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长株潭一体化观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0日 19: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湖南报道

  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个过渡的中间经济形态,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关注和研究还非常不够,就是中国特色的“行政区经济形态”。这是一种由于我们的行
政区划体制所带来的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管理产生很大影响的经济形态。

  区域经济学家刘君德教授认为,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典型表现可以归集为五个方面:一是企业在竞争中渗透着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二是生产要素在跨行政区的流动过程中受到地方政府的阻滞;三是行政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十分明显,经济结构呈稳定状态;四是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五是行政区边界经济的衰竭性。

  从理论上分析,在一国之内,如果没有地方政治上的分割,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运行一般不会出现分割现象,而是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经济区网络的规律组织经济运行。然而,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与体制背景,各级行政区的经济功能十分突出,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十分严重。正是这种行为,使行政区划界线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区域经济横向联系产生刚性约束,跨区域流动严重受阻,一体化难以实现。可见,行政区经济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所以,思考长株潭一体化,首先要清晰的就是这种行政区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不同含义。长株潭一体化之目的应是从行政区经济形态走向区域一体化经济形态。

  虽然长株潭三市从工业布局来看,长沙主要以电子信息、机械、食品为支柱,株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支柱,湘潭则以黑色冶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体。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推荐使用的结构相似系数计算,长沙与株洲结构相似系数为0.409,长沙与湘潭、株洲与湘潭的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248和0.245,总的来看结构相似程度较低。

  但是尽管长株潭三市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并不严重,但产业关联程度也不高,且缺乏在全国同行业有影响的优势产业群和大型企业集团。值得注意的是,长株潭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特色尚不明显,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著名高科技品牌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这种行政区经济形态导致湖南工业集群度不足。湖南没有出现生产相近或相关类别产品的大量企业地域上相对集中,企业间竞争激烈或者密切纵向分工,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快速扩展,企业总体经济效益良好的产业集群现象。

  行政区经济破局

  长株潭三市在空间上呈现“品”字结构,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组合形态看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湖南省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规划师谭克修在和记者交谈时,他更看好以长沙为中心城市圈的发展,他认为从城市首位度,即从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体系中城市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来看,长沙的90分钟交通圈已经包括了湖南周边的主要地级城市,这在目前中国二级城市中,长沙是领先的。一个更重要的是长沙是一个消费型城市,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大,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目前长株潭一体化的操作模式,是通过城市群圈的建设来突破原来的行政区经济对产业结构和集群的影响,或者说是通过城市化来实现工业化。根据湖南发改委的设想,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要在中部城镇圈上形成增长极,要在产业集群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长株潭要努力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已经非常明确地显示未来长株潭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框架。但是这种以行政规划本身的推动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会成为另一个更大一点的行政区经济形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现行的体制下,必须承认每一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区域利益,行政区划对区域合作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此前,湖南省省长周伯华曾经指出。

  而民革湖南省委在最新的《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经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中也提出了相似的问题。“体制的刀子不动,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流动的制度成本很高,到一定程度,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发生逆转。”

  湖南省提出,“十一五”期间,长株潭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3市GDP年增幅高出全省2-3个百分点,GDP占全省比重达到40%,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增长极。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长株潭一体化,能否破局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行政区经济这一中间形态。

  如何通过开放,规划区域统一的市场,国际上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旧金山湾区联合政府,这是一个在州政府之下、管辖102个城市政府、具有某些跨界功能的区域性组织。环境规划治理、交通、水利等公共工程的统一规划建设,都由这个组织与102个城市充分协调、取得共识后实施的,非常有效。美国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联合组织。

  长株潭一体化正在进行这样的实践。例如由省委省政府出面组织协调领导小组,规划并实施三市的统一供水,统一供气和统一供电,统一公交系统,统一污水治理等公共事业建设。

  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柳思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尤其强调湖南现有的市辖县体制弊病多多,与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束缚了一些县域经济优势的发挥。

  所以,中部崛起的重点还是开放,对外实行市场开放,对内降低行政交易成本。这对湖南来说,是一次挑战,对全国来说,是重要的经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长株潭新闻 全部一体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