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消费返券专设陷阱 诱导消费者陷“重复消费”怪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 07:50 新桂网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记者房敏婕 实习生关伟

  边逛边访:餐饮赠券限制多

  3月3日晚,记者与友人在南宁市葛村路的“银月楼茶园”消费了280元,结账时,服务员告诉记者,记者可以得到一张面值30元的赠券用于下次消费。然而,3月5日,记者再次消
费了50元,结账时服务员说,消费券不能用于支付海鲜、香烟、特价酒类,这些都必须另外使用现金支付;而且赠券不能与优惠卡同时使用,更不能享受“折上折”优惠。记者事后算了算,由于使用限制太多,30元的赠券其实没让人得到多大的实惠。在建政路的“香山休闲餐吧”,记者消费满300元后得到了40元赠券,然而,餐吧却限制记者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否则过期无效。这意味着,为了“不浪费”40元赠券,记者还得再来消费一次。

  购物返券不找零

  百货商场里的赠券也不尽如人意:记者与陈律师2月在百盛购物中心购买箱包、手机后,于3月初拿到了5张面值各20元的返券(消费1000元返20元消费券),总面值100元。近日再去消费时,虽然记者购买的商品价值只有88元,但当记者用100元消费券埋单时,商场的收银员却不把零头12元找给记者,“如果实际消费金额不足返券额,返券一般都不找零,这是我们商场的惯例,要不你先用4张20元的返券,再加8元现金?或者再一次性买够价值100元的东西?”这表明,赠券在商场里虽说当做同等面值现金来用,但使用时却不找零,也就是说,单独使用100元的赠券时,必须找到价格刚好接近100元的商品,不然,剩余部分,商场是不退的。尽管记者最后还是选购足了价值100元的商品,但还是对“返券不找零成为商场行规”的合理性心存疑虑。

  算算到底获得多少折扣

  返券到底能让消费者占到多大的便宜呢?为此,记者与陈律师算了一笔“返券账”。如果返券在无附加条件等同现金使用的情况下,消费者获得的折扣=实际消费金额/(实际消费金额+返券总金额)。以满200送30为例。如果消费者正好消费满200元,则200/(200+30)=0.87,可获得8.7折,如果消费满399元,则399/(399+30)=0.93,可获得9.3折,反而不如消费200元更合算;也就是说,在满200送30的情况下,消费者获得的折扣是从9.3折到8.7折不等。如此看来,消费返券远不如明白打折来得直接和坦白。难怪陈律师戏言:“建议心算速度不够快的女同胞下次外出逛街时得带上计算器,花钱之前先算一通,不然真不知道能从返券中得到多少折扣!”

  专家提醒 消费券“骗”你“重复消费”

  陈律师说,消费券实际上是代金券的一种,商家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消费券,陈律师提醒消费者,要学会理性消费、科学消费,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买,而关键是看商家的促销模式是不是真让你得到实惠,尤其要注意不要为了获得更多的返券而陷入“重复消费”的怪圈:“比如在餐馆,第一次拿到了返券,消费者往往很高兴,为了‘不浪费’几十元的返券,短期内再度消费并再次得到返券……久而久之,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花费。”

  记者手记

  分清“西瓜”和“芝麻”“等打折了再买!”这是记者身边不少女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于是,每逢换季、限时抢购、品牌活动时,总能看到商场大幅的红色“SALE”(“贱卖、打折”之意)广告牌下,聚集了不少一脸兴奋、提着大包小包“血拼”的顾客;于是,原本200元的衣服100元就买到了,还送30元赠券,换了谁都觉得捡了大便宜。事实呢?不尽然。记者曾在人民路一商场的“满100送20”的活动中因为“冲动+贪心”一下子得到了面值几百元的赠券,为了在限定的1天内用完赠券又不再额外支出现金,记者把商场逛了几遍,却既没找到想买的商品,又为这道“赠券数学题”所累,最后干脆悉数送给了另一位顾客;赠券送人了,可回家一清点,原来受“赠券诱惑”买了那么多不实用的东西……从那之后,记者总不忘提醒手握赠券的友人:“分清‘西瓜’和‘芝麻’,不可为赠品而盲目消费。”

  作者:房敏婕 关伟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