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工发组织官员:不应该关闭亏损国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 15:20 时代信报 | |||||||||
信报记者 刘隽刚 唐玮 报道 张秀良 摄影 “经过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在中国很有可能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不认为这是泡沫经济。事实上,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依存度正在上升。” 在3月31日一早举行的国际汽车零配件论坛上,联合国工发组织官员萨尔及奥(音译名
尽管时间很短,萨尔及奥依然从宏观方面对中国经济做了适度剖析,在提出上述结论之前,他就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程度、东西部地区经济联系等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三个要素决定发展 首先,萨尔及奥简单地介绍了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情况。 萨尔及奥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成立于1966年,1985年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作为联合国共同制度的一部分,工发组织的职责是同169个成员国合作促进整个发展中世界的工业化。工发组织总部在维也纳,设有35个国家和区域办事处、13个投资和技术促进办事处以及一些与其工作具体方面有关的办事处。 工发组织将其使命归纳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期国家在当今全球化世界与边缘化作战。它调动知识、技能、信息和技术,促进生产性就业、有竞争力经济和健全的环境的发展。 “实际上,工发组织扮演的是咨询和顾问的角色,它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带到发展中国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经验带有独立性和中性色彩。” 萨尔及奥的讲话内容,无疑使工发组织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可信度,尽管他没有明言“独立性和中性色彩”的目的,但很显然其含义在于他所带来的所有研究结果,都不是为某一方利益进行的说词。 从研究特点上分析,工发组织的各种研究都基于三个方面的要素展开:“我们所说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及环境要素。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经济要素即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要素是人口及就业等方面的条件;环境要素则是要求发展工业的同时不破坏环境,也就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此三个方面入手,萨尔及奥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内,专门就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作出了判断。 不应关闭亏损国企 萨尔及奥对中国经济总体判断表示了乐观,他认为中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经过研究发现,这20年来,中国GDP以每年8%的平均水平稳步增长,这一现象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国际经济学界通常所说的,一旦达到这一水平,则可以实现很长一段时期的良性快速稳定增长的阶段。我们认为在中国很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不认为中国经济存在泡沫。而且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应该更大一些。” 话锋一转,萨尔及奥很快转到一段时间以来各方讨论的热点——国有资产改革问题上。“在中国,有60%的国有资产不是盈利的,我们调查的结果发现只有40%的国有资产在盈利。工发组织认为,不应该关闭这60%不盈利的企业。” 那么,这些企业的竞争力该如何提高呢? 萨尔及奥提出,“我们认为这些企业应当将生产转包到西部,实现东西部的经济联系。而且必须增加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应当从目前1.9亿人增加到3.1亿左右。” 实现东西部互动 萨尔及奥的讲话由于受时间限制,思维的跳跃感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演讲内容在技术革新、国有企业改革、可持续发展能力几个方面来回穿梭,每一次提出的问题都是浅尝辄止。在提到亏损的国有资产不应关闭之后,话题很快又扯到了东西部经济的联系上面。“还是从刚才所提到的中国两大策略入手,我们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要应对上述的几个困难,就必须找到创新的办法。我们认为中国东部与西部要实现工业转包的联系,要尽快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应当缩短生产和技术周期,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机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创新道路不是盲目进行,而是应当有规划的。” “这种机制的建立,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工发组织所提出的供应链方式,那么中国如果能够在国内建立一套东西部互动的供应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向国际市场延伸,就能够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势。” 萨尔及奥并没有详细讲解如何实现东西部供应链的建立,他在简单地发表观点之后,仅仅提出了这种模式所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那就是:“当然,如果不对金融系统进行改革,上述目标则都不可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