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沿海靠天吃水水乡污染严重 浙江水危机催生难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9:19 新京报

  沿海岛屿靠天吃水,传统水乡污染严重,在异地引水广受争议同时专家建议实行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沿海靠天吃水水乡污染严重浙江水危机催生难民

去年,东极岛上这位八旬老太靠邻居水管里滴漏的残水,度过了最干旱的几个月。本报记
者王蓉摄

  □本报记者王蓉浙江报道

  核心提示

  “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在浙江省工商联今年向浙江九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头号议案中,这组数字触目惊心。“浙江水资源危机影响之大,已经引发一种新现象———‘水难民’。”省水利厅一位干部称。按这位干部所指,伴随着河流流域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迁徙人群称为“水难民”,而在水危机情况相当严重的舟山、嘉兴地区,因连续两年大旱,已经有小规模的“水难民”出现。

  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缓解用水危机,使水资源系统纳入良性循环轨道,成为摆在浙江省政府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

  “那些日子,自来水几乎是十来天才出一次水。洗脸洗澡只能‘因陋就简’。脏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到海里去洗,洗得一身都是盐粒子。”住在浙江舟山东极岛的渔民陈建国说。去年10月左右,因为用水实在太困难,他女儿干脆带上外孙女上沈家门亲戚家去住了。“大人在海里泡泡也就算了,看着孩子穿得脏兮兮的,心痛!”在浙江,特别是沿海岛屿上,这样因缺水而出外避旱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

  据统计,浙江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虽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070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左右。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杭嘉湖、萧绍宁、温台平原及舟山群岛等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0%以上,但水资源仅为全省总量的20%左右。

  而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大部地区连续两年遭遇大旱使本已紧张的用水形势更趋严峻。在浙江,各类引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而围绕着用水的争议也一直不绝。

  “海上仙境”靠天吃水

  东极岛,是中国最东部的一个海岛,故名“东极”。每天早上,东方的第一缕曙光便照射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史载两千年前,著名方士徐福寻仙曾来到东极,传说神秘的东极正是海上列仙逍遥的地方,到处是珍禽异兽、奇卉异草,甘泉不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这个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如今才刚刚从两年大旱里缓过一口气来。

  走在东极岛上,印象最深的便是家家户户从屋檐上垂下来的导水管和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水缸。东极人的习惯是:在楼顶上砌个积水池,下第一场雨时,让屋顶积水将灰尘冲冲,或是用扫帚上屋顶扫扫,便算是给自家的“楼顶积水池”做了清洁;再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的水管流入自家水缸里,便成了生活用水———做饭煮菜、洗衣洗澡,最贫瘠的家庭都存有一至两吨的雨水时刻备用,因为雨是说停就停的。就连镇上仅有的一个自来水厂,其水源也全部来自“天上”。

  因为连续两年的干旱,到了去年,几乎家家的水缸都见了底。去年1-7月降水量仅是往年同期的三成左右。就是梅雨和台风季节,也几乎连一场像样的雨都没下。

  一位八十来岁的孤老太太告诉记者,那些日子,她就整天守着隔壁家水管里滴漏的残水,一滴滴地接到小水碗里饮用。

  东极镇水厂吴尚峰厂长回忆,在苦苦维持了三四个月后,东极岛上水库里也仅剩下1000立方米的保底水。

  而岛上十几个坑道里的地下积水,也全部告罄。“后来实在没法,水厂便雇了大批民工在海岛上那些废弃的坑道里挨个找水。”为了节水,岛上用水实行“苛刻”的定时定量:自来水供水时间从平常的每天10小时“压缩”为4小时,超量水价最高达6元一吨。

  严峻的供水形势,使许多东极人离岛避旱。在舟山有名的“东极移民小区”———中兴小区五号楼一楼的蒋东亭老人告诉记者,去年大旱时,他家一下涌入了好几个东极、黄兴海岛的亲戚,“全是到城里来避旱的。最旱的两个月过了,他们也回家了。”一位渔民则告诉记者,除了出外投亲靠友,那些日子不少渔船也暂时离开了东极,驶向其他海岛或沈家门打鱼。这位渔民说,其实这也是为避旱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周围几个海岛都有人,有些海岛可以从舟山本岛运水,没东极这样紧张。”2005年春节前一场大雨,使东极历时两年的水危机告一段落。在此之前,岛上的自来水厂正准备花25元一吨的高成本从25海里外的舟山本岛引水。吴尚峰厂长说:“当时准备了四五只海船,计划引水5000吨以解燃眉之急。”

  迁徙带来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解决海岛居民的实际困难和便于淡水与电力供应,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大岛建、小岛迁、有条件陆岛连”的战略构想,试图将大批居民从资源短缺的小岛迁入大岛。

