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10年损失2万亿 加强气象应急体系建设不容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21: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姚润丰)“现在,每当大风降温、暴雪、台风、高温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都可以迅速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得到灾害天气预警信息。”谈到气象应急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委员说,这些符号或颜色能让更多的人免受突发灾害性天气的袭击,这也是建设“城市气象灾害警示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

  统计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气象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46亿元。气象灾害虽然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但事先防与不防有天壤之别。当不可抗拒的灾害发生时,直面重大灾害,气象预报“一字千金”,一次哪怕提前半小时的准确预报可能避免巨大人身及财产损失,为抗灾防灾抢得先机。去年,从台风“云娜”登陆的准确预报到京、沪等地的雷击、雷雨大风天气,气象部门均提前发布了各种气象灾害预警,大幅降低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为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资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秦大河说,“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秦大河介绍说,作为国家对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并完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对气候系统即大气、海洋、冰雪、陆面、生物五大圈层的观测,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性和精确度。二是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建立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无缝隙”预报系统,实现我国区域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到8天水平。三是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四是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雾、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水平。(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