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正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文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19:12 《国视咨讯》

  本文结构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议程草案中的5次实质性会议对应,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今年论坛的主题与中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计划所关注的重点相一致。经合组织于2002年发表了题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国内政策挑战》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总结说,为了实现以下三大目标,需要改善中国的施政:推动所需的
经济改革、更好地贯彻实施政策、和鼓励更为有效及更负责任的公共行动。因此,经合组织将在2005年5月发表《经合组织中国施政报告》(The OECD China Governance Report)。这份报告涉及一般施政问题,如公共财政,和诸如银行、知识产权等特定政策部门的施政问题。这份报告确认了施政问题对于有效地应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各次会议中讨论到的各种挑战的重要性。

  第二次会议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经合组织2002年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潜力的实现将取决于其能否成功地继续并加强国内经济改革。根据中国的现状,各项改革的结果越来越依赖该经济体中各重要角色(政府、企业、工人、及金融体制)所采取措施间的相互作用。改革工作应强调整体经济政策,而不是某些特定的部门,以促进更有效的资源分配并增强市场效能。对此,《经合组织中国经济调查》分析给予了肯定。该项调查正在进行当中,并将于2005年7月完成。

  经过一段一直持续到2004年初的高速发展时期后,中国经济在当年年中出现了停滞,但在下半年又迅速反弹,并使2004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快于2003年。显著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造成了经济增长的短暂减速。年中,行政举措使得对非银行部门的放贷几乎停滞。但是实现稳定后,贷款数额最近又重新开始增长。去年年中的经济减速在投资项目的投入要素生产工业和汽车等极为依赖信贷进行销售的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去年最后一个季度,银行提高了利率。但由于信贷配给所暗含的实际利率远远高于法定利率水平,因此这样的步骤不大可能会对需求产生太大影响。

  的确,随着更多外国资本流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贷款数额在年末开始反弹,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姿态在接近年末时似乎也有所松动。财政政策从紧,税收增长超过支出增长。的确,中国政府已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基础设施开支的增长。与此同时,政府一直在严格地实施适用于新投资的土地分区和其他规则,以期减少它认为支出过多的几个行业资本形成的增长。在经历最初实施这些措施所带来的扰乱后,企业似乎已经找到缓和行政举措所带来影响的方法。尽管如此,随着出口的激增、进口增长减缓(由于国内供给扩大),内需的增长的确已经减缓,下半年的反弹与对外部门有很大关系。

  尽管经济活动的增长在2004年下半年出现了回升,通货膨胀率(以消费价格指数计量)却降低了。这主要是由于取得较好收成后,食品价格保持稳定所致。此外,尽管投资货物价格增长率很高,其价格上涨速度还是有所放慢。商品和石油价格的飞涨导致2004年的经常帐盈余下降,尽管进、出口量的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由紧缩性政策造成的增长放缓的程度将受到几个因素的限制。由于存在显著的发电量短缺,对电力生产的投资可能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几乎为负数,这使得消费者不再愿意将存款投向这些传统资产,从而推动了对房地产的需求。更为严格的政府规章条例对新房产的供应造成了不利影响,产生提高价格的总体效应;但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收入提高依然快于价格上涨,从而扩大了需求。

  在其余的私营部门,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留存收益。2004年的盈利状况尤为喜人,其中工业部门的利润增长接近40%。这种高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工业部门的影响。过去7年来,农民收入的最强势增长也刺激了消费。最后,随着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从经合组织经济体进行采购,以及在稳定的汇率和低廉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条件下继续保持的强大竞争力,出口需求看来也将会保持在高水平。此外,尽管开始对服装出口征税,但曾经限制服装外销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将被终止。这应该能够促进出口增长。总的来说,在2006年经济复苏以前,2005的经济增长可能将低于预期的水平。预计世界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会放缓,这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减慢。

