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143家大中型企业迁移突围 沈阳铁西区全面复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06:56 中国青年报

  记者 程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已实施一年多了。去年,东北三省GDP增长了1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振兴的良好开端。让人格外欣喜的是,这一成果不仅来自中央政策和资金扶持,更来自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历了漫长寒冬,终于迎来了惊蛰的春雷。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是受计划经济和苏联工业化模式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在这里,国有经济比重极高,工业资产存量巨大,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东北振兴之难,首先难在要同时完成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双重转变。不破不立难,破中有立难上加难。

  一年多来,东北三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东北的振兴之路进行了艰难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之举,得意之笔。从今天起,我们连续一周刊发记者的现场报道,为您展现一个转型中的东北,敬请关注。

  本报沈阳4月10日电

  “共和国装备部核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的核心。在该区建设大路以北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沈阳市60%以上的工业资产、工业产值和75%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都曾为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这个典型的国家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反而不进则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2002年,谷春立担任铁西区区长。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本沉甸甸的大账本:

  30万产业工人中,有10万人丢了饭碗;1100多家大中型国企,大多数债务沉重,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欠银行债务260亿元,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款、保险费、丧葬费等达20亿元。

  为了帮助这些国有企业解困,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从1986年到2002年初,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约350亿元,但仍解决不了问题。重振铁西,始终面临着几大难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企业老化的机制如何转换?这些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如何转型?

  铁西区的国企改革可谓举步维艰。

  但是,困难再大,问题再多,沈阳市和铁西区从未放弃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雄心。他们不懈探索,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埋头苦干,谱写了一曲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之歌。

  实行“腾笼换鸟”铁西开始突出重围

  “过去,我们着眼于具体解决某家企业和某个产品的困境,而不是整体通盘考虑,一直收效不大。”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对本报记者总结说。从2002年6月开始,沈阳市对铁西区开始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改造。6月18日,新一届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将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二为一,对建设大路以北的企业实行“腾笼换鸟”,腾出城中心地区,用于发展房地产和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

  在张行湘看来,“腾笼换鸟”模式意味着“钱从哪里来”等一系列难题有了破解之道。

  沈阳市的具体做法是,将破败企业和高污染企业整体搬迁至开发区。腾出的城中心地区,大力实施种草植树,新修湖渠水面,等环境改变地价升值后,用出售土地的差价收益,解决原厂债务和职工安置问题。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企业机制转换,使新厂轻装上阵,并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曾经闻名全国的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重型机械集团等,相继走上了搬迁之路。短短两年内,铁西区共有143家大中型企业迁往开发区。这些企业搬迁后出售的地块,使沈阳市获得了60多亿元的改造资金。“这些企业多年来闲置的500亿元资产,目前我们盘活了至少350亿元。”中共铁西区委副书记陈国强告诉记者。

  拿到2004年全年的报表,黎明毛纺厂董事长张世利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年,该厂实现产值5000万元,全厂1000多名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2万元。“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张世利感慨万千。要知道,就在两年前,由大型国有企业沈阳第一毛纺厂和第二毛纺厂重组而成的黎明毛纺厂还处于停产、工人无工资可开的绝境。当时的黎明毛纺厂想死都死不了,因为还拖欠着近两亿元的内外债务。

  2002年年中,黎明毛纺厂、浙江新湖集团和铁西新区土地储备中心签署协议,将黎明毛纺厂18万平方米的地块和地上建筑,以每平方米700元出售给浙江新湖集团。前者获得了宝贵的1.16亿元现金补偿。

  黎明毛纺厂所属的沈阳华岳纺织集团资产部部长范昆是这一历史转变的见证人。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开发区土地每平方米价格为200元,新盖11万平方米的厂房,土地成本只需2200万元。出售土地和新购土地之间每平方米有500元的差价收益,给拯救黎明毛纺厂留下了巨大的腾挪空间。

  购地、盖厂房和购买前期设备,总共投入9300万元;用600多万元,解决了500多名职工的失业并轨,与企业脱离关系;另用6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长期拖欠的离退休职工生活费和职工工资、医疗费和集资款;后期投入购买设备、安装、调试等花费2000万元。“这让我们初步卸掉了困扰企业的沉重债务、冗员包袱,转换了管理机制,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全新的大型毛纺企业。”范昆说。

  作为第一家整体搬迁的上规模企业,黎明毛纺厂是两年来铁西区140多家大中型国企突围的缩影。

  告别粗放模式踏上新型工业化之道

  4月5日下午,41岁的郑立辉带着爱人来到“新湖·北国之春”售楼处看房。让他们惊讶的是,时隔一年多,这个小区的楼房均价已上涨了500多元。“好在去年我已预订了一套。”房子升值让郑立辉感到高兴。

  这个原沈阳第一毛纺厂的老工人,此前从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能住到这里来。两年前,这个小区还是沈阳第一毛纺厂和第二毛纺厂所在地。郑立辉指着售楼大厅告诉记者:“我选的那栋高层塔楼是原来的毛料仓库。”

  2002年下半年,刚成立不久的铁西新区政府下定决心,将已处绝境的黎明毛纺厂搬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地块出售给浙江新湖集团,此举拉开了沈阳市“腾笼换鸟”破解“铁西困局”的序幕。“这不是简单的出售土地和位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它意味着,过去我们粗放的工业发展模式,将向以新技术、低能耗和高效益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转变。”

