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05年CPI平均涨幅为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 10:3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祝宝良 2005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快速下降使不同研究机构对未来物价走势的判断分歧很大,甚至有机构提出要关注“通货紧缩”的问题。尽管1月份价格涨幅不高,CPI大大低于今年4%的调控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2005年通胀压力已经消除。
笔者预计,2005年CPI平均涨幅将在4%左右。实际数字最终取决于,政府如何平衡资源性产品以及服务价格上调压力和低收入阶层、经营困难企业的承受能力,如何使价格调整的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6% CPI上升2.6% 1月份,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9%,低于2004年全年3.9%的水平。但环比价格上涨0.6%,显示消费价格仍处于上升过程中。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5%,涨幅比2004年全年的13.6%下降6.1个百分点。当月环比价格下降0.1%,说明价格绝对水平和2004年12月基本持平,而2004年12月份环比下降0.8%,说明生产资料绝对价格水平下降的幅度明显趋缓。 直接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一般有两个:翘尾因素和当年新涨价因素。翘尾因素可根据2004年的月环比数计算得到。从翘尾因素看,2005年物价仍处于上升态势。1月份CPI上涨的1.9%中,翘尾因素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0.6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的7.5%中,翘尾因素为5.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6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公布2004年12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月环比数据,可以推算出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的翘尾因素全年平均为0.8%,峰值会在7月份出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翘尾因素全年平均为2.1%,峰值会在1月份出现。 从物价传导的新涨价因素看,最突出的是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在我国各类价格的变化过程中,生产资料价格是先导指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通过成本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再传导到零售环节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 关于生产资料价格向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时间,国内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但基本认为影响会在15~20个月内基本完成。我们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多部门价格模型》测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生产资料价格向零售环节工业消费品价格传导顺畅的话,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6%,通过成本可推升2005年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6%左右,拉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升2.6%。 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为8% 从2005年可能出现的新涨价因素看,2005年通胀压力并没有消除。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调价压力加大。2005年,政策性调价因素影响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可能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因素。由于2004年各地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调受到政策制约,使各地上调价格措施出台的时间后移到2005年,对2005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将产生压力。同时,调整水、电、燃料等资源性价格也是通过价格杠杆解决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的根本举措,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第二,国内粮食产量低于实际消费量,粮食供求缺口有可能促使粮价走高。2005年粮食和其他食品价格会稳中略升,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仍有一定影响。 第三,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工业消费品价格指数有可能从今年某一时点起由负转正。近两年来,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相当于企业盈利空间缩小。2005年,由于生产成本加大、工资会提高,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工业消费品传导的趋势将比较明显,工业消费品价格水平会由负转正并成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第四,生产资料价格将延续往年的上升态势。在继续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的政策下,初步判断,2005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大约在8%左右。从主要品种看,煤炭产能短缺,价格会继续上涨;煤炭价格提高会给电价带来压力;世界铁矿石协议价格上涨71.5%将导致钢材价格上升;国际石油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