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通胀” > 正文
 

全球经济滞胀降临尚未结束 中国须警惕金融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 14:01 中国经营报

  作者:佚名

  2005年以来的原材料市场价格异常坚挺:任何不利的传言或行动都会构成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任何有利的承诺或信号却对抑制其上涨无能为力。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性操作给市场价格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稳定价格的各种产品设计反而成了价格波动的罪魁祸首。除了粮食类产品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并未出现缓和的趋势。

  凭涨价轻松赢得巨额利润的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近日再次要求提高铁矿石价格。这一要求被中国16家钢铁厂拒绝。然而,国际市场并不会因此认为,消耗了全球铁矿石80%增量的中国在价格谈判上拥有核心话语权,有能力阻止价格升势。

  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不止,以及市场价格表现出来的明显不对称性,使人们更趋于相信:今年原材料价格将持续高位振荡。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再度成为国际社会争论不休的话题。

  价格盛宴尚未结束全球经济滞胀降临

  本轮原材料价格上涨早在2002年就已启动。迄今为止,欧佩克(OPEC)一揽子石油价格上涨了117%;英国钢铁统计组织(ISSB)统计的铁矿石价格上涨了116%;英国MEPS国际咨询公司提供的全球钢铁价格也上涨了77%;伦敦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铜(资讯 论坛)产品价格上涨了127%。

  2004年末,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短暂性回落使当时的市场预期相信,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向下调整,2005年的原材料价格也将延续高位下调的过程。然而,市场反映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前不久,日本新日铁公司先后与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供应商达成协议,致使2005年的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终成定局。

  70年代石油危机的阴影尤在,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将给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带来威胁。从中长期看,支持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的需求动力非常强劲。由于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等战略资源的日渐稀缺,各国之间围绕资源进行的争斗刚刚拉开大幕。

  中日之间的资源角力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格外引人注目;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对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的态势。2004年印度的钢材消费仅为中国的12%,石油需求也仅为中国的40%。作为一个与中国拥有相当人口数量的大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将形成对资源的迅猛需求,印度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资源争夺战的对手。

  价格冲击不对称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高10倍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强度主要取决于四方面:第一,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有多大;第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持续多久;第三,各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对原材料的依赖性;第四,各国财政货币当局对原材料价格冲击的政策反应。

  从上涨幅度看,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了100%;从持续时间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两年有余,超过了以前的价格上涨周期。

  从对原材料的依赖性看,发达国家对原材料依赖性有了明显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种高能耗、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一些低收入贫困国家对原材料的进口过分依赖;从政策反应看,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控制物价水平,但它同时必须辅助于一定的积极财政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维持适宜的速度。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估计,高油价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资源匮乏的贫困国家来说,原材料价格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强烈得多。从相对量上,原材料价格冲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影响的不对称性高达10倍以上。

  输入型通胀压力大中国须警惕金融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全球对经济滞胀的担心,国际声讨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不得不承认,在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需求动力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中国在石油、钢材、铁矿石、铜等初级产品上的消费需求巨增,中国消耗的各种主要资源占到了全球消耗总量的10%~30%,增量上的贡献甚至更加惊人,从30%到70%不等。由于自身的资源匮乏,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不得不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并带来相关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中国背负了骂名,却并未得到实际收益。尤其严重的,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来进口导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给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巨大冲击。目前看来,输入型通胀压力非常明显:从石油进口价格上涨到燃料价格上涨,已经给我国的CPI带来持续向上的压力;从钢材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消化能力被掩饰了,但价格上涨的负担最终转化到了中国的普通购房者身上;从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进口价格上涨到CPI上升的渠道已经基本结束;从生产资料价格到生活资料价格的渠道似乎被阻滞了。但笔者认为,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时滞,另一方面可能我们对生活资料价格的统计存在问题,即实际的CPI被低估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生活资料的供给普遍过剩,价格无法传递到最终产品。虽然价格传递渠道被阻滞了,但是企业的利润边界也被侵蚀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持续恶化,银行部门的呆坏账可能会持续上升,从而由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累积为银行部门的金融风险。这是我们最须警惕之处。

  自从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以来,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国际社会争论不休的话题。各国之间的资源争夺常常演变为冲突与劫难的恶果,握有权利魔杖的经济大国成为“贫穷的汪洋大海中的富饶孤岛”。新世纪的资源争斗中,中国即将跌入“贫困的汪洋大海”还是跃起为“富饶孤岛”,中国将面临智慧的考验。

  “经济聊斋”是由六位博士及博士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小组。成员余乐安、李建平、周城雄、覃东海、张明、黄涛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本文由覃东海执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金融风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