  黎明毛纺厂就在搬迁中实现了凤凰涅。搬迁至开发区后新组建的企业,与米其林轮胎、可口可乐和乐凯胶卷等知名企业为邻。花园式厂区绿化率达40%,花团锦簇,窗明几净。从意大利引进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后染整设备,使年生产能力扩大到300万米。同时,极大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世界毛纺行业前三强的日本伊藤忠、中国500强企业华源集团等,都表示希望与黎明毛纺合资。“过去,我们上门求人家都不愿来投资。”中共铁西区委副书记陈国强说。

  据陈国强介绍,目前整体搬迁的企业分四类:一是高污染企业,二是像黎明毛纺厂这样产品已退出市场的企业,三是原厂区妨碍城市整体规划的企业,四是需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企业。

  在搬迁过程中,异地重组的企业没有简单地复制旧有的生产模式。“企业必须实现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和资源整合,不符合低能耗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不许进入开发区。”

  过去,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相邻,却分别拥有一个热处理车间,巨大的锅炉日夜不停地吞噬煤炭,排放浓烟。搬迁到开发区后,所有的热处理车间将被合而为一,组成一个“热铸造中心”。有热处理需求的企业,将与这个中心按市场规则进行交易,以此求得资源的优化组合。“这个中心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力求实现高效益、低能耗和最低的排污量。”陈国强说。

  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告诉记者,目前,沈阳市关停搬迁的装备落后、污染严重、耗能高、效益低的工业企业已达600多家,冶炼、水泥、草浆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已全部退出中心城区。

  社会发展脱胎换骨 老工业基地显示魅力

  浙江新湖集团董事长邹丽华在购买土地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时,遭到沈阳当地同行的嘲笑:铁西那地方的土地,还值得花每平方米700元去买?

  3年前,别说开发商不愿到铁西,沈阳当地人也不愿意住到铁西区。“那时候,我们早晨出门绝对不穿白衬衣。溜达一圈儿回家,衬衣就分不清颜色了。”郑立辉说。

  铁西区是沈阳市工人的重要聚居地,房子常年失修,垃圾、棚户区和违章建筑随处可见。50平方公里的城区,没有一家大型商场,没有一家星级酒店,生活配套设施严重缺乏。

  在大规模搬迁工厂的同时,铁西新区对生态环境动起了“大手术”。“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房地产商等投资者来投资,土地才能升值。”中共铁西区委副书记陈国强解释说,也只有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才能充分吸纳数量庞大的下岗失业工人,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2004年3月23日,沈阳冶炼厂3根高达170多米的烟囱在市民的注目中轰然倒地。始建于1936年的沈冶是一家大型综合有色金属冶炼厂。“它曾是共和国国库和财政的象征。”陈国强说。

  但该厂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导致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3根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形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重污染区。随着沈冶停产,3根烟囱倒地,以该厂为中心的局部重污染区域消失了,沈阳市城区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传统工业给沈阳留下的高大烟囱,有近6000根。目前,沈阳市已连续3年每年拆掉1000根烟囱和400座锅炉,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搬离城区。

  两年来,铁西区的变化有目共睹:

  建设大路以北新建的19公顷绿地,取代了过去的厂房和烟囱锅炉;正在建设的苗圃森林公园,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森林景观和“绿肺”系统。按规划,交通动脉北一路等沿线将建成长3500米、宽30米的大型公共绿化带……

  全区两年共改造棚户区146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60万平方米,建设绿地绿园1万多块,全区绿化率达到32%以上,全年大气良好天数达到了292天。

  生态环境脱胎换骨,腾出的大片土地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者。

  北二路过去被戏称为“下岗一条街”。现在这条街上,经营大众、通用、丰田等知名汽车品牌的“4S销售店”达40多家,玻璃房子透着现代和气派;重工街上,东方家园、香江大市场等现代家居超市生意兴隆。“我一家老小就在那边的超市上班。”姜大妈指的是仙女湖北数百米外的“家世界”大型家居购物超市。已是傍晚,豪华气派的超市仍然灯火通明,门前的大型停车场人来车往。两年前,这里还是破败凋敝的某企业的厂区。姜大妈的小女儿9年前下岗,去年“家世界”开张时,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售货员工作。

  铁西新区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该区吸引投资项目552个,新增企业290家。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提供新就业岗位2.3万个,安置就业6.2万人次,95%以上的失业并轨人员都找到了新的工作。“只要不挑不拣,几乎所有下岗失业人员都可实现再就业。”陈国强说。

  商家毕至,使得城区土地由原来的每平方米400多元迅速上涨至现在的近2500元。仅此一项,铁西新区两年就筹集资金约60亿元。统计显示,铁西新区去年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8%,是2001年的2.6倍。

  4月6日上午,铁西新区正式发布《城乡群众特殊困难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该办法共50条,着眼于在全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向城市低保户和农村特困户倾斜,尤其关注因病致贫、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

  这是东北地区建立的首个弱势群众社会救助制度。“这表明,铁西区改造已走出低谷,政府开始腾出财政余力来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陈国强说。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