  存在的一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当前经济周期的结果不尽人意。据我们预测,近几年产出的增长潜力大约为8.5%,但接连两年,实际的产出增加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测值,从而导致了更普遍的过热风险。此外,随着经常帐户的加强和资本流入的增加(这其中具有投机性质的部分可能会不断增长),经济的流动性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从而可能导致泡沫的产生,并将降低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对政策组合的变动可以缓解这样的不利风险,譬如采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减少银行贷款对行政管制的依赖,和更高的存款利率。最近做出的允许银行完全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决定,是向实现该目标迈进的第一步。三大主要银行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绝大部分的不良贷款已从其资产负债表中消失,适当的风险评估模式似乎也已到位。这些改革是否能够最终实现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进行资本分配的目标,尚有待观察。这仍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请看以下关于第六次会议的经合组织文献)

  表1. 对中国的预测数据

  2003200420052006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39.58.08.5

  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1.23.94.04.0

  财政余额(GDP百分比)-2.5-2.0-1.7-1.7

  经常帐户余额(10亿美元)45.915.921.622.9

  经常帐户余额(GDP百分比)3.41.01.21.1

  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数据为与上一年相比的百分数变化。通货膨胀指的是消费价格指数。

  材料来源: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来自国家信息来源。2005年和2006年的数据为经合组织在其《经济展望76》中的估计和预测。

  第三次会议

  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

  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并能帮助我们应对当今时代中的众多社会挑战。此外,随着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的经济趋向全球化,更加地以知识为导向,创新表现的决定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合组织各国政府正在利用“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框架和对创新新模式的更深理解,进行政策调整,以提升创新表现。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在决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国际竞争力方面,也变得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除了要面对全球化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带来的新变化,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并做出执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相关承诺后,中国急需发展本国的创新能力。要求中国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性和压力,能极大地帮助中国实现以技术升级和融入全球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战略。经合组织的研究显示,通过对发明者提供保护,知识产权制度能帮助推动中国国内的技术创新,并促进国外技术的转让。

  中国已采取措施改革和加强其国家创新体系,并通过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以下为各项引人注目的举措:

  政治领导层在制定了“科教兴邦战略”后,又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政策和行动计划(例如863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火炬计划、以科学和技术促进贸易行动计划等)以加快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从事研发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自1999年后期以来:目前,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日本,并可能将很快超过整个欧盟。中国还扩大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数量,到2006年,理工类毕业生在同年龄组所占的比例将与经合组织国家基本持平。

  急速增加对研发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自90年代后期以来:研发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在2002年升至1.22%,扭转了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下降趋势,并向政府制定的在2005年达到1.5% 的目标迈进。

  通过减少数量和引入项目资金的方式来支持公共研究机构改革。

  根据对世贸组织成员的要求,修订知识产权立法。

  通过开发高新技术园区,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10年内,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从1% 增至15%,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值的贡献从1995年的1.9% 升至3.7%。

  快速增长的高技术出口:中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贸易自1996年以来经历了引人注目的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28%,而经合组织国家为4%),现其贸易额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经合组织2004年度信息技术展望曾提到这一点)。

  在出口总额中增加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其他商务服务的份额,补充稳定增长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年收入。

  增加与高新技术和研发相关的外国直接投资,推动强劲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贸易。

  尽管目前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中国当前的创新体系和其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仍处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期。以下为转型和发展时期所具有的特征:

  尽管最近国内的专利申请激增,中国大多数发明的质量和附加值仍然很低。很少出现真正具有良好商业潜力的技术发明。

  虽然中国已成为制成品的世界工厂,但其出口产业缺乏创新能力,中国的高技术出口很少以本国的发明或知识产权为基础。

  为了能成功地应对来自印度和其它地区的挑战,需要更多地参与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其他服务贸易(包括外包和向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转移)。

  外国公司(包括合资和独资)占中国高技术出口的80%。例如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大多数与研发有关的活动都是由外国附属公司进行的。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仍然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水平,因而无法激励中国企业进行发明创造,也无法达到国际商业界的期望。

  尽管行业增加了研发经费,中国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依然不佳。中国的公司还没有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

  除了一些主要的国立大学,在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大学成为一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这些大学大约从事全国研发工作的10% ,而这一数字在经合组织地区超过18%。

