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每年修10万座三小工程保粮食生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 16:33 新华网 | |||||||||
新华网贵阳3月26日电(记者周芙蓉)贵州省从今年起每年将新修10万座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三小”工程,以增强粮食生产中的抗灾能力。 贵州省水利厅厅长朱开茗在正在召开的贵州省水利工作会议上介绍说,贵州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较为薄弱,抗灾能力
不强,耕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今年在省财政新增的专项建设补助资金中又安排78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三小”水利设施建设,力争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以上。 据了解,贵州降水在区域上大体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趋势,且与生产力要素不相匹配,耕地、人口及主要城镇多分布于水资源量较小的河流上游或分水岭地带。而下游地区尽管水资源量大,但地少、人口少,地表渗漏严重,地表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地表水缺乏,十天不下雨就旱。因此贵州总体上是工程性缺水,但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河流上游地带又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 水旱灾害频繁的水情特点决定了水利是贵州农业的命脉,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三小”工程成为贵州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贵州在农村广泛开展了以“三小”工程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益民工程”建设等项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