  至今,东极岛原住民外迁已形成三种类型:有人购房后将户口迁入舟山本岛;另一些人随船老大出去跑船;还有人到城里租房子陪孩子读书。

  人口的减少一定程度缓解了资源短缺矛盾,但也带来更多问题。

  东极岛现有岛民6688人,但常住人口仅3000余人,人户分离现象相当普遍。镇政府一位干部介绍,除户籍限制的原因外,一些岛民还寄望于原住小岛开发得到补偿或怕失去集体经济分配权益,因此在异地购房后不愿入迁户口。人户分离,使这些小岛渔民长期半游离于行政管理之外,给地方的选举、计生、治安、税费、各类统计等社会事务管理带来难度。

  目前留在东极的人,不是老年人就是买不起房子的经济困难户。“由于青壮年劳力外流,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减弱,党员年龄严重老化,基层组织办事效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位镇干部称。

  据东极镇2003年统计数据,在已迁移到城区的1425户渔民家庭中,购房的仅有601户,占42.18%,其余家庭无力购房定居。一些小岛渔民迁移后找不到工作或工期很短,以致生活没有着落。房租费、子女入学借读费等许多在小岛无需开支的各类费用又增加了他们负担。特别是近几年渔业生产不景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了城区新的弱势群体。

  据了解,这些迁移而未扎根的部分渔民,已开始出现回流小岛的苗头。

  水乡嘉兴用水告急

  在浙江,天灾并不是水危机的惟一成因,一些素有水乡之名的地方,已发生严重的污染性缺水。

  3月中旬的嘉兴街头,各类节水宣传品指导居民们要用淘米水洗菜、用洗衣水擦地,或者在抽水马桶水箱里放砖头,以节约冲水量。相应的事实是,该市居民用水刚刚从每吨1.65元涨至1.9元。

  很难想象,“理发不洗头,旅店不洗澡”的事实会发生在这个河网密集的城市。

  表面上看,嘉兴似乎并不缺水,但事实上,达标的可用水却十分缺乏。在当地人看来,来自上游的过境水污染是造成嘉兴缺水的主因之一。在历史上,嘉兴渔区就多次遭受上游江苏吴江市盛泽镇工业污水的侵袭,渔业生产遭受重创,并由此引发了媒体所热炒的“吴越边界争水事件”。

  嘉兴水利局提供的一份关于水资源质量的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二、三类水体(达标饮用水)占50%,四类(轻污染)以上的水只占18%.而在2000年,境内已无三类水体,四类水体占69.5%,五类(重污染)水体占30.5%,浅层地下水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全市几乎找不到可用的地表水,嘉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这使嘉兴市中心区域沉降量超过800毫米,现在仍以每年20毫米~30毫米的速度下降。

  尤其严重的是,嘉兴开采的地下水主要是得不到地面水渗入补给的深层承压水。

  为了控制地面沉降加剧的趋势,浙江省政府将地面沉降防治工程列入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任务之中,杭嘉湖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也已启动,宁波、上海等地也采取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的防治措施。

  但在地面沉降尤其严重的嘉兴,至今尚未启动地下水回灌工程。这里面的一个因素是,回灌是否是当前防止地面沉降的最佳渠道,这点在当地水利部门尚存在争议。

  而嘉兴目前采取的措施就是控制地下水的盲目开采。

  为保证群众生活用水,嘉兴禁采地下水的原则是“先供后封”,也就是首先给居民供上优质安全的自来水,再完成封井计划。目前,总计划投资19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经开工,力争在2008年前让全市居民喝上深处理的地表水。届时,嘉兴将全面禁采地下水。

  异地引水工程到处开花

  浙江引水前期工程(包括宁波、舟山、绍兴等地区)已于去年启动。

  在浙江,一个个异地引水工程到处开花———舟山大陆引水应急工程、宁波白溪引水工程、台州黄椒温引水工程、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和赵山渡引水工程、楠溪江引水工程、绍兴汤浦水库引水工程、义乌向东阳横锦水库引水工程等……

  而与此同时,关于引水的争议也不绝于耳。

  以宁波向舟山本岛进行大陆引水为例,同为缺水城市的宁波,在去年12月刚刚花7.8亿开建了从绍兴上虞汤浦水库引水入慈溪的首个境外引水工程。有人质疑,宁波在自家用水尚不够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保”舟山呢?

