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试水体制创新 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待批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 09:52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岩铭、刘影 即将到来的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15周年的纪念日。对于这一天,浦东新区政府除了要盘点15年来的业绩之外,他们更期待的是另一件事:希望在这一天,已经申报上去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能被批准,使他们获得再一次腾飞的机会。
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待批 近两年来,在江苏昆山、苏州以及浙江一些城市的强劲发展势头的对比之下,浦东似乎慢了下来,也不时传出有外资企业或一些台商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浦东转战江苏、浙江的消息。而上海以及浦东的大大小小官员也在各种场合表示,浦东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即将全面到期。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浦东依靠优惠政策和投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似乎渐趋弱化,浦东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已经来上海考察过了,听说发改委主任马凯已经圈阅,只差总理办公会讨论通过了。”一位参与制定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的浦东新区官员向记者透露,“现在我们还不能对此事多发表意见,毕竟还没有最后批下来。”该官员出言谨慎。 这一消息最早是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在2月底向媒体透露的。他表示由上海市发改委和浦东新区政府制定的相关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并正在审定过程中。下一步,国家有关部委可能会到浦东来实地调研、考察。 张学兵表示,浦东开发15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的结果。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确实给了浦东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分为两大类,一是浦东享受经济特区的部分政策;二是浦东享受经济开发区的全部政策。 张学兵指出,浦东15年的发展,主要还不是靠政策,而是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现在,全国各地早已走出了简单地依靠政策发展的阶段,都已进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国家发改委牵头,希望浦东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浦东要符合这种要求。 据了解,全国目前还没有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浦东和深圳都在争取成为这一试验区,试验区的具体内容也尚在细化之中。“对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大家心里也没底,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没有人知道。”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张汉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浦东在这个时候申报改革试验区应该是希望通过政府体制改革,轻装上阵,获得后续发展的力量。” 此前,张学兵在浦东新区人代会作区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浦东要按照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以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瓶颈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中央现在的倾斜政策重点开始放在中部和西部,不太可能再给东部什么优惠政策。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搞体制创新。”前述官员告诉记者,“如果能批下来,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再一次获得政策先机,先行先试,走在前面。”该官员对此充满期待。 试水体制创新 “跟其他地方比起来,除了在税收方面的优惠以及外资银行在陆家嘴可以开办人民币业务以外,浦东的优惠政策的确已经不多。”上海社科院厉无畏对此直言不讳。他告诉记者,浦东的确面临转型,并早已开始为转型谋划。 “浦东希望发展成为电子化商务中心(ECBD),争取作产业基地;同时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也在申请建成自由贸易区。但这些目前都还在等待国家批准。浦东也提出了要搞创意产业的思路。”厉无畏表示。 浦东新区新闻处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目前的宣传思路不再是政策招商和资源招商。“我们现在是讲整体优势招商,靠区位优势、靠人才、靠环境来吸引企业。”他告诉记者,浦东正从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做出切实的改变,如招商引资以前需要两个月才能办妥手续,现在缩短为两周,而且改为“一门式”服务;而且企业登记制度也由以前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3天,并且由收费变为免费登记。而外高桥保税区实行的“区港联动”正是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 “这意味着浦东已经在行政审批制度上‘先行先试’。而这显示的正是观念的变化。以往浦东更注重发展总部经济,现在也希望能为更多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这样可以吸引来更多和大企业配套的附属企业,在浦东形成产业链。不管是先进制造业还是先进服务业,形成产业链才不会架空。”张汉亚表示,“浦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即使没有优惠政策也能有强劲发展后劲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