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龙求解天津城市发展软肋 欲打造现代服务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07:5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记者 柳俊武 天津人以他们的市长为骄傲,戴相龙为他的城市而焦虑。老工业城市产业失重,历史商埠风华依旧;制造业风景独好,服务业水波不兴。戴相龙肩负天津这副“失衡的挑子”三年,曾在不同场合对此表示“焦虑”。这种忧患,日前终于变成此间官方的红头文件:“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影响天津发展的突出矛盾”,天津决定以五至六年求解城市软肋。这也是一
若说“锤子镰刀”为代表的工农业,支撑了温饱中国的经济骨架,以“牛奶咖啡”为形象大使的现代服务业,则标志着小康社会的城市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首先是产业的和谐。消费的城市和城市的消费,同样是生产力。 当关注成为消费,被关注对象的竞争力已悄然飚升;消费旺盛,内在的活力则成几何增长。当听惯了政治口号的耳朵,还听不懂这些经济学的咒语时,金融业出身的戴相龙,则以焦虑的眼光打量着城市。 每天清晨,当悠长的“煎饼果子”叫卖声飘荡在海河两岸时,买早点的却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了自带的鸡蛋;火车站偌大的站前广场上没有几个垃圾桶,身藏红袖箍的“鹰”一样地紧盯着旅客手上的烟蒂;星级饭店反复播放着“国营旅社”的揽客广播;宽敞的临街马路,“窗口商店”透过铁栅栏进行交易;屁股决定脑袋的时代,“黄面的”仍为风景,自行车蔚为大观…… 对此,戴相龙也不免感到困惑。他在天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会议上说,“就我所知,深圳市过去的一位副市长、温州市的一位前市长,现在都在天津经商。有些不解的是,我们天津鼓励公务员下海,第一批报名的只有十二人,最大的是科长。” “天津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北京的差距,就差在服务业上。对此,市长又和市民一样感同身受。”作为戴相龙的得力助手,常务副市长黄兴国说,“振兴中国北方商埠刻不容缓。”他在谈到全球大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时说,现代城市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GDP,更重要的是看人们的消费需求、生活质量,以及为公众提供怎样的服务。 日前,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同时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和实施纲要,强调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服务环渤海,服务全国,融入世界。到二0一0年,服务业增加值要达到二千八百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比重超百分之五十。 求解城市发展软肋,天津不是没有难处。内要“洗脑”外要“借脑”;地域狭小,盐多水寡,生态单一;旅游消费、人流物流待旺。然而,天津与京同行与海共生,比较优势依然突出。戴相龙动情地说,国务院把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规划,这是天津面临的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机遇。 戴相龙强调,要抓机遇,增功能,激活力,办实事,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类型企业共同发展服务业的合力。照此,相信不久的将来,消费的天津和天津的消费,都会成为环渤海的一道亮丽风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