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作过预测与分析。中国政府已经确立了在新世纪前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分析预测。课题组分三种情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按照基准情景,“十一五”期间经济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照不变价格(2000年价格)计算,“十一五”期末GDP总量按美元计算将达到23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左右;2010~2020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7%左右,到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47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3200美元左右。
表1.1,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2005-2020)
|
2000-2005 |
2005-2010 |
2010-2015 |
2015-2020 |
2000-2020 |
2005-2020 |
基准情景 |
8.5 |
8.1 |
7.5 |
6.8 |
7.7 |
7.5 |
协调情景 |
8.5 |
8.5 |
8.2 |
7.7 |
8.2 |
8.1 |
风险情景 |
8.5 |
7.5 |
5.8 |
4.8 |
6.6 |
6.0 |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善同等执笔),经济增长潜力和“十一五”及2020年经济增长前景,(课题报告,即将出版)
推动“十一五”期间以及2010~202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将仍然是快速的资本形成,其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协调发展情景)、66.7%(基准情景)和71.7%(风险情景)。同时,由于城市化、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到2015-202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十五”期间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实现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与制约因素
1.2.1 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
第一,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通常,资本积累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经过数十年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1100美元,GDP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投资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左右,拥有世界第二多的外汇储备,同时,投资环境不改善,成为世界上最具吸收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因此,未来发展的资本瓶颈已经基本克服。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迅速增长所需要的许多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装备国内生产量相当可观,还有大量进口以弥补不足。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优于以往的。
第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五”期间,第二产业保持着最快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0.3%;第三产业增速略低于GDP增长率,年均增长8.1%;第一产业年均增长2.7%。2003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2.2%。工业结构内部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升级特征,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3年的不到10%,2002年已经超过20%。
中国发挥低成本制造的比较优势,接受了大量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迅猛增长和初级产品进口的急剧增加成为近年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2004年中国出口产品中制成品比重高达93.2%。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将逐步上升,中国的比较优势将从简单的组装向更高附加价值的制造活动提升。但是,中国地域广阔,沿海与内地发展水平落差明显,因此,一些低附加价值的加工活动可能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而不是完全搬离中国。同时,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国内市场广阔,增长潜力巨大
“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5%和5.1% ,带来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分别增长9.2%和5.2%。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消费结构升级,2000至200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了2.3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中,对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居住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其中,交通通讯消费比重上升最快,其次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近年来,居民对汽车、住房等高价消费品的需求正在逐渐增长。消费结构的升级,必将引导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促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只有43%,未来城市化进程的势头仍然强劲,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大批农民向城市转移,一方面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城市基础设施产生巨大需求,带动投资需求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城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会逐渐向农村扩散,从而带动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第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资环境持续改善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未来改革进入不断深化、完善的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政府职能转换和经济体制创新步伐加快,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中国国内民间投资的活跃,保证了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还会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收益依然很大。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程度的加强,中国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正式渠道也将不断拓宽,更多地实现经济发展的“后发”效应。
1.2.2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良好,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是一条坦途。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些隐性或显性的问题,才能确保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第一,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在未来15年中国将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是资源消费高峰。2003年中国石油、铝、铜、镍、钢铁、煤炭和水泥的消费分别占全球消费的7%、19%、20%、21%、25%、30%和50%。中国对钢铁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和日本需求的总和,而中国对铜、镍、锌、铁矿砂和水泥的需求也都超过美国。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10、1/20和3/5。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现。矿产资源的国内供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见表1)。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用水竞争加剧,水质恶化又制约水资源可供量的增加。非农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的势头十分强劲,土地资源将持续紧张。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又过于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 。按照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验,随着高速工业化阶段的结束,中国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将会回落。
表1.1, 中国主要矿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不断提高
|
进口依存度(%) |
2000年 |
2010年预计 |
2020年预计 |
石油 |
31 |
41 |
58 |
铁 |
33 |
34 |
52 |
锰 |
16 |
31 |
38 |
铜 |
48 |
72 |
82 |
铅 |
0 |
45 |
52 |
锌 |
0 |
53 |
69 |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一五”规则课题组,卢中原执笔,“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内部研究报告,即将出版
第二,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偏低。
经济体制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投资范围界定不清,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介入过宽,行政干预过多,忽视投资的经济效益。对民间投资还存在过多的准入壁垒和审批。二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投入过多,而公共服务开支仍然不足。四是土地、环境等资源管理不规范,价格失真,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成本高昂。
第三,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区域间发展差距、城乡差距、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调整,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舆情沟通渠道不畅通,社会领域各种常规性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势必干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第四,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经济环境,未来15年国际环境对中国有利有弊,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不利因素对中国发展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中国进入了贸易摩擦高发期,针对中国的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措施有增无减。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上能源、粮食和矿产品价格的波动势将对国内市场价格、企业成本和供求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会使国内经济运行出现异常波动。参与全球化将给中国带来一系列新的经济风险,而中国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宏观调节手段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
1.3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加了18倍,石油、钢、铜、铝的年消费量也分别增加了170倍、29倍、27倍和3608倍。其中,60%以上的能源和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占世界人口不足15%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进入新世纪,全球另外85%的人口将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日益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根据DRC去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从1980年到2002年22年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单位GDP能耗标煤从14.34吨下降到4.76吨,下降66.8%;单位GDP电耗从7200度下降到5200度,下降22.7%。从1971年到1999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而同期世界平均下降27.7%,欧洲国家平均下降11.2%,亚洲国家平均下降32.3%。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是,目前中国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0年,中国单位产品实物消耗指标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火电耗煤为24.1%,钢耗煤为20.9%,水泥综合能耗为44%,乙烯能耗为69.7%。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这说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必要,同时节约资源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中国在资源严重约束下推进现代化建设,唯一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新型工业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两年前中国新一届政府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观,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未来15年,中国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此,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形成创建节能型社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二是尽快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调整战略重点,在继续推进工业节能的同时,加强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将继续实行扩大开放政策,通过国际交换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扩大资源进口的同时,注重引进外部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特别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轻工业化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而且,中国将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