  “舟山大陆引水工程被列入整个浙东引水工程计划,很多工作是通过省政府牵头达成的。而每个城市在引水量配置上,都有相应规划。”舟山市水利围垦局办公室王主任称。

  而舟山水利部门另一位官员谈到另一层关系。“当时我们用量小,而且两市是近邻,在政府的协调牵头下,工程便上马了。后来我们考虑到,六横镇(舟山南部海域的一个海岛)离宁波近,也想从那里引水,但宁波那边就不肯了。”至今,舟山水利部门还在论证是否能用PC管建设海底引水管道,从舟山本岛引水到六横镇。

  据称,在目前引水未果的情况下,六横镇不得不花巨资搞海水淡化。这个被称为现今国内规模最大、日产水量达1万吨的海水淡化工程预计投资5000万元,首期工程计划于今年建成,2006年工程全部完工。而如今,六横镇仍每天要从舟山本岛运水1500吨满足居民需要,每吨运费就要10元。

  而被称为“向大海要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在海岛的适用性,在业内仍存在着种种争论。民盟浙江省委一位参与水资源提案的专家说:“现在舟山几个岛都在搞海水淡化,据说成本已经降到3-5元一吨,但这个成本并不包括前期固定资产的投入,而仅仅是运行成本。实际上让海岛的居民,特别是收入有限的渔民承受这种价位的水是有困难的。其二,如果遇上丰水年,投资巨大的设备是否要闲置造成浪费?其三,像东极这样年财政收入仅几百万元的小岛,政府有没有能力拿钱出来投资?如果让民营企业介入,势必出现与以前的国营水厂相竞争的局面。在目前的水权管理分配机制下,民营企业如何跟国有水厂公平竞争?这些都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考虑的。”

  “圈水”争议

  “远程跨流域调水,从根本上说就是用简单方式处理复杂问题。如果缺水城市全部调水,将带来水资源的根本枯竭。此外,引水必然引沙。只要引水量超过其河流量的40%,势必引起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民盟浙江省委一位参与水资源提案的专家称。

  他认为,开源节流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治污。“往往是上游城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下游城市却为提升几个GDP百分点不负责任地排污。而在水务多头管理的情况下,治水体制长期失效。”这位专家建议,应该尽快建立河网治理指标分段考核标准,以立法保护的形式对河流各流域的政府进行监督。“例如针对某条河流成立水务管理会,让最下游城市政府做主席,这样大家都能接受。水务会对各流经城市水体范围、水质标准、取水量、政府绿色GDP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机制。”以地处浙江淳安县境内的新安江千岛湖为例,绝大部分水体为一类。当年为建新安江水库,29万淳安人举家搬迁,30万亩良田淹没水底。40年来,为保护千岛湖,历届县政府严格限制各类污染项目,虽然千岛湖有80万亩水面,但水产养殖由于受限于环保,每年仅有400万公斤产量。前几年湖水发现了藻类,政府立即实施了三年封库禁渔政策,渔民收入因此而下降。

  在新安江水库建设前,淳安经济发展明显高于相邻几个县,而新安江水库建设使淳安县的发展倒退了20年,并沦为贫困县。

  “河流上游城市为生态保护作出‘牺牲’,让下游城市享受了好的水质。政府应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以政策手段让下游‘受益者’支付相当费用,以对上游城市进行生态性补偿。”民盟科技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光电系教授徐向东说。

  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沈满洪教授的《千岛湖引水工程试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里测算,如果以近年来淳安县农林水利等生态保护投入、与同区位条件县现行人均收入差额及需求方承受能力测算补偿金额,每年下游城市需补偿淳安县3.6亿- 3.75亿。也就是说,如果这套补偿机制得以实施,下游的杭州、嘉兴每吨水价约需上涨0.2元。

  但这个试行建议并不为下游城市所接受。“上游的水我们要给钱,那上游排的污怎么办?每年我们都要开闸泄洪,上游洪水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是不是也该上游城市负担?千岛湖有一部分在安徽省,那咱们是不是还得向安徽补偿?”嘉兴水利局一位高工质疑说。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一位官员则用“圈水”来形容这套补偿机制。“保护水质本是当地政府应尽的责任,据我所知当时国家也是给了淳安县补偿的。那么,是不是淳安县保护了水资源,那么水权就归淳安了?”他认为,这最终关系到一个水资源配置问题。水不同于陆地,有流动性。水的产权收益和经营主体该如何界定,水权该如何分配,交换和定价该怎么做,其实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是建议在研究水权的问题上,千万要避免重蹈‘圈地’的覆辙。

  浙江省水利厅水政处祝永华处长提出,由于行政区域和流域划分不一致,造成各行政区监测流域存在断面。“我个人的看法是,补偿机制怎么建,不能光从经济量上做文章,省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上游城市进行补偿,或者通过项目扶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百度”一下“水危机”,相关网页达40100篇。浙江省大部地区水资源紧缺,出现用水危机。这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水危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