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印建交55周年:四边关系浮出水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 16:2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覃里雯 北京报道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将军阁下……”1949年12月30日,印度外交部长加瓦哈尔拉·尼赫鲁在一封信中写道,“本人荣幸地接到由南京的本国大使所转达阁下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的公函。……本人因此愉快地传达印度政府对贵国政府的承认,同时表示印度政府与贵国政府进入外交关系的希望。”周恩来总理于1950年1月4日作出了同样热情的
回复。1950年4月1日,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刚刚摆脱殖民时代和地区战争的亚洲大国热情拥抱,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印度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55年之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经历跌宕起伏,终于在现实基础上逐步正常化。今天,试图了解和预测中印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人们,总会发现一个复杂的构架。中印关系并不仅仅是一个双边关系,而一直是处于一个紧密的四角关系之中,每一个角与另一个角的关系都在不断变化,同时带动其它角之间的关系变化。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来分析另外三方的关系,都是不全面的。

  这场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四对舞的主角,就是中国、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战争和猜疑:

  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

  英国殖民者在离开南亚次大陆时匆忙划定的国家边界,给觉醒的新民族国家带来了长期的问题。20世纪50、60、70年代的南亚次大陆见证了多场战争。直至今天,这里仍然不能完全排除战争的威胁。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三场主要战争:1947-1948年始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巴边境冲突导致了双方各自1500人阵亡;1965-1966年的第二次印巴边境冲突甚至引发两国的空中战争,最后在中国、美国、英国等大国和联合国的调停下解决;1971年的印巴战争导致了当时的东巴基斯坦(即现在的孟加拉)的独立,最终在大国的压力和联合国的调停下平息。这期间,在高山、高原和河流上,还有一些小型的边境冲突,其中一场冲突是发生在22000英尺、零下60摄氏度的高地,更多的士兵被严寒杀伤,武器的威力相形见绌。

  1962年,同样由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在战争之后,印度方面声称中国占领了33000平方公里属于印度的土地,而中国则指责印度占领了90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场时间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造成了中国和印度之间长期的冷淡关系,直至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真正打破僵局。

  今天,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战争的威胁在中印之间已经基本消除,但是在印巴之间依然笼罩着不确定性的阴影。最近的一场威胁发生在2001年12月13日在印度国会发生恐怖袭击之后,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当为袭击负责,印巴两国在边境横兵相峙,南亚次大陆一时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中。当时正值美国与巴基斯坦建立盟友关系、开展反恐合作初期,美国对此非常不安。2004年4月22日,布什总统在接受合众国际社的采访时,回顾了美国和英国在印巴间斡旋、避免了另一场印巴战争的过程。

  虽然印度一直排斥在印巴对话中任何第三方的介入,但地区危机的存在总是为第三方的介入提供机会。美国布鲁金斯学院南亚问题专家史蒂芬·寇汉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将2002年描述为“南亚过去半个世纪里最让我吃惊的时刻”:在印巴危机的高峰期,美国军队和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共同的军事演习。“我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寇汉说,“20世纪70年代,印度的反美情绪是非常、非常强烈的。”

  与此同时,美印联合军事演习导致了邻国的高度不安。总体说来,目前在南亚地区四角关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

  印巴关系:自建国以来,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一直是两国的敌对原因,此外,印度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两个拥有核武器的敌对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对地区安全造成长期的潜在威胁;

  美印关系:印度在中印冷淡时期因美国和中国建交而对美国非常反感,美国则自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之后,国内某些派别一直主张对印度进行制裁;

  美巴关系:自2001年美巴建立盟友关系以来,巴基斯坦国内反美派就此攻击穆沙拉夫,穆本人逃脱了数起由基地组织和其他极端组织的暗杀企图,而美国则始终对巴基斯坦持不信任态度,寇汉将美巴的盟友关系称为“短期的”关系;

  中美关系:美国对中国在经济、军事和地区安全上的遏制政策体现了两国在根本利益上存在着矛盾;

  中印关系: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转为中立,而中印边境问题导致的矛盾已经开始软化。

  最后,巴基斯坦是四个核国家中最小、也是最不稳定的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国内派系斗争,在外部,因为与阿富汗比邻,容易受到国际恐怖组织的渗透。

  这些不确定因素当中,除了边境问题之外,其他的问题,如国际反恐怖主义合作、核威胁、美国在南亚增加活动等因素,都是在过去10年中发生的新情况。

  四角关系:已变化的和未变化的

  “(在国际关系中)永远不要说‘永远’。”寇汉教授说。在中美印巴半个多世纪的四角关系中,发生了非常复杂微妙的变化。

  1988年的拉吉夫·甘地总理访华和2003年的瓦杰帕伊总理访华,分别打破了中国和印度之间因为边境冲突、印度核试验及“中国威胁论”造成的中印关系僵局,从而重新开始了边界谈判。

  另一方面,最大的变化发生在经济方面,在过去20年间,中国率先起步进行经济改革,印度起步虽晚,但是也跟上了步伐。根据英国《卫报》3月17日的一篇报道,英国政府正在考虑重新审议对印度的援助,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显示,在10到15年间,它(印度)将成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这与中国早几年的经历相同。

  中印贸易也随着关系升温和两国经济发展而激增,10年前,中印贸易额只有10亿美元,现在,中印贸易额每个月就能达到这个数目,仅次于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美印贸易额为250亿美元)。

  同样发生变化的是中印之间的集体记忆。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深化,旧日纷争正在被新一代淡忘。新德里的和平与冲突研究院院长P.R.查理教授说:“新一代印度领导人当中,很多都是经济学家,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上一代领导人非常不同。”

  在中国和印度之间,保持不变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强劲纽带。巴基斯坦前任驻印度大使、印巴和谈的首要推动者之一尼亚兹·纳伊克对《经济观察报》说,巴基斯坦多年以来一直与中国保持了强有力的盟友关系,对中国而言,巴基斯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除了合作反恐之外,在未来,巴还可能成为中国通向中东的能源关卡,正在策划中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就是一个证明。能源合作可能为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带来转机。

  在四角关系中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显著介入。现任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依然是由冷战思维决定的,传统国家安全因素依然是最受关注的因素。远在2001年9·11事件之前,美国早已在南亚大陆瞄准了印度,把它视为可以与中国比肩的亚洲力量。9·11之后,美国不仅与巴基斯坦建立了盟友关系,还同时在2001年11月与印度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民用核能源、民用航空项目、高科技贸易三个领域进行合作。

  美国国务卿赖斯在3月16日至21日的亚洲之旅中,在印巴之间玩起了“平衡游戏”,保留同时向两国出售F-16战斗机的权利,并且提倡起两国的共同热门运动:板球。但是在表面的平衡之下,布鲁金斯学院的寇汉教授说:“……根据我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分析,美国与巴基斯坦的联盟是短期的,虽然依然存在对巴基斯坦的长期稳定的担忧。中国保持与印度的真诚关系是很重要的。”在寇汉教授1月份的一个讲座中,他提到,“新德里不会根据美国政策来调遣军队,除非印度的重大利益也得到满足”。

  在中印关系所处的四角构架中,机会和威胁并存。贸易和经济发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和平?年轻一代的集体记忆和领导人的特质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转变?反恐战争究竟能否长期影响国际关系?还是传统安全因素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美国更积极的介入,中国正在面临新的南亚安全格局,在美国获取印度的完全信任之前,中国迫切需要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关系,建立基本信任。而这一切都将归结于克什米尔问题。寇汉教授认为,如果中印愿意合作并且引入国际社会解决尼泊尔问题,这也许能够成为中国和印度合作解决地区问题的契机,为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铺路。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