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金融改革及创新:持续小步快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 03:25 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一周,金融领域涌现的新闻让人目不暇接。先是“张恩照去职事件”浮出水面,郭树清次日的迅速到位,显然让建行免于由“人事真空”可能引致的内部动荡。然而几日后,随着境外和国内媒体披露“张恩照美国被诉”案,公众对该事件的瞩目继续升温,对于中建两行上市的深层次思考也再度启动。就在“张恩照事件”的追踪和思考走向深入的间隙,似乎有些出其不意,金融决策层上周不事张扬地推出利率“组合拳”,各家银行正在稍嫌混乱地琢磨如何“享用”自己的“定价权”时,央行网站又传来消息,几年来久议未决的金融创
新——资产证券化最终获批。

  银行治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每一个都是令人兴奋的“关键词”,我们以为,如若不在宽阔的背景下来观照这些词汇,它们所隐含的话题意义和对日后中国金融走向的影响,很可能会被我们的匆忙关注所忽略。

  先说银行治理。近日的“张恩照事件”,相对重量级低了许多的“高山案”,再加上遥远些的“王雪冰事件”和“刘金宝事件”,无一不指向银行治理。完善的银行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产权结构、人事架构、目标函数、问责制度、风险管理,无不涉其中。如何让负面个案的爆发成为“随机性误差”,而非“系统性误差”,是全面管理的难题,也是长期坚定结构改革的目标。我们认同这种审慎的观点:和旨在推进银行治理的上市相较,上市前的“自我治理”更为重要;在按部就班、紧锣密鼓,抑或暂停审视的方案考量中,我们更为赞同注重深层次结构因素而非表面业绩的思维方式。

  再看金融改革。上周四,央行关于利率的两项政策被媒体广为传播,一为将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为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没有被广泛传播、目前还停留在商业银行的消息其实还有一条,即金融机构可以自行确定同业拆借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不再是硬性的参照标准。

  正如多家媒体所指称的那样,三项利率调整可谓“组合拳”。其实,三项政策的深远意义还不止于三:调高住房贷款利率,虽不能立竿见影抑制“发热”的房地产市场,但利用市场化杠杆而非“行政手段”来治理“局部过热”,不失为一个值得赞赏的政策取向;让银行自主确定利率和首付比例,而非一刀切,不仅仅具有政策取向的含义,看看各家银行不无慌乱、甚至有些无所适从的反应来看,央行希冀商业银行“提高定价和风险溢价管理能力”之深意尽显;调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尽管我们还无从获知央行下一步动作的走向,但考虑到中国内地目前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为超额准备付息的经济体,我们更愿意将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理解为一种趋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管理水平,理顺中央银行的利率关系,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央行如此这般的“自我表达”显然也是“题中之义”;而放开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利率,政策的主要出发点虽在券商保证金的利息回报,但一石二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也再次启动。

  还有金融创新。无论是因为方案蓝本多易其稿,被外界猜测可望入围的银行时多时少,还是因为多次“即将获批”的消息事后被“证伪”,总之,业内为资产证券化这只“掉下来的鞋”等待了很久。拟议中的国开行和建行的具体实施方案还不明朗,大致的图景是:两家银行均采用“表外融资”的方式,意即真正的资产证券化,而非以往曾经考虑过的“准资产证券化”。国开行的方案很可能是购买并持有中小银行企业贷款,面对机构投资者发行债券,并在银行间债市流通;建行则可能将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央行公布的信息显示,共计有10个部委参加了首次“协调会议”,该项创新所涉关节之多可以想知。

  再次梳理“银行治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这三个关键词所对应的近日新闻故事,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共同点”——每个故事均方向明确,却语焉不详。张恩照美国涉案已被披露,但内地的潜在投资者却未被以任何官方形式告知;央行推出了三项利率“组合拳”,公众被告知的却只有三分之二;最后,资产证券化方案已定,但遍寻公开信息,具体方案却无从获知。

  我们深知中国金融改革的复杂与艰巨,因而为改革和创新的每一个“持续小步快走”鼓与呼;与此同时,我们也乐于见证金融透明度的不断提升,因为透明恰是银行治理和公共政策的重要尺度之一。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