  以上的评论是根据几份经合组织的研究报告——特别是《2004年度科学与技术展望》、《2004年度信息技术展望》、《2004年主要科学与技术指标》——做出的。在科学与技术政策领域,经合组织与中国进行了非常良好的合作。这种良好关系始于1990年代,两方在科学与技术统计方面开展合作,经合组织在其科学与技术指标报告和有关《中国:一个新兴的知识经济》的论文中加入了有关中国的内容。2001年12月,中国成为经合组织科学与技术政策委员会观察员国。在此后的两年中,双方间的合作进一步加深,经合组织将与中国科技部一起回顾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另外,在与高新技术有关的领域,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方面,还有扩大经合组织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潜力。2002年进行的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发展和改革的回顾,和即将完成的《2004年度经合组织信息技术展望》(the OEC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look 2004)的中文翻译,将为双方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合组织将在2005年发表一份题为《促进中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和实施:经合组织与中国的对话摘要》(Promoting IPR Policy and Enforcement in China: Summary of Dialogues between OECD and China)的报告,并将对中国电信行业再次进行回顾。

  第四次会议

  公共财政

  中国经历的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导致其公共财政的重要转变。在国家收入方面,随着计划经济的传统收入机制被市场机能所削弱,初期的挑战是引入赋税以获取收入。在支出方面,初期的挑战是创建先前不存在的现代预算程序的体制基础。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决定都在“计划”中做出,而预算实质上成为了次要的会计工具。中国已成功地应对了这些重大挑战,目前已经确保了收入的增加,并且创建了现代预算程序的基础。现在中国可以着手解决尚待处理的众多问题。

  在收入方面,要处理好税制的设计问题,也就是要消除不符合现实之处。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从对消费、投资、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出口计征的增值税——提供了大约一半的中国税收——转向仅对消费计征增值税,消除其他税种中的歧视性内容,例如存在两套分别针对外国和国内企业的不同企业所得税制度。在支出方面,面临的新挑战是确保,向综合预算(包含所有收入和支出)方向的转移已经完成,而且所有具有财政影响的决定都能在预算过程中做出。

  然而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其高度分散的财政体系。中国的行政机关包括五级,分别为国、省、州(市)、县、乡镇。国家政府仅占中国政府开支总额的30%。四个国家以下级政府则占剩下的70%,其中第三级和第四级政府所占的份额最大。例如,几乎所有的中国社会保障支出都由州(市)和县承担,其中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其他收入支持及福利计划。此外,中央政府缺乏对省级和其下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有效控制,这可通过各省间的显著差别表现出来。

  在中国,不同省份具有的财政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相同省份的不同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尚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该项制度旨在确保地方政府能得到充足的资金保证,以实现国家保证重要公共服务的提供的民族使命,例如基础教育、养老金、失业补助。转移支付的数额不充分,而且它们不能到达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最低一级政府。另外,由于各级地方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在预算编制上的进步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地方政府所实施的相关的变革。到目前为止,在预算编制上取得的成就还主要集中在国家级政府部门和富裕的沿海省份。

  中国急需改革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职责和责任的体制安排。在公共财政问题以外,这对良好地实施政策基本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的确,《中国施政报告》说明,对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不充分组织安排会影响不同部门公共行动的效率,例如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或统计数字的编制。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问题,更概括地说,就是明确规定使公共服务到位的公共策略。

  第五次会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

  1)贸易

  经合组织贸易委员会已把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经济效果和系统效应,列为其工作的重点。经合组织贸易理事会最近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影响的定量研究,并对给亚洲的影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有关入世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的经合组织区域贸易论坛”开始于2001年。2004年6月,该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会议,并提出了最终的研究报告。经合组织的研究旨在对保证中国平等地进入世贸组织成员国市场的全球影响进行量化,并特别关注对亚洲的影响,以及由中国在世贸组织所做承诺带来的新的贸易与投资机会。该研究报告提出,对中国来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极大地加强了其经济安全。特别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结束了美国国会对中国最惠国贸易地位的年度审批,从而确保了中国能够进入其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对其贸易伙伴来说,中国的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并确保它们可在可预测的、透明的、和可实施的法规条件下进入该市场。

