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贾中山) 本市对开发区的评价不再仅仅看经济效益,还要求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今天上午,一份包含25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公开亮相,此次评价指标将成为今后考核开发区“业绩”的重要内容,而一些长期排在末尾的开发区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25个评价指标公开亮相
今天上午,北京市工业开发区(基地)工作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治理整顿开发区工作开展以来,本市工业开发区集中召开的第一次全市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有关开发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正式亮相。
据介绍,这个评价体系包括五大类、25项,涉及投资密度、产出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集度已接近100%
北京工业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2004年,全市28个开发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30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2%。据预测,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53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5%将来自工业开发区。
开发区产业整体聚集效应逐步形成。去年,开发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电、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等现代制造业中的重点产业占全市工业同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7.7%、53.9%、43.0%、91.5%,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
9成开发区只挤在四分之一的土地上
去年全市开发区总数由470个下降到28个。
今天上午,市工业促进局副局长李树藩称,全市28个开发区的发展极不平衡: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三大开发区只占总数量的十分之一,但占全部开发区面积的75%。其他25个开发区平均总体规划面积仅为4.1平方公里,还不及上海13个市级开发区平均规划面积的六分之一。其中面积较小的是昌平、小汤山、石景山、八大处等开发区,其中石景山开发区面积只有0.79平方公里。市工业促进局将联合有关部门每年定期发布工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的评价情况,对28个开发区进行排名,一些长期排在末尾的开发区很有可能被淘汰,土地性质由开发区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不再享受开发区政策。另外,市有关部门将每年公布产业政策。现有开发区内的企业如果不符合产业政策,也会被调整出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