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探采矿权被当作期货炒 不良投资觊觎煤炭资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00:30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张慎金 北京报道】

  探采矿权被作期货炒作以牟取暴利

  受近年煤价持续攀升的刺激,煤炭开采得到大量投资追捧,煤炭资源出现了无序开发的苗头。一些无勘探、采矿资质的企业“跑马圈地”,介入煤炭资源开发,将探矿权和采矿
权作为“期货”炒作,从中牟取暴利,甚至有的拍卖国家规划区和国有重点煤矿后备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汶矿务局局长郎庆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煤炭作为基础能源,长期以来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7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加快,能源消耗强度增大,并且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煤炭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全国煤炭保有储量在10000亿吨,尽管总量不小,但可采储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储备并不乐观。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对国家经济安全关系重大,合理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近年来,国家改革矿业权管理制度,确立了探矿权、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制度,为完善市场运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有些地方也出现了无序开发的苗头,一些无勘探、采矿资质的企业“跑马圈地”,介入煤炭资源开发,将探矿权和采矿权作为“期货”炒作,从中牟取暴利;有的拍卖国家规划区和国有重点煤矿后备资源。特别是受近年煤价持续攀升的刺激,煤炭开采得到大量投资追捧。由于煤炭资源价格以政府定价为主,远低于目前真实的市场价格,只要搞到资源就意味着“一夜暴富”,致使这种局面愈演愈烈。据了解,山西、内蒙古、陕西等主要产煤地区已经勘探好的资源基本分割完毕,想要搞到资源只能从现有煤炭企业身上打主意,而大大小小的国有、集体煤矿既无雄厚的资金实力垫底,又无坚实的“后台”撑腰,成了各路资源炒卖大军的猎物,其方法多为参与县属或乡镇、集体煤矿的“改制,以竞标拍卖煤矿的方式拿到资源。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矿业权属秩序的混乱,也损害国有大矿的利益,不利于煤炭大集团建设。炒卖资源之祸不止于此,各地以承包、拍卖等方式拿到的煤矿,往往不求长远发展而只顾眼前利益,掠夺性的开采资源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压力。

  对此,郎庆田代表提出建议:一是对新煤田的开发要由国家或省区统一规划,提高开发准入门槛,授权并支持有开发、建设、管理、运营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主体,联合各投资方实施整体开发、综合利用;二是对原国家划定的矿区范围且归属清晰的,不允许再乱划;三是对拍卖、转让或受让探矿权、采矿权的企业(单位)严格资质审核,不符合条件者禁止涉足矿产资源开发,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四是在有偿转让或拍卖探矿权采矿权时,应优先考虑国有老矿区资源接续,解决国有重点煤矿后备资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炭新闻 全部探采矿权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