点到6点,五艘轮渡船开足马力轮番在最繁忙的客运线——陆家嘴到延安东路之间来回摆渡,一靠岸就马上装满折返,“当年每艘船都挤了近1000个人,在钢丝网护桥后面排队的人不等到第三艘船是乘不上的。” 章师傅眼前这艘仍服役在东昌到东门航线上的沪航客78号,工龄和章师傅一般长,就是当年摆渡的主力之一。 据上海市轮渡公司业务经营部吴部长介绍,1993年轮渡客运量达到顶峰,20条航线的日均摆渡人次达到103万人次,仅陆延线一天就达到23万人次。 1993年,正是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的那年——浦东开发真正开始启动。随着沪东造船厂、上钢三厂等大型制造企业逐渐在浦东形成规模,数万家住浦西的职工每天钟摆式地流动成为了浦东开发的第一波原动力。 在浦东新区政府和复旦大学合作编纂的《浦东发展报告》中显示,浦东开发初期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除了第二产业的职工对经济贡献之外,迁入浦东的居住人口有力地拉动了浦东第三产业的发展。1990年到1995年,浦东共增加户籍人口15.5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2.27%。其中,由上海市内移入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1.93%。 “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浦东新建的住宅都是政府直管房和企业系统公房。浦西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分房有相当一部分都在浦东沿江地段,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职工愿意选择浦东可以多拿一间房。”浦东新区建设局房产管理处的程婴告诉记者,通过福利分房迁入居民是浦东建设初期市内人口迁入的主要方式,所以新建住宅的容量达到近百万人。 当时的潍坊、梅园、洋泾等小区就是黄浦区、南市区和杨浦区福利分房的重点区域,而上钢新村、上南新村、沪东新村则是依托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就近建起来的。 “我们在抽样调查中发现,现在这些老城区的人户分离状况很严重,特别是潍坊、梅园一带,除了当年迁过来的老人和低收入者没有搬走外,有能力的第二代大都选择搬走并把房子出租给在浦东工作的白领。所以目前这些地区的人口成分已经很复杂了,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统计调查处的张俊民处长说。 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系主任华民教授看来,“在浦东开发之前,上海的人口政策比如支援新疆、星期六教师等等,都是导向人口外流的。”而所谓经济增长的黄金律就是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的流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 浦东开发之后有意识地迁入浦西的人口正是黄金律中人口流入的第一环。中心城区扩张: 不断延伸的双臂 金杨新村二街坊的居委会主任唐阿姨是第一批搬到金杨新村二街坊的居民。 “我是1996年1月从陆家嘴搬过来的,住在这里已经十年了。” 唐阿姨搬过来的时候,是浦东正式启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的时候。大量陆家嘴的居民被负责开发的陆家嘴集团动迁到了位于浦东东部的金杨新村。 目前金杨新村20多个街坊中,属于1995年前后建造的街坊内大都住着浦东新区区内第一次动迁的居民。所以金杨新村被称为浦东新区建区后第一个区内动迁的基地。 据浦东新区建设局房产处负责动迁的余先生介绍,浦东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动迁阶段是1993年到1995年,每年的动迁户数达到1万多户,三年一共动迁了居住在陆家嘴附近的3万余户居民。其中,既有杨家渡附近居住在棚户区内的居民,也有原来从浦西动迁过来的居民加入了二次动迁的行列。 陆家嘴之后第二批开始建设的是四大功能区中的外高桥和金桥。“当时划定的这两个区基本上都是城郊结合部或者农村地区,所以大规模的征地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据程婴介绍,在这次的征地过程中,许多农民的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且由开发企业每月发放补贴,并聘用他们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比如现在浦东很多楼盘物业中的保安和清洁人员都是这种‘征地农民工’。” 强生出租车公司的秦司机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北蔡也是近年来被征地很多的区域。“许多当时还是农村户口的现在就是呆在家每月也可以拿三四百元的补助,还都转成了城市户口。”因为他在征地前就已经考上中专,转成了城市户口,所以才没有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据程婴介绍,仅农民房产测评一项,已经从浦东开发初的几百元每平方米上涨到了目前的上千元每平方米。 