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NBD特约评论员
“我有太多的话要对大家说。”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对采访他的新华社记者这样表达。李德水打开心扉要说的,是有关统计数据“注水”问题。此前,他在政协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披露了2004年地方GDP增速超出全国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一事。统计数据的失真确实到了不能无动于衷的地步。
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统计本身的技术问题,比如,统计方法不科学,统计调查取数的技术途径有误,等等;二是统计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在分级核算制上;三是统计之外的问题,主要是地方领导干预统计数据。一般来说,统计的方法和手段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分级核算制也不难解决,最感棘手的就是第三方面,虽然大家都明白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使官员不过分关注GDP的增长,但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况且,即使建立了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官员不在GDP上做文章,也有可能在其他社会发展指标上弄假,除非把所有的考核指标都废除。
这样看来,要解决好统计数据的失真和社会公信度问题,是有一些难度。不过,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跳出现行体制考虑问题,也许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这另一种方式,就是将搜集统计数据的工作独立出来,向民间调查公司开放。
我国基本统计信息主要依靠地方各级统计部门收集。在现行体制下,地方领导对统计数据进行干预时,地方统计部门很难顶住压力。而且,由于《统计法》规定的违法处罚权限也在地方行政机关,即使出现违规行为,地方政府也充当了保护伞。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可以改变目前分级管理的现状,统计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以强化统计机构的独立性。统计工作不受地方政府管辖,地方领导就不能对统计人员施压,从而“官出数字”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如果说,统计的独立性可以减少地方领导对其工作的干扰,那么,向民间开放统计市场则可以打破政府对统计信息的独家垄断局面,从而在根本上消除统计数据失真的制度因素。民间统计机构不靠拨款生存,靠的是信誉与专业素质,一旦涉嫌造假,对其信誉将是致命的打击,同时,因为财务独立而不必看地方官员的脸色行事。另一方面,民间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及民间机构与官方机构的竞争,也会使官方的统计机构努力改进统计质量。
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民间统计调查活动已是极为普遍的经济现象,其在弥补政府统计不足方面所起的作用极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