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中部奋力谋求和谐崛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13:29 红网-湖南日报 | |||||||||
新华社编者按:本社从今日起连续七天,分别以《战略篇》《转型篇》《农业篇》《劳务篇》《资源篇》《和谐篇》《红色旅游篇》推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部崛起”系列报道,反映中部地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的新思考以及面对崛起的战略机遇,中部地区如何把握和应对,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稳定的新探索,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一个孜孜以求、正在奋力崛起的中部。
“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一段时期,这句近似调侃的话挂在中部地区干部群众嘴边,显得一丝苦涩和无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领政策之先;面对这一挑战,地处中部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六省将如何应对? 中部发展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规划和措施”,表明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阳春三月,记者到中部六省采访时,看到一个正在积极拼搏、奋力谋求崛起的中部。 奋力崛起的中部 中部以占全国10.7%的国土养活着28.1%的人口,粮棉油产量占到全国的30%至40%。2004年,全国粮食增产的56%来自中部,稳定中部粮食生产,就稳住了粮食安全的大头。 中部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有色金属、磷化矿生产基地,煤、金、银、铜、钨、铝土等近40种重要或稀有的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煤炭大省山西2004年煤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煤炭外运占全国70%。 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社科院院长陈继勇说,承担着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双基地”建设任务的中部,却一直没有被政策垂青。一段时间,中部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东部,也落后于西部,这就是中部的尴尬。 在中部采访中,不管是湖南的“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湖北的“武汉1+8城市圈”,还是河南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实践,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建设,无一不洋溢着中部自我奋发、谋求崛起的不懈努力。 挥洒汗水,收获希望。 “经济连续四年持续加速增长;财政收入35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粮食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同比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0.5亿元,居中部第一,由全国排名第21位前进到第8位……” “这一切都表明,江西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汪玉奇一口气向记者细数了五大标志性变化。“经济发展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记者在中部采访,听到许多干部对本地经济类似的评价。他们认为,中部经济初步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机制正在形成。 追求和谐发展的中部 没有和谐,发展失去意义。 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农业大省河南去年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支出达191亿元,同比增长近30%,绝对额和增幅都为历年最多。 2004年底,河南率先在中部宣布:从2005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延续千年的“皇粮国税”,在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宣告终结,具有特殊意义。随后安徽、山西、湖北等中部省纷纷宣布免除农业税,全国相继有20多个省不再征收农业税。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同样为粮食生产基地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2004年新增财政支出的大头也投入了“三农”,建乡村公路,改造危房,补贴农村合作医疗,解决饮水安全等等。山西在去年为民办十件实事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了十件。省长张宝顺说:“和谐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专家说,中部从业人口中农业比重达53.7%,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7%。如果“三农”问题在中部得到突破,全国实现全面小康就有坚实基础。 “麻雀同穴武钢,颜色分为七种”,这是武钢过去的一个笑话。由于污染严重,不同厂区久居的麻雀,颜色大不一样。 10年来武钢先后投入48.5亿元用于环保,建成了一批污染和粉尘治理以及噪声控制等设施,厂区和生活区绿化覆盖率达33.5%。公司党委书记王炯笑着说:“现在的麻雀都回归本色了。” “煤总有挖完的一天,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进煤炭大省山西、河南、安徽,到处听到这样的话。煤炭资源整合在这种背景下,强力推进。 突出优势、珍视资源的发展战略,使中部站到了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一个奋进的中部,必将让中国经济挺直腰杆,迈出更稳健、更协调的步伐。(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