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托管破冰:央企盘整试行第三种路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5:4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段晓燕 北京报道

  让外界猜测已久的中央企业资产托管的说法终于迈开了破冰第一步。

  3月31日上午,位于北京建外大街建华南路成远大厦12楼的中国包装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包公司),看上去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绿色的LOGO之下,大家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但在一切照旧的表象背后,中包公司自1981年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命运变化正在进行中,来自国家投资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公司)约20人的托管工作小组已经进驻中包公司近一个月,开始了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189家央企托管的首个试点运作。

  “现在还只是在做前期的资产核查,对于下一步的托管计划,尚无可奉告,就算有计划,也要先向国务院国资委汇报。”新任的中包公司总经理刘永旭的秘书王女士对托管工作的进展守口如瓶,从3月2日国投公司进驻开始,任何有关中包公司的情况都由国投公司统一安排发布和透露。

  对于国资委来说,此次托管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国资委一人士表示:“下一步托管工作会怎样运作,是否还有更多的央企被托管,现在都还很难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托管将会成为央企重组和国资改革的方式之一,但是不是主要方式还很难说。”

  第三种途径

  “托管”的字眼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开始出现在国资委高层的一些公开说法中。

  在今年1月17日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表示,今年国资委将积极探索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的上市步伐,除整体上市和部分上市两种可能外,将考虑发展托管公司,专门处置央企的非上市资产。

  在邵宁此次讲话之后,记者曾向国资委的有关人士了解关于央企托管公司的进展情况,但得到的回答是“尚未有详细思路”。究竟以怎样的形式来运作、由谁来托管至今没有详细明确的说法。

  到今年2月中下旬,由国有控股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来首先尝试托管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第一家试点单位中包公司的退出办公室的一位职员告诉记者,在今年2月23日公司召开“退出工作会议”的时候,就已经听到这方面的说法了。

  在此之前,央企的调整,从196家到现在的177家,主要的方式便是重组和兼并。国资委人士对两种方式的解读是,重组是将同一行业或者业务相关的几个公司整合成为一家全新的公司,以达到“1+1>2”的目的,如组建中国化工集团,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将化工行业中一些公司组建在一起;兼并的方式则使用比较普遍,主要是强势企业吸纳弱势企业,央企已经发生的许多重组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合并”的。

  “托管的做法对国资委来说是明智、科学的。”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此次给出了高度赞扬。

  赵晓认为,自国资委成立以来,和国企之间一直缺少中间层,如果在现今案例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经验成立中央企业托管公司,倒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

  “这是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整合国有企业,是实现保值增值的更为理想的途径,而且,成本较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认为。

  中包公司的命运

  3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一行来到中包公司,宣布了对中包公司的托管决定。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邓实际宣读了《关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对中国包装总公司实施托管的决定》,《决定》中指出,中包公司将继续保留法人资格,自主经营并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司资产、财务关系不变。

  对于国投公司的托管责任,主要有四项:负责指导中包公司制定重组脱困的具体措施;指导企业发展战略;指导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企业和职工的稳定;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中包公司提出的重大改革、重组方案和措施,要由国投公司审核同意后上报国资委批准;中包公司除法定代表人由国资委任免之外,其他负责人均由国投公司任免,领导班子的考核、奖惩、薪酬等管理工作也由国投公司负责。

  随后,国资委干部二局姜志刚局长宣布了《对中国包装总公司主要领导的任免决定》,南昌明继续担任党组书记,来自国投公司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刘永旭担任总经理。当日,以刘永旭为首的工作组正式进驻中包公司。

  对于中包公司来说,这个意料之中的命运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波,在中包公司的一位中层看来,如果没有成为国资委指定的央企托管第一家试点单位,中包公司可能就会和其他的许多已经破产的央企一样,在黯淡中结束曾经辉煌的一切,但成为托管试点单位之后,中包公司即使最终退出,“也是值得的”。

  而国投公司进驻之后,稳定人心被放在首位,中包公司上上下下,从总部到旗下各子公司和机构,都在学习国资委的两个《决定》。

  成立于1981年的中包公司,总资产近50亿元,员工近万人,下属实体公司近100家,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地县,覆盖领域包括包装工业及食品、建材、医药、运输、军品包装等。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包公司开始逐步步入亏损行列。2001年,南昌明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中包公司党组书记兼总经理。此前,他是大连市副市长,分管对外经贸和招商引资工作。

  南昌明在总结三年多来的工作时,用了“何等艰难,又何等悲壮”、“临渊而行,刻骨铭心”等字眼,他自称这是其职业生涯中“一段举步维艰而又创造颇丰的日子”。

  记者无法获悉中包公司具体经营数据,但从中包公司的可靠渠道证实,“中包公司的确面临经营困难以及巨大的债务风险”。

  记者了解到,中包公司也一直是国资委关注的重要特困户。从2001年开始,中包公司旗下已经逐渐有一些企业申请政策性破产,但退出进程一直缓慢。去年4月,国资委“中央监管企业重组脱困问题课题组”曾专门到中包公司调研。

  据悉,在去年8月13日国资委召开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之际,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指导南昌明如何“脱困”。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也曾表示,“中包是很受关注的特困企业,能维持到今年这个程度,并有一点希望,非常不容易,也很不错了,对这样的企业,需要特殊的办法、措施给予支持”。

  在今年的2月23日,中包公司在重庆召开了部分企业退出改制工作会议,在那次会议上,被托管的消息在中高层之间流传。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包公司高层认为,国投公司的介入,对中包公司脱困和破产企业的退出进程会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更好地带动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业务进一步发展,比如中包公司建立的中国绿色包装产业苑、中包信息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已经被发改委批准的即将投产的绿色包装新材料项目。

  “托管公司是否真正懂得这个行业,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这位在焦急等待中包公司最终命运的高层表示。

  国资托管:谁会是大赢家?

  此次成为首家托管方的国投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据国投公司网站的公开资料,国投公司2004年总资产792亿,经营收入44亿,实现利润26.9亿。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也介入过多家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的托管工作。

  国投公司对托管一事异常低调,总裁王会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托管工作只是“刚起步,无模式,无经验”。但他同时认为,借鉴以往的国资管理改革经验,尽管“托管”不是惟一的出路,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托管”不失为一条比较好的道路。

  首次破冰的非金融行业的国资托管工作吸引了投行和投资管理公司的兴趣。高盛的一位董事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国资委对托管工作的具体想法,但如果国资委真的有这个长远规划的话,高盛的经验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的。

  信达投资管理公司托管清算部总经理张勇表示“非常感兴趣”,他还告诉记者,在过去,信达的托管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下一步准备进入非金融业,为配合这种转行,他所在的部门也由实体部改为托管清算部。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文魁认为,对于非金融业尤其是大型央企的托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还不完善,对托管主体的要求、费用、效果的评估、流程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

  记者了解到,对于此次托管试点,国资委并没有给出明细的任务指标,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今后要真正将托管作为央企改革的一种手段的话,确定游戏规则是首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这位专家表示。

  “如果中包公司托管成功的话,今后那些不在国资委列出的未来主要行业之列的公司可能会倾向采取这种方式退出。”国资委一位人士这样分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央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