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困难
大量遗留在现场的东西中,有一个合格证引起了徐捷的注意,这是盗贼梯子上的合格证,合格证背面印有这种梯子的青海总经销单位--西宁市某公司。
徐捷:沿着张掖到西宁的这条公路沿线进行走访,一是调查这个馍的出处,第二个就是到西宁,寻找购买工具的地点。
这条重要线索让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徐捷感到非常乐观。
徐捷:我想的是,可能是一两个月,或者是半年时间,就可能把这个案子拿下来。
一个星期后,从青海就传来消息,他们找到了梯子的经销单位—西宁市的一家工具店,销售人员回忆买梯子的是两个30多岁的藏族男子,在买了梯子后,打了一个红色“大发”出租车离去。但是接下来西宁传来的消息却给徐捷浇了一盆冷水,在对西宁市数千辆红色大发出租车逐一排查后,专案组没找到那辆红色大发车。
高恩庭:查找情况,查了二十多天,没有找到。进行了悬赏,也没有结果。
徐捷又请来了模拟画像专家,根据梯子店销售人员的描述,用电脑合成出了两个买梯子嫌疑人的模拟画像。数十名专案组民警分成四个小组,带着模拟的画像在西宁周边地区十多个州县、数万平方公里的牧区内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调查,随后又扩展到宁夏、陕西等省,就这样,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结果。
高恩庭:有点灰心丧气,认为咱们当前公安机关的经费这么紧张,组织这么多的人,又是车,又是人,经费又紧张,这么长时间。一点比较可靠的线索没有。
徐捷他们本来以为,案子可以快速拿下,没想到,梯子的线索断了,画像的线索也断了,一年多时间过去,破案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国宝飞天是不是已经被卖到海外了?案子会不会变成了无头案?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和警方一样着急。
文保困境
案件迟迟没有进展,包括两尊飞天在内的九件国宝何时才能追回?甚至是否能够追回也成了一个未知数,时任张掖文物研究所所长、负责金塔寺石窟管理的施爱民已经不仅仅是感到难过,他的压力更大。
记者:那么后来这个案子在侦破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波三折,在将近一年多时间里,一直是没有线索。那一年里面我相信你一定是每天都在琢磨这个事?
施爱民:那一年都是提心吊胆,再害怕出事。
施爱民害怕出事不只是因为金塔寺只有一个60多岁的业余文物保护员,同时也因为金塔寺的硬件防护投入太少、设施太简陋了。金塔寺石窟原来是敞开的,1964年政府花了几千元钱用木板把石窟拦了起来,1985年,上级文物部门拨款 1万元把原来的木板换成了水泥墙和钢筋窗户,一直到被盗,石窟再也没有过其它的安全投入,这也是盗贼靠着钢锯和断线钳就能轻松进入石窟的原因之一。
施爱民:咱们就加强文物防范,一方面就是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力度,亡羊补牢。
施爱民的计划是要在石窟里加装一层高强度的防护栏和门,这项投入要5万元左右,几乎相当于金塔寺这么多年来所有投入的总和,尽管金塔寺石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这个报告能不能批下来,施爱民心中也没有底,他在焦急的等待着。
施爱民:咱们的金塔寺呢,就是高原雕,就是元雕和浮雕相结合起来的。
记者:当时在一年多时间里,是不是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施爱民:觉也睡不好,就是考虑这个问题。
就在施爱民为国宝的安全提心吊胆的时候,徐捷这边的侦破工作仍然没有进展。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判断,金塔寺石窟这批文物数量这么多,不可能无声无息就出手了。徐捷在耐心等待着,终于他等来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