  该研究报告指出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提高了中国作为世界市场供应商的可靠性,并因此刺激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从其它亚洲国家转移了一些外国直接投资)。与相当可观的技术溢出效应相联系,增加的外国直接投资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巨大的福利收益。至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该研究指出中国巨大的劳动力完全融入国际劳动分工可能会给四个东盟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带来相当程度的福利损失;但这只会在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从这些国家转移到中国时才可能发生,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这四个东盟国家没能尽快地吸收国外的新技术,并积极开展本土技术创新的条件下才可能导致福利损失。

  在2005至2006年这两年期间,秘书处将要开展的工作有(1)中国的贸易和增长对特定经合组织国家和俄罗斯联邦的影响,(2)对中国的银行和电信行业中存在的服务壁垒进行衡量的定量研究。在2006年第3季度,贸易理事会将在中国举行一次“区域贸易论坛”,其主题为“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经济效益:中国、俄罗斯和中亚经济体的经验”。

  2)宏观经济的相互依赖

  25.作为经合组织政策协调水平发展项目的一部分,经合组织发展中心最近完成了一份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相互依赖的新问题。该研究反应了经合组织对全球经济中新的宏观经济关联的影响的关注,以及对这种影响做出适当政策反应的探求。中国的出现是经合组织与非经合组织国家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的一个重要特征。

  26.的确,与仅仅10年前相比,经合组织地区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宏观经济相互依赖的单向性特征已经大为减弱,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增长所致。随着经济政策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得到加强,这就要求管理当局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相对于贸易关联,金融关联的重要性似乎在加强,在制定出适当的政策之前,这给我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带来新的挑战。

  27.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呢?现在看来,中国管理当局有可能将设法实现其经济的软着陆,我们预计这对全球增长的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是积极的)。但是,发展中心的论点是,与适度的放缓相比,中国增长的急剧放缓将相应地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28. 最后,相当规模的资本流入和经常帐户盈余大大地增加了东亚国家中央银行的美元储备,因此可以减缓美元实际汇率下跌和美国通货膨胀上涨的影响。这使美国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实施通融的货币政策,由此加快美国的就业复苏。另一方面,紧跟汇率制尚未造成严重的问题,至少是在中国。虽然通货膨胀已经上涨,但由于“隔离政策”(由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以消除过度流动性)的成功,通胀率现在似乎正在回落。但是,人们对隔离干预的持续时间表示怀疑,特别是当资本流入如2004年12月那样达到每月400亿美元。

  29.亚洲的高储备政策和有限的汇率灵活度可能会对经合组织国家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亚洲中央银行减少美元储备,美元对欧元汇率可能会降低,而欧洲中央银行可能会试图稳定欧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另一方面,如果东亚国家不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不上涨的条件下,那么或者由欧元区首先通过加强欧元来调节全球不平衡;或者由美国实施一系列纠正性的财政措施(总统的拟议预算对此有所表露)。

  第六次会议

  金融体制改革

  30.政策改革正在使中国经济发生转变:从以国家指令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金融体制能对各经济角色的行为施加积极影响的经济体制。1990年代进行的重要改革包括,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分离和新商业银行的创建。与此同时,管理当局依照国际惯例加快了对金融监管标准的升级。

  31.这几年经合组织一直在密切注意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经合组织在2002年发表的题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的研究报告包含了对其金融体制的详尽分析和政策建议。其后,中国开始着手解决该研究中提到的许多问题,并制定政策解决不平衡问题,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迄今为止,政策措施是否已经足够,是否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中国施政报告对银行业中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32.中国具有很高的储蓄率(大约为国民收入的40%),并且绝大部分储蓄为银行存款。但是,中国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财务质量依然很差,这表现为低收益、资本不充足和过多的不良贷款。的确,如果使用严格的贷款分类标准重新核算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产负债表,它们中的大多数将是资不抵债的,或者最好也只能是资本不充足。

  33.直到最近,银行管理体制才提供了激励机制,鼓励银行成为能向股东提供有竞争力的投资收益,并维持高审慎标准的追求利润的机构。银行不具有明确的所有人。传统上,它们的信用评估和控制体系薄弱,结构上的缺陷使它们无法进行信用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不是由具有明确授权、以实现良好财务绩效为目标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大型国有银行并不是完全由中央机关控制,传统上它们部分受制于来自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党组织的压力。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意味着政府的巨额潜在负债,并表明银行体系无力行使通常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监控职能。