1997年到1999年,随着上海市有关危棚简屋拆建政策的出台,浦东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动迁,以杨高路为界,将第三地区的居民动迁到了第四地区,其中梅园、潍坊街道的部分居委动迁到了位于腹地的唐镇和王港。 2001年到2003年的第三阶段动迁以加大旧区改造力度为目标,将城市开发的触角延伸到了位于城郊结合部的第五、第六级地区。2001年洋泾的老镇开发开始后,部分居民也已经迁入沪东新村。而2005年开始的第四阶段,以世博家园为中心,在唐镇、曹路和金桥地区又建设了大片的重大配套商品房。 “我们对于浦东人口布局的规划是到2020年,外环以内的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达到250万人,外环以外的地区也达到100万人口。”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规划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 从浦东地图上看,整个浦东中心城区开发的路线犹如一双张开的双臂,以怀抱着的四大功能区为动力,向浦东的东部和南部不断地延伸。陈家华教授认为,土地也是浦东开发的原动力之一,目前的征地已经向浦东的腹地——曹路地区延伸。 第二次人口导入与楼市起飞 在第一次城市化四年之后,世纪公园在花木地区建成。 “世纪公园一建成,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就开始炒作‘生态居住区’的概念,直接带动了联洋花木等一大批楼盘的飞涨。”在复旦大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系主任、《浦东发展报告》编委成员陈家华教授的眼中,1999年可以看做浦东房地产继1995年之后的第二次启动。 而之前的1996年、1997年由于受到经济通货膨胀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浦东的房地产开发陷入低谷,人口导入速度也大大放缓。 “金桥目前商务楼和住宅的人气不如陆家嘴,主要是因为建造期刚好赶上了金融风暴,用我们的话来说,当时金桥的楼盘一下子趴下去了。”程婴说。 而金桥规划时期的房价仅仅是每平方米3200元。 走出低谷的转机出现在1998年,住房体制的改革结束了福利分房的制度,买房住的观念和需求在之后的1999年开始显现,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开始发挥作用。 “最重要的是交通条件的改善,隧道收费的取消和地铁二号线的贯通,都是引导房价复苏的有利条件。”程婴认为,浦东房地产的新一波推势真正出现在2001年,之后每年均价都以每平方米近2000元的速度上涨,到了2004年已经基本和浦西持平。 在普通商品房热销的同时,浦东的“国际化社区”也开始形成规模,除了1994年开始建设的碧云国际化社区进一步扩大规模,滨江国际化社区、联洋—花木国际化社区、张江(汤臣高尔夫)国际化社区和东方世纪(唐镇)国际化社区也开始兴建。并初步形成了旧住房小区、普通商品房和国际化社区分层分布的房产和人口布局。 2002年至今,浦东平均每年商品房的预售量达到400万平方米,占全国预售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来自上海、国内其他省市、港澳台及国外的买主各占三分之一。在房产井喷的背后,浦东人口的机械增长率在1998年有一个回升,人口净迁移率也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全年的户籍人口迁入达57489人。 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统计调查处的张处长承认,第二次人口导入高峰是按照户籍人口的统计来推算的,可以以房产的销售作为参考依据。但是流动人口的统计比较困难,目前在发展计划局统计调查处的外来人口登记中,持暂住证居住在浦东的流动人口达90多万,在2003年抽样调查中流动人口数约达109万。 据张处长称,近年来浦东新区每年的投资量都超过600个亿,今年也将达到63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还是投入在基础建设领域,所以进入浦东的流动人口量应该仍然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 张处长表示,目前的统计不能显示人口导入高峰中高学历、高技术含量人才所占的比例。在目前浦东新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浦东新区的人才结构将作为一个全新的普查指标,弥补这个统计领域的缺失。 “这些向上海流动的人才,与以往向深圳、海南流动的人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深圳和海南都是在荒原上成长起来的经济热土,他们过去的目的性不明确,很多是去碰运气。但现在,他们来上海的目标都很明确,都知道自己来上海要什么。”华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