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地处北仑河畔,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河之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让这座担负着门户和通道作用的边陲小城又一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春雨绵绵的早晨,天刚亮,东兴口岸出入口大门处就排起长龙,有的人肩上扛着大纸箱,有的人手里攥着鼓鼓的蛇皮袋,也有的人一身轻松挎着一个随身皮包。他们大都是居住在东兴的边民,在越南芒街开有店铺,每天天不亮就赶过来排队。像这样每天“早晨出国,
晚上回国”的东兴边民超过7000人次。
据东兴口岸办的同志介绍,越南芒街批发市场里95%的铺面都是中国人在经营,以服装和杂货为主。而越南商人则批量买下货物,再销往越南内地,中国通过越南中转销往东南亚国家的日用百货品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途径。
地缘优势,是东兴市边境贸易红火的得天独厚的直接条件。走在东兴街头,随处可见门前悬挂着中国国旗,货架摆得满满的越南商品批发行。
女老板小慧笑逐颜开地告诉记者:“看到隔壁的浙江老板卖越南货赚了不少,于是也转行租了个门面做买卖,店子开了一年,生意还不错喔。”小慧每周都要去越南进些工艺品、香水和食品,虽然每次大包小包的搬回来,还是不能满足货源,她决定扩大运货渠道。
东兴市边贸局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各省走向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道口,2004年边境成交额已突破21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2%。
如今,东兴有海鲜、轻纺、建材、农产品4个专业市场,有一般贸易经营权的企业10家,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100多家,东兴城区注册的经商户有6600多户,从事互市贸易的边境群众占东兴总人口的10%左右,形成了四轮驱动东兴边境贸易的强大态势。
除了地缘优势,构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狂波巨澜更为东兴提供了腾飞的机遇。防城港市边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要在以东兴为龙头的边境线上建立两个边境贸易加工区。加工区以引进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加工业为主,从而逐步调整边贸加工的产业结构,同时以东兴互市贸易区为中心,建立各种边贸商品专业市场,促进边贸商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力争用10年的时间,把东兴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边境口岸城市。
为了尽快建成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水陆道口,担起通往东南亚主门户的历史重任,东兴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历经10多年,如今的东兴口岸已初具规模。查验大厅、综合楼、查验货场拔地而起,验证通道有16条,人员每天最大通过能力2万人次,车辆每天最大通过能力200辆次。口岸实现了从1994年开关第一年的进出境人数100多万、货物5万吨到2004年的进出境人数近310万人,旅游人数70万,进出境货物20万吨的巨大飞跃。
为了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从2004年5月1日起,口岸还对边民实行了条形码管理方式,简化了边民通关手续,查验速度由原来20秒/人提高到4秒/人,海关亦采用了X光机检查行李的方式。东兴市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站式”报关、报检,收费“一条龙”的口岸联合办公服务平台,加大了口岸各部门之间的横向综合协作力度,使货流通关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为3小时。
站在高处眺望,一座古朴的大桥飞架在浩浩奔流的北仑河上。这就是见证了中越关系发展史上风风雨雨的北仑河大桥。走过111米长的北仑河大桥就是越南芒街口岸。
1958年,大桥竣工通车,东兴口岸对外开放。由于国际、国内原因,跨国铁桥曾几度欢喜几度忧。
1994年东兴口岸恢复开放,大桥也重新建成通车,重新横跨于分界线上。到2009年,中越北仑河二桥也将作为货物车辆专用通道建成通车,以适应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
北仑河上,数十条大小船只载满了各种物资,在滔滔河面上来往穿梭,北仑河大桥上,留影纪念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小货车川流不息……东兴,这颗北仑河上的明珠,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愈发鲜艳夺目。(新桂网-广西日报,虞姗姗吴明德)
作者:虞姗姗 吴明德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