  34.2003年,管理当局断定银行还没有充分地改正其行为。因此,必须要在改善银行治理的条件下,才可进一步利用公共资源来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虽然在本方案中所包含的许多具体措施已经被讨论了好几年,从一个整体来看,本方案是试图改变银行行为模式的最为严肃的一次努力。与此同时,提升银行监管能力的行动也开始加快。2003年创建了一个新的机构—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维持严格的银行监管规范,并指导银行的调整与重建。

  35.由于国家是所有者,导致了缺乏预算约束问题。为了解决这一一问题,银行被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希望明确规定职责将会提高绩效表现。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仍将拥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过半数所有权,但它们的所有权将被分散,预计国内产业、外国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有望获得战略股份。这些变化将使中国国内银行接受更为健全的有关银行监管和治理的法规的约束。这是对具有公司组织形式,并在交易所上市的银行的要求。银行也将会受到来自评级机构和证券交易商的更为严格的监督与审查。

  36.允许外国银行作为战略伙伴参与主要国有银行的事务是中国管理当局的官方策略,这不是为了获得中国国内相对充裕的资本,而是为了从外国银行的专业技能中受益。外国战略投资者很可能是来自经合组织国家或其他金融中心的主要银行。它们具有最先进的银行知识,和诸如在银行信用评估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技能。在许多新兴市场,这些技能依然是相对稀缺的。例如,中国的消费金融和抵押市场依然不发达,评估小型和私营企业信贷价值的技能有所欠缺。因此外国银行将有机会对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大型中国国内银行进行战略投资。

  37.中国政府已在四大主要国有银行中的两家启动了改革“试点方案”。通过资产重组和治理体系的革新集中资源整顿这些机构,2003年年底注入450亿美元进行资产重组。2004年6月再次注入150亿美元。结果这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4%,其坏帐备付几乎覆盖了四分之三的不良贷款。股东将能够选择管理层,并责成管理层在2007年之前达到基于世界标准的绩效基准。政府很可能会对第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进行资产重组。中国的股份制银行已经具有更多元化的所有权结构和相当程度的外资控股。政府将允许外国所有者占有这些股份制银行三分之一的股份,并最终达到49%的股权。大多数对外国银行的经营限制将被取消,世界水平的机构将使市场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38.我们对银行系统情况的评估是,2003年以来的政策变化标志着过去20年所推行的政策改革加速前进。尽管如此,问题依然存在。不利的信贷筛选过程曾促使银行授予疲软,但享有特权的借款人足够多的信贷,以防止它们破产。主要银行正在尽力朝多样化的方向调整贷款组合,规避对这种高风险企业的授信——银行必须对国有企业发放风险加权贷款,这个进程可能会得到加强。的确,家庭贷款的年增长率达到50%,其中大部分为抵押贷款。现在银行贷款组合的15%为个人贷款,不良抵押仅为贷款总余额的1%。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是否足以转移已确立的利益集团对银行的控制。按照国际标准,四大国有银行是十分庞大的,这样的巨大规模不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应适当地缩小它们的规模。但主要银行所采用的模式在较小的股份制银行中的应用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

  39.现在不能确定外国银行是否愿意扮演在当前计划中所构想的角色。外国银行也许不愿冒险成为战略投资者,因为它们要承担财务损失和名誉损失的风险,但却不能行使足够的控制权。

  40.致力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外国银行可能会发现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市场进入方式,例如,通过建立支行或分行,或通过与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银行作为赢利机构的经营历史更为明确,所有权、控制和管理更加透明,资产负债表更健全。

  41.公司化和上市未能有效地改善中国非金融公司的公司治理。因此,如果不能加强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将很难使银行的治理得到改善。特别是要尽快颁布期待已久的新《公司法》,该公司法需要包含有关不同的类型股东进行表决的程序,和独立董事的选举模式的规定,以便更好地保护少数股东的权利并提高绩效。颁布新的破产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这能给予银行更大的权限来处理不良贷款抵押资产。

  42.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计划的改革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我们相信,这些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和治理问题与国有商业银行同样严重(如果不是决对的话)。如果没有针对这些机构的有效方案,改革计划将是不完善的。(资料来源《国视咨讯》)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