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联合国合作 发改委千万美元助推中国量化小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 07:04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侯利红发自北京 23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国家发改委具体组织实施的“支持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举行了签字仪式,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启动资金为1000万美元,是未来5年中国与联合国开发署最重要的合作项目之一。“支持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项目旨在量化“小康”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并为“十一五”规划以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提供政策研
昨天(2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专门负责此项目的官员郭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项目将在中国5个省区进行试点,分别是四川、湖南、青海、吉林和江苏。 “小康”项目诞生记 2000年,联合国召集160多个国家的首脑举行千年首脑会议,首脑会议明确提出“消除贫困”这个千年发展目标。该目标下分若干子目标,主要包括:到2015年,世界贫困人口比起2000年要减少一半;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受教育的比例等等。如何衡量这些目标最终是否得以实现,联合国当时规定了48个具体指标。 “小康这个概念具有中国特色,但是它最大的不足在于过分感性,缺乏量化标准。”郭力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小康”概念诞生,2001年之后,中国再提“小康”时开始以GDP和人均年收入来加以量化。小康指标除了经济指标,还有文化、环境指标。虽然,中国在社会性别内容上不如千年发展目标那样重视,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小康指标其实比千年发展目标更加广泛和细化。 2004年3月,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开始大力促成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华代表处接洽,双方开始项目的研究论证工作,经过多次磋商讨论后,项目文件内容终于达成一致。 启动资金将投入四个方面 1000万美元启动资金,“是中国和联合国经过谈判而达成的共识。”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官员张福东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决定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力度,规定发达国家提交给联合国或直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官方发展援助的发展基金,必须由现在的GNP(国民生产总值)的0.2%增加至0.7%。 据了解,今年3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自在联大发表讲话,提出了关于千年首脑会议后续行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建议发展中国家在2006年之前都要制定和执行实现千年目标的国家发展计划。同时,发达国家从2006年开始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2009年达到GNP(国民生产总值)的0.5%,2015年达到0.7%,并把这一要求作为发达国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条件之一。 关于这1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将如何运用,郭力表示,它们将被投入到四个方面:一是调研所需资金;二是组织对试点省区进行评估;三是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主要是统计局官员)进行培训,向他们推荐一些更好的政策;四是进行全民性的小康宣传。 将为“十一五”规划提供政策支持 “这个项目本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定义小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郭力说,联合国站在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并结合中国“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等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决定资助中国政府对小康这一概念进行指标量化,帮助中国更好地对发展进程进行评估;从长远来说,则是在学习借鉴国际做法和经验及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为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以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提供政策研究支持。 国家发改委在选择省区时注意兼顾到地域区位和经济发展规范,因此,代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和不同经济发展层次的四川(西南)、湖南(中部)、青海(西北)、吉林(东北)和江苏(东部沿海地区)5个省区入选。 在未来5年内,这5个省区的小康进程和所有相关统计数据将被一一记录在案并进行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专家也将到试点进行调研。 在3月23日举行的项目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明确表态,国家发改委为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建立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机构,聘请国内外高级专家、技术顾问提供咨询和指导,研究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