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首届中国经济学奖 > 正文
 

经济学四老荣获国家最高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 09:43 深圳商报

  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

  经济学四老荣获国家最高奖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 今天,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奖项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

  曾培炎、李铁映、王忠禹、李贵鲜等领导参加了颁奖典礼,并为荣获“杰出贡献奖”的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四位经济学家颁发了证书、奖杯和奖金。

  据了解,这四位经济学老人最小的是吴敬琏,已经75岁,年龄最长的是薛暮桥,已经101岁,马洪和刘国光分别为85岁和82岁。

  薛暮桥和马洪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到场领奖,由薛老的女儿薛小和、马洪任理事长的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副理事长李罗力代替领奖。

  曾培炎副总理在致辞中说:“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这四位学者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代表,他们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理论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代,更是在突破传统理论与观念的束缚,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制定改革开放与发展政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学术思想历程,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了新中国的经济思想史,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思想史,在他们身上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品质。”

  据介绍,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评奖活动,首届奖励对象是自1978年以来,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发展和改革重大政策制定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撰文/徐香梅邹蓝苗凡卒傅盛宁

  薛暮桥

  简历:薛暮桥生于1904年10月。1948年起,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委顾问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

  转折时期发挥重要影响

  薛暮桥是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决策咨询工作的卓越的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坚定倡导和积极推动市场导向改革、提倡和坚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转折时期,他都发挥了重要影响力。

  1990年在治理整顿期间,他撰写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和《致中共中央常委的信》,建议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结构和效率问题,继续推进市场导向改革。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起,薛暮桥就一直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建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

  马洪

  简历:马洪生于1920年5月。历任东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东北局副秘书长,后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78年以来,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跨学科取得全面成就

  马洪在老一辈经济学家中,他是为数不多的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取得全面成就的学者。马洪积极倡导和推动中国市场取向改革,较早提出和支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

  1993年10月马洪出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综述和总结的优秀理论文献。

  马洪主张稳健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他深入剖析中国经济结构的弊端,主张建立合理经济结构。马洪也推动和组织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技术革命与对策、经济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等有助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各方面理论指导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刘国光

  简历:刘国光生于1923年11月。20世纪50年代前往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入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深入总结“软着陆”经验

  刘国光的开创性贡献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

  早在1979年,刘国光就深入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1987年,以他为主的课题组提出了著名“稳中求进”的改革思路。

  1992年,刘国光在十四大前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对待资源,必须明确用市场配置为主的方式来取代行政计划配置为主的方式。

  在1997年《论“软着陆”》一文中,刘国光深入总结了“软着陆”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

  1998年-2002年,刘国光对通货紧缩过程中中国经济运行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治理政策的取向。

  吴敬琏

  简历:吴敬琏生于1930年1月。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5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84年以来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始终鲜明坚持市场取向

  吴敬琏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吴敬琏始终鲜明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主张。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论证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1992年4月,吴敬琏向中央提出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的建议。1997年,由他领导的课题组,向党中央提交的研究报告,对确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作出了贡献。2000年,吴敬琏提出要建立“好的市场经济”,警惕滑入“权贵资本主义”的泥坑。上世纪90年代末吴敬琏关于确保所有者“在位”,防止“内部人控制”等论述,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徐香梅 邹蓝 苗凡卒 傅盛宁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